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六经方证辨证浅析王付应用经方治疗慢性胃炎

2018-03-19曾纪发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方证胃粘膜太阴

曾纪发

(沙市区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湖北 荆州 434000)

河南中医药大学王付教授擅长运用经方,疗效卓著。笔者收集其应用经方治疗慢性胃炎案例5则,采取“先辨六经,继辨方证”[1]的方法,详细解析诊治过程,并初步探讨慢性胃炎的六经方证辨治思路。

1 六经方证辨证概述

《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开启辨证论治之先河。然而历代医家对“六经”实质有着诸多不同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有六经是经络、六经是气化、六经是八纲等。本文所论“六经” 是采取病位(表、里、半表半里)、病性(阴、阳)相结合的方式界定。认为六经是六种基本类型的证,即表阳证是太阳病,表阴证是少阴病,里阳证是阳明病,里阴证是太阴病,半表半里阳证是少阳病,半表半里阴证是厥阴病[2]。三阳病为阳证,多属实证、热证;三阴病为阴证,多属虚证、寒证。里虚型太阴病多以胃气亏虚为基础,而补气药多有补益中气功效,故气虚通常划归太阴病。中医学中,寒为阴,热为阳,此乃定议,以此为标准,除气虚外,虚实随热而阳,随寒而阴。因此,血虚、津虚、气滞、水湿痰饮、血瘀随着寒热的属性而确定最终的阴阳属性。若是寒热不著的血虚、津虚、气滞、水湿痰饮、血瘀,则血虚、津虚因虚而阴,气滞因实而偏阳,血瘀须温通而略偏阴性,水湿痰饮因水性偏寒而稍偏阴性。

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将虚实之辨纳入阴阳病性之辨当中,那么六经辨证必然融合气血津液辨证。也正因如此,辨证方显完备。六经辨证即辨析疾病的六经归属,一般依据《伤寒论》六经病提纲证及辅助提纲证进行判断。如太阳病提纲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病提纲证:“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其辅助提纲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然辨别少阳病、厥阴病,有时还需辅以排除法,“因为表里易知,阴阳易判,凡阳性证除外表里者,当属半表半里阳证,阴性证除外表里者,当属半表半里阴证[3]。”遇到难以直接辨清六经者,不妨先辨病位,后析病性。病位、病性一旦明确,六经不辨自明。气血津液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必要补充,主要内容是辨津血亏虚、气机异常、水湿痰饮及血瘀等病理因素。

经方治病的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4]。方证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深化与细化,是临床的升华,治病有无疗效关键在于方证是否正确。主症是方证的核心脉症,为应用某方的指征与依据。一般在辨明六经及病理因素的基础上,根据主症辨清具体方证。六经辨证联合辨病理因素,归根结底辨的是机体病机。遵守先辨六经、继辨方证的原则实际是要求医者临证时须密切联系临床实际,把辨病机与抓主症两法紧密结合起来。如此,不仅可以辨准方证,而且能拓展方证的临床应用。

2 慢性胃炎案例浅析

2.1 竹叶石膏汤案

孙某,男,56岁。主诉:胃脘痛20余年。6年前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近因胃痛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胃脘疼痛,喜冷食,呃逆,口渴欲饮,倦怠,形体消瘦,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细。给予竹叶石膏汤加味:竹叶20g,石膏48g,姜半夏12g,麦门冬24g,党参12g,粳米12g,炙甘草6g,麻仁15g,石斛15g,玉竹12g,白芍24g,山楂15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胃痛基本解除,呃逆止,又以前方治疗20余剂,诸症悉除。随访1年,未再复发。

分析:初诊见喜冷食,口渴欲饮,便干,舌红苔黄,貌似阳明腑实证,予调胃承气汤通便泄热,因患者口渴欲饮,可联用白虎汤加人参加强清热生津之功,或者是单用增液承气汤清热生津、通下里实。

然而,患者脉细不实,而且倦怠、形体消瘦、胃脘痛,太阴虚象已著,气血津液明显不足,不能耐受攻下之法。考虑便干主要是由津液亏虚、大肠失于濡润所致,而非里热直接与肠中糟粕相结引起。既然便干是津虚所致,笔者推测患者应无腹部皮温偏高、疼痛拒按等有鉴别意义的体征。因此,其里实热,并非阳明腑实证,而是阳明外证(阳明经证)。里热日久,势必耗伤津气,并发太阴证候。胃脘痛,缘于津血亏虚,胃失濡养。呃逆,责之于邪热内扰,津气耗损,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综上,辨证为阳明太阴并病兼津血虚损。《伤寒论》第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竹叶石膏汤主治里热气逆、胃虚津亏。本案主要辨为竹叶石膏汤证,给予该方清热下气、健胃生津。方中竹叶、石膏清泻里热;半夏降逆下气;麦门冬养阴生津;人参、粳米、炙甘草益气健胃。津血不足并见胃脘痛,系芍药甘草汤证,合用此方养血舒筋,缓急止痛。增入石斛、玉竹增强生津力度;麻仁润肠通便;山楂酸甘化阴,消食开胃。后续诊治,六经方证未变,守方治疗,诸症皆除。

