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社区老人睡眠及人际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

2018-03-19吴冬梅胡秀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空巢总体主观

吴冬梅 胡秀英 谢 铭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6)

幸福感被认为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精神上幸福感与渴望死亡、绝望、自杀负相关〔1〕,亦是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子〔2~4〕。一项针对286篇实证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受社会经济状况、社交网络、日常生活能力影响〔5〕,且低收入老人幸福感水平较低〔6〕。本研究探讨成都社区老人睡眠质量及人际关系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5年2~8月方便抽取成都地区的社区老人。纳入标准:沟通无障碍或在视、听矫正后沟通无障碍;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躯体疾病不能耐受者;用简易认知筛查量表(MMSE)筛查有认知障碍者;既往有精神病史或现患精神病者。共发放问卷263份,回收有效问卷246份。年龄60~81〔平均(67.99±5.15)〕周岁;女127人;丧偶者88人;空巢者174人;小学文化程度者137人;194人月可支配金额在2 000元及以下;所有研究对象生活能部分或大部分自理;187人患一种或以上慢性病,94.3%自觉健康一般以上;有半数左右会参加体育锻炼(48.4%)或文娱活动(50.4%);养宠物者93人。

1.2研究工具 ①社区老人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年限、月可支配金额、自理能力、慢性病患病种数、自觉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频率、是否养宠物等一般情况。②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共33项,分6个维度,即对健康的担心(1~16分)、精力(3~28分)、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2~11分)、忧郁或愉快心境(2~22分)、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3~17分)、松弛与紧张(3~26分),各维度之和即总体幸福感得分为14~120分。得分越高,幸福感越强烈。段建华〔7〕对其进行修订,并在大学生中进行试用。本量表前18项平均得分男性为75分,女性为71分,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8~0.78,各维度与总表的相关系数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0.95〔8〕。③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9〕用于自评过去1个月内的睡眠情况。参与计分的18个条目可分为7个维度,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个维度计分为1~3分,累计得分即为PSQI总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刘贤臣等〔10〕通过对793名被试的研究发现,该量表各条目Cronbach α系数为0.85,折半信度0.87,7个维度的结构效度为0.60~0.81,判断病例与正常人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大于90%。④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IDS)〔11〕共28项,分4个维度,即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及异性交往困扰。回答“是”计1分,“否”计0分,得分越高,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越高。有研究通过对1 25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显示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1,重测信度大于 0.7〔12〕。国内研究显示其可用于老年人群人际关系研究〔13〕。

1.3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由研究员将问卷发放给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使用统一指导语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请研究对象独立填写,当场回收。研究员逐项检查,及时查漏。若研究对象不理解条目内容,由研究员根据量表指导语进行解释。所有问卷调查由同一位研究员实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社区老人幸福感水平 研究对象总体幸福感得分较高为49~110〔平均(88.17±9.76)〕分,提示其主观幸福度较好。对健康的担心3~16〔平均(7.28±2.10)〕分、精力12~28〔平均(21.25±2.67)〕分、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3~11〔平均(7.06±1.64)〕分、忧郁或愉快心境9~22〔平均(17.70±2.23)〕分、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9~17〔平均(14.33±1.56)〕分、松弛与紧张6~25〔平均(20.55±3.16)〕分。

2.2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社区老人幸福感比较 不同性别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老人的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及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已婚老人(包括离异、丧偶等其他情况)(P<0.05),见表1。

2.3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与睡眠质量、人际关系相关性 总体幸福感总分与睡眠质量、人际关系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见表2。

表1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得分比较

1)离异、丧偶等

表2 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与睡眠质量、人际关系相关性(r值,n=246)

1)P<0.05

2.4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水平的影响因素 将人口学资料、PSQI各维度、IRIDS各维度作为自变量,总体幸福感总分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主观睡眠质量、使用辅助药物、人际关系总分、待人接物困扰、日间功能障碍、共同解释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62.9%的变异,见表3。

表3 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水平的影响因素(n=246)

