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2018-03-20李国栋
李国栋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1],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需血量猛增或冠状动脉血供锐减,使心肌缺血达1小时以上,研究证明,多数心肌梗死是由于粥样斑块破溃、出血、血管内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引起[2],因而改变血管阻塞状况和血流供应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非常关键的环节,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再灌注治疗,方法简便,性能较高,常用来作为抢救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3],近年来,随着溶栓药物的不断试验和改造,成功率逐步上升,阿替普酶作为第二代溶栓药物,为了观察其治疗效果,研究选取本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患者分别采用尿激酶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排除出血倾向患者、药物禁忌使用患者以及心绞痛患者[4]。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试验组54例患者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4.2±6.2)岁。对照组54例患者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63.4±6.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试验组 采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取得家属同意后,启动溶栓流程,急查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肾功、凝血功能、D-二聚体,行心电图检查,进行意识状态评估,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出阿替普酶的剂量,按照0.9 mg/kg计算,将阿替普酶溶于专用溶剂中(共50 mL),抽上述液体10%(即5 mL)静脉推注,于1~2 min内推完,余量在1 h内泵完,24 h内严格观察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如发热、寒战、皮疹、瘙痒及过敏性休克)并每30 min监测心电图,24~48 h内复查头颅CT除外脑出血,给予阿司匹林100~300 mg/天,2周后改为100 mg/天。溶栓后12 h注射低分子肝素钙6000 u,连续7天。
1.2.2 对照组 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家属同意后,启动溶栓流程。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前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 mg,尿激酶每次的用量为150万u,由于尿激酶半衰期是15 min,若输入速度较慢会使得疗效减小,所以需要把尿激酶150万u溶解在100 mL生理盐水中,并要求在30 min内滴完。之后每30 min监测心电图一次,溶栓后12 h注射低分子肝素钙6000 u,连续7天。
1.3 观察项目与判断标准 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来判定疗效,同时记录分析并观察患者胸部疼痛的性状、心电图改变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5]。具体的判断标准如下:显效,经溶栓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各项体征好转情况在75%以上,且心电图显示抬高ST段降低在50%以上;有效,经溶栓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各项体征好转情况可达30%及以上;无效,经溶栓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各项体征好转情况未达到30%,即患者的各项症状和体征未有显著改变,同时心电图没有明显的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通过(n,%)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 s)来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患者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采取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总有效率(72.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 (例)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症状表现为剧烈、持久性的胸骨后疼痛,同时血清心肌酶活性增加,心电图发生变化,通常伴有心力衰竭、休克或者失常,硝酸脂类药物或者休息起不到缓解的作用,危害极大,病情进展迅速,并且近几年来发病率急剧增加,是人类健康的极大威胁[4]。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再灌注治疗,发病12 h内将闭塞冠状动脉开通,能够使血流恢复,减小心肌梗死的面积,降低病死率,主要包括有直接介入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快速的特点,同样也适用于因某些原因导致血管开通延迟的情况,因此适用范围较广,而新型溶栓药物的不断研发也促进静脉溶栓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阿替普酶是纤维蛋白溶酶活剂,其Lys残基能够和血栓中含有的纤维蛋白相结合,进而使得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进而溶解纤维蛋白,促进血栓的溶解,这种药物通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6]。
本研究结果证实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临床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在临床推广。
[1] 殷永平.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123~124.
[2] 刘艳红.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5,27(8):155~156.
[3] 夏跃波.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6):36~37.
[4] 赵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7):62~63.
[5] 陈晓燕,程赛宇,郭宇,等.阿替普酶联合肝素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2,11(9):658~660.
[6] 刘晓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