2.2 旋覆代赭汤案

姜某,女,45岁。主诉:胃脘痛5年。5年前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近因胃痛加剧而来就诊。刻诊:胃痛,胃脘满闷,按压不柔和,嗳气,至咽不得出,气出则舒,口腻不渴,舌淡,苔薄略腻,脉沉弱。给予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10g,代赭石3g,红参6g,生姜15g,炙甘草10g,姜半夏12g,大枣12枚,桂枝10g,茯苓15g,竹茹24g,陈皮24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胃痛减轻,胃脘满闷解除,苔腻消退。以前方治疗30余剂,诸症悉除。

分析:患者首诊胃脘不适,口不渴,舌淡,脉弱,辨为胃气亏虚之太阴病。口不渴,口中腻,舌淡苔腻,脉沉,疑水饮内停。嗳气,口中腻,示水饮随胃气上逆。胃虚饮停,气机郁滞,则胃脘满闷、疼痛。

根据太阴病兼饮气上逆并见胃脘满闷,辨为外台茯苓饮证或旋覆代赭汤证。究竟选择何方证恰当,涉及这两个方证间的鉴别。二证病机比较相近,临床表现亦较为相似,但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外台茯苓饮证常有噫气,但患者以噫气为快,且大便多溏,与旋覆代赭汤证患者苦于噫气不除、大便虚秘显异[5]。若患者便溏,判为外台茯苓饮证。若患者嗳气频作,同时便干或排便费力,则是旋覆代赭汤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症状信息不足,辨证或许错误。为求准确辨识六经,尤其是分辨方证,应尽可能多采集患者的病史资料。

本例方投旋覆代赭汤治疗,笔者认为患者应当嗳气频发,便干或排便费力。旋覆代赭汤组成:旋覆花三两,代赭石一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甘草(炙)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擎)十二枚。方中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健胃;半夏、生姜降逆化饮;旋覆花、代赭石下气降逆行水。对比仲景原方用量,发现除半夏、大枣外,本案处方基本遵守了药量配比。增入桂枝、茯苓,似有苓桂术甘汤之意,取其降冲利饮;陈皮理气化饮;竹茹降逆和胃。随后据证守方治疗,终获显效。

2.3 当归散案

汤某,男,57岁。主诉:胃脘痛6年余。10天前行胃镜检查显示:胃粘膜红白相间,大部分以红主,胃小弯粘膜以白为主,粘膜水肿,有散在出血点,局部有陈旧性出血斑痕,十二指肠充血,胃内胆汁淤积。诊断为胆汁返流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刻诊:胃脘痛,时隐时剧,夜间痛甚,嘈杂,心悸,头昏目眩,四肢无力,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淡,脉弱。处方以当归散加味:当归15g,黄芩9g,白芍12g,川芎10g,炒白术15g,丹参12g,蒲黄10g,五灵脂12g,黄芪12g,炙甘草6g。3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诸症俱减,又以上方5剂。此后累计服药40余剂,病症皆消,2个月后经胃镜复查,胃粘膜恢复正常,十二指肠充血水肿消失,随访1年,未再复发。

分析:患者胃脘痛6年余,夜间痛甚,联系胃粘膜局部有陈旧性出血斑痕,考虑为胃络瘀阻,系失笑散证。其胃脘不适,心悸,头昏目眩,四肢无力,面色萎黄,便溏,舌淡,脉弱,辨为里虚寒型太阴病,兼夹血虚水饮,而且水饮不甚。

利用胃镜进行胃中望诊,能为辨证施治提供一些客观指标。研究表明,胃粘膜充血表现为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多属胃中有热[6]。本例患者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既无口苦、咽干、脉弦等少阳郁热症状,又无厥阴病的寒热错杂证候,提示阳明里热,结合胃粘膜出血,考虑为黄芩证。在黄芩类经方的方证当中,证属阳明太阴合病伴血虚血瘀、少许停饮者,非当归散证莫属。

综上,患者辨证为两证复合,有是证用是方,故予当归散联合失笑散,发挥益气健胃、养血利饮、清热止血及活血化瘀之效。又因气虚显著,配入黄芪增强益气作用。加入丹参,增强化瘀之力。二诊症减,前方续进,之后继续服药,病情获愈。

当归散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该方由当归、白芍、川芎、白术、黄芩组成,可视为当归芍药散减茯苓、泽泻加黄芩而来。常用于治疗妊娠腹痛和先兆流产,而用于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返流竟然获效,看似出人意外,实则自在情理之中。

