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与营养管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2018-03-19辛春兰
辛春兰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肝胆科 郑州450006)
伴随人们饮食结构、行为习惯及生活环境的改变,酗酒、机体代谢异常、营养不良等问题日益突出,肝硬化发生率随之呈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肝脏为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合并蛋白质、存储肝糖原、去氧化等作用,肝硬化失代偿期机体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摄入及吸收障碍,且病程较长,患者容易出现悲观、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1]。本研究以我院肝胆科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干预联合营养管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肝胆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46.92±5.31)岁;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14例,高中12例,专科及以上9例;研究组男21例,女 19例;年龄 27~75岁,平均年龄(46.99±5.17)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13例,高中13例,专科及以上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明确诊断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认知与沟通能力正常;临床资料完整;理解能力正常,可独立完成问卷调查。(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伴有糖尿病肾病;精神障碍;意识昏迷;中途失访。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1)认知干预:通过咨询、讲课等方式,集中对患者讲解蛋白质对于人体的作用,告知其肝硬化失代偿期低蛋白血症的原因;指导患者高维生素、优质蛋白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规律进食;(2)心理干预: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的患者耐心倾听主诉,使用积极和鼓励性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介绍同类疾病恢复良好的患友认识,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与鼓励,满足患者爱与归属感的需要;(3)环境干预: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温馨、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探视,保证睡眠充足等。
1.3.2 研究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联合营养管理。常规护理同对照组。营养管理:(1)根据患者饮食喜好,提供食物营养成分表,一起制定食谱,争取患者配合;睡前可适量加餐,食用益生菌酸奶等食物,预防肝糖原耗竭引起低血糖;(2)保证每日新鲜水果的摄入,可选择猕猴桃、柑橘和香蕉等;(3)补充蛋白质,在不加重消化系统、肝脏负担的前提下,适当提升蛋白质供给量,每日1.5~2.0 g/kg,选取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肉、大豆等;早餐同时摄入鸡蛋、蔬菜、粮食等,提倡食物品种多样化,食物应细软、易消化,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以免引发出血;(4)补充足够碳水化合物,但不可过饱;对有下肢浮肿、腹水者,应严格限制饮水量,尤其是钠元素摄入,每日应少于2 g;(5)鼓励患者适量进食动物肝脏、胡萝卜、大枣等补血食物,纠正贫血。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及护理满意度。(1)营养指标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红素;(2)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营养状态、膳食水准、心理状态、服务态度、干预内容方面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状态比较(±s)
总胆红素(μmol/L)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白蛋白(g/L)干预前 干预后血红蛋白(g/L)干预前 干预后前白蛋白(mg/L)干预前 干预后40 40 t P 14.35±2.59 14.58±2.19 0.429 0.335 33.58±2.19 29.42±3.94 6.655 0.000 87.89±1.56 87.91±1.98 0.050 0.480 119.95±1.03 98.81±1.23 83.339 0.000 88.46±11.59 88.62±11.36 0.071 0.472 167.54±14.32 136.15±14.05 9.896 0.000 75.25±12.35 75.59±12.09 0.142 0.444 51.63±13.93 69.12±14.26 6.327 0.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 85.00%(34/40),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肝硬化为临床常见肝脏疾病,具有并发症多、治疗周期长、预后效果较差等特征,肝脏本身为营养物质代谢中心器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代谢障碍,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营养管理,以改善其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2~4]。营养状态与腹水、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贫血等严重并发症之间存在关联性[5]。通过营养管理,根据患者机体耐受情况,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摄入;同时参考患者饮食喜好制定膳食食谱,保证食谱内容多样化,增强食欲;此外,从饮食规律、食物种类、饮食量、饮食质地等方面着手,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充足,预防出血,增加蛋白质摄入,并严格控制水、电解质的摄入,避免加重患者下肢水肿、腹水等症状[6~8]。将营养管理联合护理干预加以结合,从认知、心理、环境等方面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机体营养状态的改善,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联合营养管理可明显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营养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