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地区茶树菇设施化周年栽培技术

2018-03-19张书良刘彩云金维曙

食药用菌 2018年2期
关键词:茶树菇棉籽壳麦麸

张书良 王 萍 刘彩云 金维曙



山东地区茶树菇设施化周年栽培技术

张书良1王 萍1刘彩云1金维曙2

(1.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德州 253015;2. 德州胜利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山东 德州 253015)

总结在山东省及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春夏—秋冬两季栽培茶树菇技术,内容涉及菇棚搭建,栽培季节安排,对菌种要求,备料制袋,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控,以及采收包装等。

茶树菇;周年栽培;技术

茶树菇()又名茶薪菇,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大多一年栽培一季,出菇时间长,生物学效率不高,夏季和冬季菇棚闲置,造成浪费。根据不同温型茶树菇出菇温度,总结出山东地区茶树菇设施化周年栽培技术,为茶树菇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1 菇棚搭建

选择坐北朝南,地势平坦、通风良好、环境清洁的场地搭建菇棚。采用半地下式板墙结构(可为简易棚体),四周及棚顶采用10厘米厚的保温板。棚体采用水泥柱和竹木支撑,外围包裹保温隔热层和塑料层。每个菇棚约250~300平方米,棚口安装缓冲门,棚内地表安装简易水热循环装置。

2 栽培季节及菌种

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春夏—秋冬两季周年栽培。菌种选择优质高产、抗杂性强、无杂菌、无虫害侵染的固体菌种或液体菌种。春夏季栽培,采用中高温型菌株,子实体分化发育温度15~26 ℃。2月初制作栽培种,3月5日左右装袋、灭菌、接种,4月25日左右完成发菌,5月10日左右转色结束,开始出菇,出菇持续60天,7月10日左右出菇完毕。

秋冬季栽培,采用中低温型菌株,子实体分化发育温度10~18 ℃。8月20日左右装袋、灭菌、接种,10月10日左右完成发菌,10月25日左右转色结束,开始出菇,出菇持续60天,至12月25日左右结束。

3 备料制袋

主料为棉籽壳、玉米芯、木糖渣、杂木屑等,辅料为麦麸、玉米粉、豆粉、蔗糖、石膏、碳酸钙、生石灰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变、无异味。推荐培养料配方:

①玉米芯30%、棉籽壳45%、麦麸18%、玉米粉4%、石膏1%、石灰1%、碳酸钙1%。

②木糖醇渣25%、棉籽壳50%、麦麸15%、豆粉5%、石膏1%、石灰3%、碳酸钙1%。

③棉籽壳75%、麦麸18%、玉米面5%、石膏1%、石灰1%。

④杂木屑40%、棉籽壳40%、麦麸15%、蔗糖2%、石膏1%、碳酸钙1%、石灰1%。

根据选定配方按各料的比例称取主辅料,混合翻拌均匀,料水比为1︰1.2~1.3,用石灰水调pH至7.5左右。

采用单面厚4~5丝(0.04~0.05毫米)、规格为17×30(厘米)的聚丙烯折角袋装料。装料要松紧适度,宜上紧下松,装好后整平料面,用直径1.5~2厘米的木棍自上而下扎一通气孔。随后扎口或套环封口,装筐灭菌。常压灭菌“攻头,保尾,控中间”。旺火猛烧,尽快在3~5小时内使料袋温度达到100 ℃,然后保持10~12小时。停火后宜闷数小时。高压灭菌在0.11~0.12兆帕压力下(121~123 ℃)持续3小时。灭菌结束后及时搬至经消毒的接种室散放使其尽快冷却。

4 接种发菌

待料袋中心温度冷却至25 ℃时,移入无菌室接种。接种后菌袋移入养菌室培养,前5天保持室温为25 ℃,以促进菌种萌发;第5~7天,菌丝萌发吃料,开始产生热量,保持室温为22 ℃;菌丝长至料高的1/3时,将室温降至20 ℃,并加强通风,以防高温烧菌。一般40天菌丝长满袋。培养过程要及时检查,发现污染菌袋立即清除。

5 出菇管理

5.1 催蕾

将割开袋口的成熟菌袋整齐排放于出菇架床上。袋口菌丝受到光照刺激,供氧充足,就会分泌色素、吐黄水,逐渐转变成褐色,形成菌皮,子实体原基也开始形成。此时连续5~7天加大温差8~10 ℃,还要注意创造干湿刺激和间歇光照刺激,促进原基形成,直至袋面出现许多白色粒状原基。原基进一步分化形成菇蕾。

5.2 出菇管理

(1)温度。春夏季棚内出菇温度宜保持15~30 ℃;秋冬季保持10~25 ℃。

(2)湿度。随子实体的生长增加喷水次数。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出菇前期主要向菇棚空间和地面喷水,中后期可直接向子实体喷水,但接近成熟时禁止向子实体喷水。

(3)通风和光照。每天根据菇的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适当通风。出菇时光照强度保持在500~1 000勒克斯。光照不足,菌盖薄,色泽浅;光照过强,会抑制菌盖生长。临近采收时要减少光照。

5.3 转潮管理

袋栽茶树菇的出菇期持续2~3个月,可连续采收4~5潮。每采完一潮菇,停止喷水7~10天,直到采菇处菌丝愈合,再按前述方法催蕾。转潮管理的重点是养菌,促进菌丝恢复生长,为下潮菇生长积累营养。

6 病虫害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两网一板一灯一缓冲+生物制剂Bti/底毒菇净”的综合防控措施。

6.1 接种室

采用高效过滤器循环过滤空气,滤去接种室内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孢子及菌落,并安装紫外线灯。

6.2 发菌期

每批菌袋进培养室前2~3天,用5%的石灰水喷洒地面、床架和四周墙壁。培养初期易感染绿霉、青霉、链孢霉等病害,如果菌袋是小面积感染绿霉和青霉,可采取挖除病部撒填石灰处理,若为大面积感染则整袋移出棚外深埋;如果感染链孢霉,一经发现立即移出并在远离菇棚的地方作焚烧或深埋处理。

6.3 出菇期

菇棚门口和通风口安装60目的防虫网,菇棚内悬挂粘虫板和诱虫灯,进出菇棚的通道安装缓冲门,采用生物制剂bti和低毒化学农药“菇净”灭虫。

7 采收及包装

子实体从菇蕾形成到成熟约需7天。当菌柄长至10~12厘米,菌盖直径0.8~1.5厘米,菌盖颜色由暗红褐色变为浅褐色,菌膜尚未破裂时及时采收。采收时注意轻采轻放,不要碰坏菌盖。采收后剪掉菇体菌柄基部的杂质,挑出伤、病、残菇后,移入3~5 ℃的冷库预冷。预冷后按市场需要分级、称重、包装。包装完成后再次放入冷库保存备售。

山东省2017年度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茶树菇设施栽培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

张书良(1964—),男,汉族,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食用菌及作物栽培方面的研究。E-mail:dzzhshl@126.com。

S646

B

2095-0934(2018)02-109-02

猜你喜欢

茶树菇棉籽壳麦麸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茶树菇菜谱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棉籽壳质量对平菇熟料栽培的影响初探
棉籽壳饲用现状研究
棉籽壳作为绵羊饲料营养特性的研究
食用菌主要原料棉籽壳价格或以稳中震荡波动为主
什么水煮什么花
模糊数学方法应用于麦麸香茶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