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2018-03-19吴秋莲福建省南安市宝莲中学福建南安
吴秋莲(福建省南安市宝莲中学,福建 南安)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可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创造性起到一定帮助,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独立性,令学生慢慢做到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总结一些学习化学的经验和技巧。但是,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反思能力培养效果仍然不太理想,教师应注意改进对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反思
反思,是指反复思考、回忆和回顾。为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反思能力,高中化学教师应善于运用问题教学刺激学生反思意识。例如,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物质的分类”内容教学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知道按组成分,物质可分为混合物、纯净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几类,再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先为学生展示牛胰岛素分子模型而后提出一个问题:“对于化学世界里超过千万种的物质种类,我们怎样去认识、学习呢?请根据物质组成对 Ca,Cl2,H2SO4,空气,CaCO3,CaO,Ca(OH)2进行分类。”接着,教师可结合某一种物质提出“什么是酸?酸有哪些通性?CaO等能与酸反应生成盐与水可以作为一个分类依据吗?”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引导学生在所设置的问题情境下反思所学“物质的分类”方面问题,深化对这一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
除了上述问题情境设置形式以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重、难点和疑点,鼓励学生借助资料、实验解决化学学习重、难点与疑点,得到化学答案,并从中反思出解决化学问题最佳办法。
二、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反思
高中化学老师在讲授化学习题时,应善于运用变式教学方法,多设计一些典型的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例题,指导学生学会反思做题方法,寻找到最为简便的解法。例如,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一章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道关于CO2和NaOH溶液的过量反应计算问题,已知溶液中有1.5mol NaOH和标准状况下22.4L CO2反应,蒸干这一溶液,可得到固体组成和各成分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在常规解法中,学生们会通过分析公式:
(1)CO2+2NaOH=Na2CO3+H2O…(2)CO2+NaOH=NaHCO3得到当 nCO2:nNaOH≥1∶1,当 nCO2:nNaOH≤1∶2;当 1∶10,y>0 时三种情况,从而得到计算答案。在常规解法解完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想一想有没有其他解题方法,让学生顺着老师的解题思路尝试运用数学思想和元素守恒率、电荷守恒解决问题,先设定反应物是x molNaHCO3,y molNaCO3混合物,再通过合并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到CO2+NaCO3+NaHCO3+H2O这个方程式,而后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从离子反应角度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由上述案例可知,采取变式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一题多解或者一题多变练习题目非常有利于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养成反思的习惯,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相关化学问题。
三、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反思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它是一种相对直观的教学素材,可利用这一种教学素材发展学生反思能力。例如,在“化学燃料与有机物”一章教学时,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烃类物质鉴别方法有哪些?”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认真贯彻“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自行用通入溴水、酸性KMnO4溶液、点燃这3种方式鉴别烃类物质,并从化学实验中反思出烃类物质鉴别标准,知道在通入酸性KMnO4溶液鉴别实验中褪色的是烯、炔、苯的同系物,真正掌握到相关化学知识,且慢慢养成良好的反思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借助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反思,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点,又有助于学生反思能力养成,教师应把握好这一种教学策略,实现反思意识培养目标。
四、运用课堂测试培养反思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测试是刺激学生反思、回顾的有效手段,可使学生总结出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懂得反思自我。同时,课堂测试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便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准确地向学生传输一些化学知识,发展学生综合化学素养。
例如,在“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这一知识点讲解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借助于课题例题,通过课堂测试,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扎实掌握。如已知(NaC≡CH)在一条件下和某些羰基发生加成反应:
请写出各步反应式。关于具体的化学反应如下:
在对问题解析过程中,结合知识点,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有机反应计算等知识点,让学生进一步对“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综上可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十分重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在对学生反思能力进行具体培养时,教师应注意运用问题引导学生反思意识,并善于运用测试化学实验、随堂测试等,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发展,拓展学生思维,优化学生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