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安市粮食烘干与储存情况调研

2018-03-17张冬梅玄洪富

山东农机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户种粮储存

张冬梅 玄洪富

张冬梅 玄洪富

粮食烘干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粮食烘干和储存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进程,对此,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粮食烘干与储存情况调研工作,对全市粮食规模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农机户和100亩以上的合作社进行了调研,初步掌握了全市小麦、玉米粮食干燥与储存情况,并针对目前粮食干燥与储存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发展粮食烘干与粮食储存的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泰安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45万亩,粮食产量260万吨;其中:夏季小麦种植面积265万亩,总产量124万吨,秋季玉米种植面积280万亩,总产量138万吨。

2.规模经营现状与生产能力。近年来,随着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健康快速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面积逐渐扩大,粮食种植规模化程度逐年提高,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全市粮食规模种植面积34万亩,其中规模种植在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75个,种植面积13000亩;规模种植在100亩以上的农机合作社有43个,种植面积21000亩。全市发展规模种植的程度不一,肥城、东平较好,其他县市区次之。

3.粮食干燥的情况和储存条件。该市从2014年在肥城市率先使用烘干机械,近几年迅速发展。截止2017年底,全市拥有100台谷物烘干机。其中,肥城市37台,新泰市15台,宁阳县15台,东平县31台,泰山区1台,岱岳区1台。全市粮食烘干能力基本在10%以下,粮食干燥大部分采取日照和风吹自然干燥方式,极易造成粮食腐烂损失,而且粮仓面积仅有9924平方米,储存量仅为4966.9吨,远远不能满足粮食存储需求,由于晾晒和存储的原因每年损失粮食691吨,其中:小麦181吨,玉米510吨,经济损失140万元。

二、粮食干燥与储存现状

全市绝大部分农机合作社、粮食种植合作社、农机种粮大户没有足够的晒场和仓库。大多都是在乡村公路上解决粮食干燥的问题,既不安全又对粮食造成了污染。储存方面:农机合作社、粮食种植合作社粮食种植几百亩,单季产量在上百吨,个别合作社仅能储存几十吨,远不能满足粮食丰收后的储存需要。由于在储粮方面投入不够,储存设备陈旧,大多数储存不能做到密闭、防虫、防鼠;相当部分不作底部铺垫或架高,致使堆底吸潮霉变;粮食质量不能达到等级高、水分低、杂质少的要求;损失损耗相当严重。

1.小麦干燥现状:①按正常收割时机腊黄收麦,含水量在15%—20%之间,若天气晴朗场地充足2-3天可将水份降至12%—14%,符合入库和出售标准。以100亩粮食种植大户为例,仅晾晒一项增加成本30元/亩;一季支出0.3万元。②如遇阴雨天,含水量18%左右,如用防雨布遮盖24小时会发生表皮变色无光泽,48小时会发热,72小时将霉烂变质,损失在100元—500元/亩,甚至更多。

2.玉米干燥现状:受各方面因素影响,90%玉米收获时含水量在22%—25%之间,程若晴天玉米穗需晾晒6—10天,含水量降至18%—22%左右方可脱粒,籽粒再晾晒4—6天,含水量达到14.2—15%左右才能出售。以100亩种粮大户为例,雇佣人工费用增加成本50元/亩。脱粒后每年都会遇到阴雨天,由于玉米集中存放时含水量高,外界空气湿度大,致使玉米存放期间发热发霉,在以后的脱粒晾晒过程中,也因光照时间短和阴天而无法进行充足的日光照射,脱粒后每年都会遇到阴雨天含水量高的发热霉变甚至烂掉,损失严重,极大的挫伤了农民合作社种粮积极性,有地不敢租,租了怕损失,大部分原因是晾晒困难所至。因粮食晾晒难等现实困局,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合作社等种粮大户土地规模流转。

3.干燥与储存成本对比情况。按100亩种植规模计算,小麦、玉米两茬自然干燥每亩成本160元,农民合作社将另外支付1.6万元成本;如干燥不及时天气不好造成的损失更大,成本更高。而机械烘干成本90元/亩,比自然干燥节约70元/亩,而且不会因天气造成霉烂,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三、粮食干燥与储存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缺乏。目前,泰安市农机合作社把资金主要用于机具购置、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种粮合作社主要把资金用于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土地流转,加之种粮的经济效益低下,粮食干燥和储存设备投资大,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和储存设备。而种粮大户一般经济条件不宽余,经营水平普遍不高,购买力达不到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的能力。

2.场地难以落实。农机具的仓储问题和农机化经营用地难,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国家对土地征用管理严格,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占用土地,调查中发现,有些农机合作社、种粮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有投资烘干设备的愿望和需求,但多因无场地而放弃。肥城市王瓜店瑞丰农机合作社,岱岳区传忠农机合作社就属于这类情况。

3.烘干设备服务效益稳定性差。机械烘干粮食的作业量和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天气的变化,如果在收割季节天气晴好,农民适当延迟收割时间或者收割后适当晾晒,就可以把粮食卖掉或者达到自己储存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烘干的作业量将大幅减少,烘干的作用和效益也会明显下降,烘干作业的不稳定性加大了投资烘干和仓储的风险。

四、对策和建议

1.切实解决农机经营用地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应按照生产经营与生活分离的要求,把烘干设备建设、存储设施和农机具库房建设用地列入规划,切实把解决农机经营用地难落到实处。

2.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流转政策应当对种粮大户实行倾斜,提高种粮大户的积极性。经济较发达地区,应当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作物布局中,实施连片流转,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大力推行订单式生产,为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3.培育粮食烘干经营主体。以粮食储备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为主体,鼓励和支持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其他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投资经营粮食烘干机械。

4.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快现有烘干机械热源升级改造,推进农机绿色发展。

5.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粮食作物的分布和地理位置特性,科学规划烘干机械与储存设备的建设,建立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减少粮食烘干与存储的运输成本;实行粮食订单生产和订单收购等服务,切实解决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同时正确引导农户积极运用机械烘干技术,完善产后服务功能。

猜你喜欢

大户种粮储存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画画就如种粮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船祸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