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2018-03-17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王丽媛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王丽媛
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经静脉途径化疗是治疗乳腺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建立一个有效的深静脉通道,在确保化疗顺利完成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1]。目前深静脉通道方式主要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ICC等,其中各有优缺点,且二者对于辅助化疗的有效性、安全性还存在争议。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本院接受乳腺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辅助化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2岁,平均(56.4±2.4)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2.5±0.6)年;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2岁,平均(55.4±2.2)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6±0.6)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准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PICC通道辅助化疗,选择健侧上肢血管作为穿刺点,患者取平卧,保持健侧上肢外展90°,在确定穿刺点后测量置管长度,置管成功后确保导管“S”形弯曲,固定圆盘。观察组采取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通道辅助化疗。输液港选择美国巴德公司单腔标准型号,在C型壁X线机直视下实施输液港植入术。进针点首选健侧颈内静脉,通过导丝指导放置导管,使其位置处于上腔静脉及右心房交接位置,对隧道及皮袋进行创建,经皮下隧道连接注射座及导管,之后缝合。手术后对患者实施 X线片检查,对导管进行检查,连接导管与输液泵并固定。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成功置管及非计划性拔管 观察组40例均成功置管,置管成功率100.00%;非计划性拔管3例,拔管率7.50%;对照组成功置管37例,成功率92.50%;非计划性拔管4例,拔管率10.00%。两组置管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静脉血栓2例,静脉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7.50%;对照组局部感染3例,静脉炎3例,静脉血栓2例,并发症发生率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4,P=0.043)。
3 讨论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PICC均是恶性肿瘤患者辅助化疗比较好的选择,比较而言,PICC虽然操作简单直观,但因为肘部导管长时间裸露在外,容易发生感染,而且置管路径长、管腔小的特点,静脉回流过程中容易出现阻塞现象,容易发生局部红肿、静脉炎、患肢肿胀等并发症[2]。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相对较粗,不容易发生堵塞,且静脉港注射座可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可长达30年,再加上维护简单,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和适用性。此外,由于输液港很好地弥补了PICC通道不足,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从本组结果看,静脉血栓、静脉炎是化疗患者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4,P=0.043),充分体现了植入术静脉输液港在辅助化疗方面的安全性优势,有助于保障化疗质量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不过相比于PICC,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属于新技术,需要做好全程的护理,以确保效果及安全性。一是围绕输液港做好术前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就其原理、方法、优点、费用及术后并发症问题提前告知。另外叮嘱患者在置管时要配合穿刺,保证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要检查穿刺部位、切口是否存在渗血等并发症;二是术后叮嘱患者不得采取置入侧方向的卧位。同时继续监测植入部位是否存在肿胀、渗血、感染等症状以及患者体感畏寒、发热等。对于高凝状态患者,每隔2~3周行溶栓药物稀释后封管;三是出院期间定期到医院对输液港进行一次含有肝素的生理盐水冲洗。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运动时避免置入部位受撞击,避免剧烈颈肩部活动,防止出现输液港移位或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