2.4 桂枝人参汤案

赵某,男,48岁。主诉:胃脘痞满、疼痛3年余。3年多来,患者屡用中西药治疗,服药期间病情减轻,而停药则诸症又现。胃镜检查显示:胃粘膜红白相间,大部分粘膜以白为主,并见丝状血管,粘膜中度萎缩,伴轻度增生。诊断为慢性萎缩性伴浅表性胃炎。刻诊:胃脘痞满、疼痛,痛处固定,遇寒痛甚,喜饮热食,脘腹畏寒尤显,大便不调,舌质暗,苔薄白略腻,脉沉紧。处方以桂枝人参汤加味:桂枝12g,人参9g,炒白术9g,干姜9g,炙甘草9g,丹参15g,蒲黄10g,五灵脂12g,延胡索8g,大枣12枚,吴茱萸6g。5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诸症显减,又以上方5剂。此后,按上方因证加减用药4个月,诸症消失。复查胃镜显示:胃粘膜萎缩面积缩小,部分腺体增生消失,随访1年,病未发作。

分析:患者首诊见胃脘疼痛,痛处固定,辨为血瘀胃络,由久病入络、寒凝血滞等因素所致,系失笑散证。其胃脘痞满,喜饮热食,脘腹畏寒,大便不调,苔薄白略腻,脉沉紧,辨属里虚寒之太阴病,系理中汤证。若伴口苦、口渴,考虑为上热下寒之厥阴病,系乌梅丸证。若兼汗出、恶风、身痛、气上冲等症,则为太阳太阴合病,系桂枝人参汤证或桂枝汤合理中汤证。若还伴头痛、头晕、恶呕等寒饮冲逆症状,则夹吴茱萸汤证。因此,临床上诊治疾病,应对患者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辨证,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否则疗效锐减、或全无,甚至不仅无效而且加重病情。

本例选用桂枝人参汤合吴茱萸汤、失笑散化裁治疗,说明患者应有太阳表证及吴茱萸汤证的临床症状,只是医者未记录在案,否则有违方证对应要求。也许有人会问:该案使用桂枝是为温中散寒,然本文所述六经方证辨治体系不认为桂枝具有这样的功效。在这个体系中,桂枝具有解外、降冲、健胃、治痹作用,而且其健胃功效是通过合用生姜、大枣、甘草来实现的[7]。二诊症减,守方继服,此后随证用药治疗数月,取效较著。

应当指出,首诊方中人参、五灵脂同用,突破“十九畏”配伍禁忌。其实,这种用法从古至今皆有之,如《仁斋直指方》人参芎归汤、《圣济总录》五灵脂汤、《温病条辨》化癥回生丹等,均是人参、五灵脂联用。当代医家如孙建芝[8]、李可等[9]更是将二药组成对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冠心病、肝脾肿大等病症,疗效显著。可见二药配伍治疗气虚血瘀证是可行的、安全的,并非绝对禁忌。

2.5 麦门冬汤案

郑某,男,62岁。主诉:胃脘痛5年余,加重2个月。1个月前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经中西医治疗月余,病情无改善。刻诊:胃脘痛而拒按,痛处固定,饥不欲食,口干,咽燥,不欲饮水,大便干,三四日一行,小便略黄,舌红而干,舌下静脉怒张,舌边有紫点,脉细涩。处方以麦门冬汤加味:麦门冬100g,人参6g,姜半夏12g,粳米9g,丹参15g,蒲黄10g,五灵脂12g,大枣12枚,炙甘草6g。5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胃痛显减,口干、咽燥症除,大便好转,又续原方5剂。三诊:胃中饥而思食,诸症若失。后累计服药80余剂,自觉症状、体征均消,经胃镜复查:胃粘膜萎缩明显好转,肠上皮化生已不明显。嘱注意饮食调理,起居有节有度;若有不适,按上方服用5剂调治,一切尚好。

分析:患者初诊见口干咽燥,便干,舌红而干,脉细,考虑为津液亏虚、虚热上扰之阳明病。若排除他经证候,辨为益胃汤证,可用益胃汤清热生津。但如果存在他经病变,还需进一步辨证。若患者除胃痛等里证表现之外,还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等症,则兼夹太阴气虚,合之为阳明太阴同病,辨属麦门冬汤证。

通常认为麦门冬汤证多见于肺系疾病,一般有咳逆上气、痰湿内停的表现。笔者认为掌握麦门冬汤证,需根据仲景条文症状以及该方药物,归纳出背后的病机,进而拓展到更多症状,方可灵活应用于临床。麦门冬汤主治里虚津亏、虚热夹痰。方中甘寒之麦冬养阴生津兼清解里热;人参、粳米、大枣、甘草益气健胃而滋生津液;半夏降逆下气、燥湿化痰。而半夏的温化痰湿之功,亦可视作未雨绸缪,防止大剂麦冬滋腻碍胃,变生痰湿。因此麦门冬汤证可见之于脾胃疾病。

