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忍冬藤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2018-02-22余德发于肖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忍冬藤转移率汤剂

余德发 于肖辉

(1江西康恩贝中药有限公司 弋阳334400;2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鹰潭335000)

忍冬藤来源于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茎枝,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之功效,主要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等病症[1],临床证实它对风湿、肝病也有一定效果[2~3]。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中药汤剂已不能完全满足大众需求,而中药配方颗粒在对部分病症的治疗中备受青睐。本研究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的要求,对忍冬藤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品种配方颗粒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202-OAB型电热恒温干燥箱(天津泰斯仪器有限公司)、DHG-9101-39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三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ZF-602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HH-4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KQ3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AB265-S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SENCO旋转蒸发仪(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SHB-B95型循环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YF-118粉碎机(浙江永历药机有限公司)、TCS-300ACS电子秤及电子台秤(浙江凯丰集团有限公司)。

1.2 试药 绿原酸对照品(批号:110753-201314,纯度96.6%)、马钱苷对照品(批号:111640-201005,纯度99.2%)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忍冬藤饮片(批号:YP-RDT150701)由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提供。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高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水提正交试验 参考传统中药煎煮的特点,以忍冬藤提取的主要因素:加水倍数(A)、提取时间(B)和提取次数(C),设计正交试验,以得膏率、绿原酸及马钱苷含量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优选水煎提取忍冬藤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2.1.1 忍冬藤提取的因素水平 忍冬藤提取的主要因素有加水倍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2.1.2 正交试验安排表 按上述因素水平表,采用L9(34)正交表,称取50 g忍冬藤饮片共9份,安排正交试验。精密量取25 ml药液置于已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再置于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重,计算得膏率;将蒸发皿中干浸膏研细加50%甲醇溶解至25 ml容量瓶中定容,超声30 min,放冷,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过滤,分别参照文献[1]中的方法测定浸膏中绿原酸、马钱苷的含量,并计算绿原酸、马钱苷的转移率,以绿原酸、马钱苷转移率和出膏率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分析结果:以得膏率计算,三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C>A>B;以绿原酸转移率、马钱苷转移率计算,影响大小均依次为C>A>B。综合评分计算,三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C>A>B。从省时、耗能及生产实际出发,并保障提取充分有效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各因素对得膏率、绿原酸及马钱苷转移率的影响,拟定最佳工艺为C2B1A2,即水煎煮2次,每次30 min,第1次加10倍药材量水、第2次加8倍药材量水。见表2~ 表 6。

表2 正交试验安排表

表3 综合评分方差分析

表4 得膏率方差分析

表5 绿原酸转移率方差分析

2.2 三批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为进一步验证所选条件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对所选最佳提取工艺进行验证性试验,以增加试验可信度。取3份忍冬藤饮片,每份500 g,按照最佳工艺进行提取。结果,采用所选最佳工艺条件所得得膏率,绿原酸、马钱苷转移率相对稳定,因此确定提取条件为:水煎煮2次,每次30 min,第1次加10倍药材量水、第2次加8倍药材量水。验证性试验所得干浸膏粉,按1∶0.25的比例加入糊精,以85%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烘干得成品。见表7。

表7 三批验证试验结果

表6 马钱苷转移率方差分析

2.3 减压浓缩工艺考察 取忍冬藤饮片1 000 g,用选出的最优提取工艺进行提取,得药液约13 860 ml,取4份药液,每份3 000 ml,按表8的参数进行浓缩,忍冬藤提取液在60℃与80℃条件下减压浓缩,绿原酸、马钱苷含量差异不大。因此,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浓缩工艺为:80℃,真空度-0.08 MPa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0℃测定)。见表8。

表8 减压浓缩工艺考察结果

2.4 干燥工艺考察 根据忍冬藤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马钱苷理化性质,选择减压干燥作为忍冬藤稠膏的干燥工艺,并考察干燥温度、真空度对绿原酸、马钱苷含量的影响,并及时测定干膏水分。取药材适量,准确称取,按照浓缩工艺考察项下80℃减压浓缩制得浸膏,取4份,每份50 g,按表9所设定条件进行干燥工艺考察,测定水分及绿原酸、马钱苷含量。结果忍冬藤稠膏中绿原酸、马钱苷含量在60℃和80℃条件下减压干燥均差异不大,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选择干燥工艺为:80℃,真空度-0.08 MPa。见表9。

表9 干燥工艺考察结果

2.5 制粒工艺研究 以颗粒剂常用糊精作为忍冬藤配方颗粒制粒辅料,以一定浓度乙醇溶液作为润湿剂,考察忍冬藤干膏与糊精在不同比例下,以及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对制粒效果的影响。将上述试验忍冬藤饮片提取浓缩干燥所得的干膏打粉,取该干膏粉240 g,平均分成6份,按表10加入适量糊精,以不同浓度乙醇作为润湿剂,以18目药典筛进行制粒,并在80℃循环风烘箱中烘干,测定制粒过程中软材性质,颗粒成型性和颗粒的溶化性。结果忍冬藤干膏∶糊精比例为1∶(0.25~1.5),乙醇浓度为85%时,颗粒的成型性,溶化性均较好,因此确定忍冬藤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为:取6 000 g忍冬藤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0倍药材量水、第2次加8倍药材量水,每次30 min,在80℃,-0.06 MPa真空度下浓缩至一定浓度时,置于80℃,真空度-0.08 MPa下减压干燥后,加适量糊精,以85%的乙醇为黏合剂制得1 000 g忍冬藤配方颗粒,即每克颗粒相当于原药材6 g。见表10。

表10 辅料加入量考察

3 讨论

试验中对优选后的工艺进行了三批中试工艺验证研究,每批中试分别取忍冬藤18 kg,按确定的工艺条件进行,进行中试的忍冬藤经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标准方法进行测定,其绿原酸和马钱苷含量分别为0.118%和0.171%。结果三批中试加入糊精量分别为1 450 g、1 530 g和1 580 g,成品率分别为95.7%、94.7%和95.3%,忍冬藤中的绿原酸转移率分别为17.62%、17.72%、17.24%,马钱苷转移率分别为65.59%、65.48%、64.26%,表明本工艺稳定可靠。

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政策的出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对健康养生意识的增强,中医药备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而传统的中药汤剂已不能完全满足大众需求。近年来,有学者对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对比,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成海燕[4]采用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各治疗40例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结果显示中药配方颗粒的总有效率为95%,传统中药汤剂总有效率为85%。黄琪等[5]对比四物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治疗血虚证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者临床疗效相当。严威忠等[6]比较了独活寄生汤传统饮片汤剂和以配方颗粒组成的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7例的疗效,结果显示,二者临床疗效相近,配方颗粒总有效率77.27%,传统汤剂总有效率79.07%。郭东亮等[7]比较了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更加显著的近期疗效。张敏丽[8]研究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剂与饮片煎剂治疗风咳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且较饮片煎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调配储存方便、质量可控、剂量精准和生产规范等优点。然而,中药配方颗粒制剂非传统工艺方法,它的临床疗效仍需经过长时间临床应用的验证。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也要根据临床验证进行相关完善和修订。

猜你喜欢

忍冬藤转移率汤剂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忍冬藤提取物抗结肠癌作用研究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雨后山居
一测多评法用于忍冬藤多成分含量测定的适用性研究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日粮添加灰毡毛忍冬藤叶粉对肥育猪血清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