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睾丸扭转7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2018-03-17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456400武书云朱占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阴囊探查患侧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456400)武书云 朱占伟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本组7例患者,年龄8~32岁,平均年龄14岁,左侧5例,右侧2例。临床表现:突发睾丸疼痛,阴囊红肿,疼痛向患侧腹股沟区放射。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查体:患侧阴囊红肿,睾丸肿大,触痛明显,睾丸抬高试验(Prehn)阳性,提睾反射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见睾丸血流消失或明显减少。本组1例患者双侧阴囊水肿明显,呈橘皮样,患侧重,睾丸轻度触痛。睾丸抬高试验(Prehn)阴性,提睾反射阴性。考虑可能与发病时间长有关。术中证实睾丸已经坏死。

本组患者中7例均为鞘膜内型扭转,右侧睾丸扭转2例,左侧5例,其中扭转180°2例,360°4例,>360°1例。术中根据白膜颜色及Arda方法判断患侧睾丸是否坏死或存活,决定是否切除睾丸。结果5例生理盐水热敷观察30分钟,颜色无改善,睾丸切口无渗出,果断切除睾丸,同时行对侧睾丸固定术。2例观察后血运恢复,1例颜色基本正常,1例颜色接近正常,均给予保留,并行睾丸固定术,并均行对侧睾丸固定术。

2 结果

7例病人,5例患者行坏死睾丸切除,并且行对侧睾丸固定术,2例患者保留睾丸均行固定术,均行对侧睾丸固定术。术后住院7~8天,均拆线后出院。术后第二天,患者自觉阴囊疼痛缓解,阴囊水肿消退一般需要5~7天。4例患者病理检查提示睾丸出血、梗死。其中1例患者,阴囊轻度水肿,但术中睾丸颜色变黑,观察30分钟后,睾丸一半即附睾对侧半,颜色好转,而附睾侧仍是黑色。睾丸切口少许渗出。如果保留患侧睾丸,以后有引起免疫性不育症可能,经积极与家属沟通告知相关事项后签字再切除睾丸。术后病理检查示睾丸充血、出血,睾丸扭转可能。术后随访6个月~4年,固定睾丸没有发作疼痛或扭转,保留睾丸的2例患者,有1例6个月后患侧睾丸轻度萎缩。

3 讨论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是以20岁以内年龄段多发,12~18岁占65%[1]。本组20岁以内有6例,占85.71%。在其发病机制上,临床上主要认为患者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本文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鞘膜内型。扭转程度大多为180°~360°,部分可为720°或以上。扭转程度与睾丸血运呈负相关。本组扭转180°2例,360°4例,540°1例。睾丸扭转的程度越大,睾丸可保留的概率越低。睾丸扭转可在运动、外伤等活动后发生[2],本有5例青少年学生均发生于体育运动后,有3例发生于夜间睡眠中。临床上睾丸扭转早期多以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晚期可有阴囊红肿,患侧睾丸上移并时常呈横位,与附睾周围的分界并不清晰,表现为睾丸抬高试验(Prehn征)阳性,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本组(Prehn征)阳性3例,提睾反射消失或减弱6例。有文献报告19例睾丸扭转患者,其提睾肌反射均消失,17例(Prehn征)阳性。由此可知,详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睾丸扭转发病率较低,常常不会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早期不易正确诊断,容易误诊,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睾丸切除,给青少年造成较大的心理创伤。本组有3例患者均按睾丸附睾炎治疗数天,术中探查睾丸均缺血坏死。睾丸扭转的诊断需要进行超声检查,有时需要观察及追踪检查才能确诊。超声诊断也与医技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需要专科培养。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已经在基层医院普及,检查方便,价格低廉,其对睾丸扭转的诊断率可达80%。临床上核素99m锝扫描已成为睾丸扭转诊断的“金标准”,但该检查价格昂贵,且在基层医院没有普及。本组7例患者均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1例患者检查3次,提示可疑睾丸扭转。

在临床治疗上,我们认为手法复位临床效果不可靠,复位时患者很痛苦,且复位后可再次发生扭转,我们没有将其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因此,临床上应主要选择手术探查。本组患者中,6例患者立即行手术探查,挽救了2个睾丸,1例右侧睾丸扭转患者,因家属不同意立即手术,结果观察1天后再次急诊手术探查,虽然扭转180°,但时间超过24小时,发现睾丸已经坏死,最终切除。

总之,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急症,好发于青少年,易造成误诊,延迟手术时间造成睾丸坏死,导致睾丸切除,会对青少年患者造成较大的身心影响。所以要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重视,同时也要加强对青少年及家长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克服心理障碍,一旦发病,及时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师就诊和治疗。

猜你喜欢

阴囊探查患侧
更 正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阴囊湿疹的尴尬,用蜂房粉解决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超声诊断阴囊珠1例
橡胶树miRNA 探查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治疗老年阴囊湿疹中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