患者胃痛拒按,痛处固定,舌边见紫点,舌下静脉怒张,脉涩,系瘀血内停、胃络阻滞证,责之于久痛入络、气虚血滞等因素,为失笑散证。因患者证情对应麦门冬汤证兼失笑散证,故方选麦门冬汤联合失笑散治疗。增入丹参加强祛瘀止痛之力。复诊病减,前方续用,其后又据证施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前病变,为引起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降低肠型胃癌的发病率。本病病程往往较长,运用中医药治疗,短期内可改善症状、体征,但若要逆转其病理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建功,常常需要坚持数月的治疗。该例患者服药近3个月,收效颇佳,实属不易。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一般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其病灶是胃粘膜,但不能据此认定均属中医学的里证。根据病位辨证,慢性胃炎一般为里证或半表半里证。而里证属阳明病、太阴病,半表半里证属少阳病、厥阴病。那么临床诊治慢性胃炎,是否意味着仅须辨此四经病?当然不是。六经辨证的优势是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可较好地落实中医学的整体观,能让医者站在整体的角度,全面审视、快速掌握患病机体的病机。对慢性胃炎进行六经辨证,不能仅仅关注慢性胃炎本身,更应把目光聚焦于患了慢性胃炎的病人。如何精准辨析其六经证候及病理因素,笔者认为,首先除了围绕慢性胃炎采集病情资料外,还应详查各经病常见症状的有无,避免遗漏和误判某一经病。例如只知慢性胃炎辨属太阴病,而全然不顾是否合并太阳病。慢性胃炎患者本来是厥阴病,却因忽视热证的存在而误认是太阴病。这是缺乏整体观念、不知综合辨证的错误表现。其次,患者近期应行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病理检查,一是明确慢性胃炎类型,二是能为辨证提供部分客观依据。例如胃粘膜充血且以红为主,多属热证。若见胃液混浊,多为阳明湿热。再次,辨析是否兼夹津血亏虚、气机异常、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因素。若有上述因素,应进一步分析其多寡、程度等情况。临床发现,慢性胃炎多有胃气郁滞或胃气上逆病机;单一里虚寒型慢性胃炎常兼夹不同程度的水湿痰饮证;慢性萎缩性胃炎不管是否并发肠上皮化生,往往伴随胃络瘀阻证。

慢性胃炎患者六经证候及病理因素辨明之后,可利用主症辨清具体的方证。无论是单经病型还是多经病型慢性胃炎,均可能辨属单个方证,或者两个或以上方证,尽量以辨为一个或两个方证为宜。如属太阴病兼水饮并见心下痞、纳差、便溏、小便不利,系外台茯苓饮证;厥阴病见口干苦、头汗出、心下痞、手足凉、便干,系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太阴病见纳差、心下痞、脘腹凉、头晕、恶呕,系理中汤合吴茱萸汤证。又如太阳太阴同病见汗出、恶风甚、脘腹痛,辨为黄芪建中汤证;太阳少阳同病见口苦、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心下痞、汗出恶风,可辨为柴胡桂枝汤证等。但对有些慢性胃炎患者,直接辨识具体方证可能比较困难,不妨先辨药证,然后在该药类方的方证中筛选适合方证,如案例中的当归散证。

证以方名,证治一体,此系方证辨证的特色与优势。一旦确定方证,并融入量证方面的考量,给予相应的适当剂量的方剂治疗即可。

伤寒六经为万病立法,统病机而执万病之牛耳,则万病无所遁形。不论何种类型慢性胃炎均不出六经辨治之范畴。临床上应用六经方证辨治慢性胃炎,执简驭繁,只要认准六经与方证,方证相应,治疗慢性胃炎可得心应手。

[1]陈建国,马家驹,陶有强.经方独特理论体系的辨证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6):1286~1288.

[2]丁红平.冯世纶教授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经验[J].中医药学报,2016,44(2):131~133.

[3]冯世纶.经方的半表半里阳证[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4):240~243.

[4]冯世纶.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论“方证对应”的科学内涵[N].中国中医药报,2011-02-11(04).

[5]冯世纶,张长恩.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62~263.

[6]张贵元.胃镜望诊与中医辨证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1996,23(8):344.

[7]冯世纶.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经方用药初探[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18~19.

[8]孙慧君,金先红,金瑾,等.孙建芝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药分析[J].中医学报,2015,30(8):1142~1144.

[9]倪红.李可临床应用红参和五灵脂经验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9):85~86.

猜你喜欢

方证胃粘膜太阴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阳、太阴图像考论
朝医规范化治疗太阴人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基于属性偏序表示原理的经方方证研究
感悟经方的魅力(下)
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关系探讨*
方证现代研究中的有关概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