R=0.801;R2=0.641;校正R2=0.629

3 讨 论

本研究对象幸福感总分高于对社区空巢老人的研究结果〔14〕。其原因可能与样本人口学资料不同有关,例如样本分布地区、年龄特征等。本研究显示非空巢老人在精力、忧郁或愉快心境维度得分高,感到更幸福〔15〕。Gulati等〔16〕研究认为在非空巢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在经济、家务、日常照料等方面的相互帮助,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我国需加大家庭养老的扶持力度。

在性别上,本研究与一项Meta分析〔17〕结果一致,认为婚姻等生活事件对幸福感有重要影响。婚姻可影响各种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主观评价〔18〕。在社区工作中,对异常婚姻状况老人应重点关注,并提升子女对老人婚姻的重视程度。

老人幸福感与睡眠直接相关〔18〕,低的睡眠质量导致低的主观幸福感〔19〕。由于睡眠障碍,常致焦虑、抑郁等〔20〕,这些不良情绪可降低其生活满足度,此外,上述不良情绪本身亦为总体幸福感的组成部分。而老人使用辅助药物入睡,可引起白天嗜睡等日间功能障碍。一系列不良睡眠状态,均可降低老人对生活的控制感、出现气馁、焦虑,最终影响老人对自身总体幸福感的评价。社区工作者应加强对老年人群睡眠方面的健康教育,提供睡眠技巧指导。

人际关系困扰可解释幸福感25.9%的变异〔21〕,与本研究结果类似。此外,本研究还显示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呈反比,与国内其他人群研究一致〔22〕,提示二者的关系,可能具有跨年龄特征。由于我国空巢老人多,长期独居,和外界交流少,社区工作者应综合分析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注重增加老人交流机会,减少由于人际困扰而导致的幸福感下降。

1Mcclain CS,Rosenfeld B,Breitbart W.Effect of spiritual well-being on end-of-life despair in terminally-ill cancer patients〔J〕.Lancet,2003;361(9369):1603-7.

2Sullivan PW,Nelson JB,Mulani PM,etal.Quality of life as a potential predictor fo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hormone-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J〕.Qual Life Res,2006;15(8):1297-306.

3Phillips AC,Der G,Carroll D.Self-reported health,self-reported fitness,and all-cause mortality: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r J Health Psychol,2010;15(2):337-46.

4Xu J,Roberts RE.The power of positive emotions:it′s a matter of life or death-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longevity over 28 year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J〕.Health Psychol,2010;29(1):9-19.

5Pinquart M,Sörensen S.Influences of socioeconomic status,social network,and competence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later life:a meta-analysis〔J〕.Psychol Aging,2000;15(2):187-224.

6Lee KH,Yoon DP.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eneral well-being of low-income Korean immigrant elders 〔J〕.Soc Work,2011;56(3):269-79.

7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1):56-7.

8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73-4.

9Buysse DJ,Iii CFR,Monk TH,etal.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J〕.Psychiatry Res,1989;28(2):193-213.

10刘贤臣,唐茂芹,胡 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7.

11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45.

12汪雪莲,许能锋,杨德辉,等.医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247-50.

13杨 欣.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老年人人际交往的影响——以廊坊市区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14陆敏敏,陈利群,贾守梅.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3B):973-4.

15徐 华,曾美英.北京市空巢与非空巢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542-4.

16Gulati JK,Kaur S.Comparative study of well-being of elderly women living in empty and full nest families 〔J〕.J Res,2013;50(3and4):156-63.

17Luhmann M,Hofmann W,Eid M,etal.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adaptation to life events:a meta-analysis〔J〕.J Pers Soc Psychol,2012;102(3):592-615.

18李艳玲,张文英,吕亚静,等.老年人积极情感、心理幸福感与良好睡眠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578-80.

19Lemola S,Ledermann T,Friedman EM.Variability of sleep duration is related to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an actigraphy study〔J〕.PLoS One,2013;8(8):e71292.

20Stranges S,Tigbe W,Gómez-Olivé FX,etal.Sleep problems:an emerging global epidemic?Findings from the INDEPTH WHO-SAGE study among more than 40,000 older adults from 8 countries across Africa and Asia〔J〕.Sleep,2012;35(8):1173-81.

21贺腾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4):76-9.

22赵 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4;36(2):72-4.

猜你喜欢

空巢总体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