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针刺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效果观察

2018-03-17才让吉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面瘫面神经生长因子

才让吉

周围性面瘫是指由面神经管内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发病原因不明确,多发于冬春季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主要好发于青壮年[1-3]。本研究探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儿童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2~14(9.57±0.71)岁,病程1~17(6.17±0.78)d。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神经病学》中有关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4-6];②年龄2~14岁;③均为单侧发病;④患儿及家属知情后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①意识、精神障碍;②合并重要器官功能异常或造血、免疫系统严重疾病;③由Guillain-Barre综合征、脑干病变、颅底病变及耳源性疾病引起的周围性面瘫;④对本次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⑤不能配合或正参与其他研究者;⑥临床资料不完整。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13(9.15±0.68)岁;病程1~16(5.84±0.77)d;左面部19例,右面部1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3~14(10.23±0.65)岁;病程3~17(6.18±0.63)d;左面部20例,右面部1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穴位针刺治疗。主穴选取:攒竹、承泣、颊车、下关、地仓、牵正、合谷、迎香、翳风、承浆、四白、睛明、阳白、鱼腰、太阳,配穴选取:足三里及太冲,每次选用7~9穴交替使用。患儿仰卧位,选取患侧穴位,常规皮肤消毒后,坚持一针一穴一棉球的原则,手法选用0.3 mm×40.0 mm毫针,以指切法进针,行平补平泻法。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6 d,休息1 d,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禁冷饮。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23]30 μg用1 ml生理盐水溶解后进行穴位注射。根据症状每次选2穴,上述穴位可交替使用。患儿平躺,在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抽取2 ml神经鼠生长因子溶解药液,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管缓慢推进,当持续进针产生得气感应后,先进行回抽,如回抽无血,便可将药液推入,每处穴位注射0.5~1.0 ml,每次选取2个穴位进行注射,每3 d注射1次,注射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禁冷饮。

1.3面神经功能标准 采用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SFGS)[7]进行评定,评分标准:SFGS评定分为静态和动态评定。静态评定包括:①睑裂:正常为0分,存在缩窄或增宽为1分,有眼睑整形手术史为1分;②鼻唇沟:正常为0分,完全消失为2分;不明显或过于明显为1分;③嘴:正常为0分,出现口角下垂或上提为1分;静态评分=总分×5。动态评定包括随意运动评定和联动分级评定。①随意运动包括:抬额头、轻轻闭眼、张嘴微笑、耸鼻、嘴吸吮5个动作。无运动为1分,轻度运动为2分,有运动但有错乱的表情为3分,面部运动几乎对称为4分,运动完全对称为5分;随意运动分=总分×4。②联动分级评定:对抬额头、轻轻闭眼、张嘴微笑、耸鼻、嘴吸吮5个动作进行评定,无联动为0分,轻度联动为1分,明显联动但无毁容为2分,严重的毁容性联动为3分;联动分=总分。动态评分=随意运动分-联动分,SFGS评分=动态评定分-静态评定分。

1.4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儿SFGS评分改善100%,自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患儿SFGS评分改善61%~100%,自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患儿SFGS评分改善31%~60%,自觉症状、体征有所减轻;无效:患儿SFGS评分改善<30%,自觉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8]。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比较

注:对照组给予穴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aP<0.05

2.2两组患儿SFG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SFG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静态评分低于治疗前,动态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儿童周围性面瘫治疗前后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变化情况分)

注:对照组给予穴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治疗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又称贝尔麻痹、面神经炎、亨特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发病,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减少或消失,甚者不能抬额皱眉,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流涎等[9]。目前临床上关于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未不清,大多数研究认为由病毒感染、耳源性疾病、肿瘤、神经源性疾病、创伤、中毒等所致的面部神经水肿、脱髓鞘或轴突损害[10-12]。有研究认为,周围性面瘫早期病理改变主要为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神经出现水肿和脱髓鞘病变,甚至可出现轴突变性等损伤,后遗症期病变多表现为Wallerian变性和神经变性萎缩[13]。在祖国医学中,周围性面瘫属“口僻”“歪嘴风”“口眼喎斜”范畴,其发病是因正气虚弱、正气不足、络脉亏虚、卫外不固,以风寒等外感邪气乘虚侵入经络,致经脉痹阻,气血不畅,使面部经筋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引起[14-16]。在治疗方面多以温经散寒、祛风通络、养血熄风为主,本次研究采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并取得了一定疗效。

针刺疗法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生理功能,改善面神经局部营养,加强神经再生,增加肌纤维收缩,促进炎症渗出物吸收,从而对周围性面瘫产生良好的临床疗效[17]。本研究采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通过针刺面部穴位起到疏风散邪、开关通络、聪耳通窍的作用。所用穴位多取自面部属阳明、少阳经循行之处,又因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因此取穴以阳明为主,循经取穴[18-19]。穴位注射在中医中又称为“水针”,是一种通过选用中西医药物注入相关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20-21]。有研究称,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可以通过循经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此时药物会被约束于经络中,不易被扩散,保证了药物的作用浓度,同时,由于药物是循经作用于患者病变部位,相比血液的全身性扩散的运输速度更快,药物作用浓度更高,特异性更佳[2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静态评分低于治疗前,动态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从小鼠颌下腺中提取的生物活性蛋白,在神经元发育、轴突生长、递质合成及细胞凋亡阶段均有着重要作用,是一种临床有效治疗神经损伤的神经保护剂、营养剂及再生剂[23-24]。有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促进损伤神经修复,且局部应用效果明显由于全身应用的效果[2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采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相比单纯针刺疗法临床疗效更佳,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与体征,促进损伤神经更快修复,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1] 范文峰,龚士平,邓波.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5):407-408.

[2] 余慧,蒋艳珍,尚文昌.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穴位埋线辨证施治对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瞬目反射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1):2017-2019.

[3] 陈勤,张小君,漆潇,等.氦氖激光联合透穴针刺72例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16,37(9):147-149.

[4] 李莹,张中一,陈跃来,等.巨刺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5,35(1):7-10.

[5] 冯常武,卢杰,张晓云,等.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及电生理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11(8):1578-1581.

[6] 许彬,赵卫锋,韩静.穴位注射配合面瘫膏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118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36(4):189-190.

[7] Pereira M A D F, Bittencourt A G, Andrade E M D,etal. Decompression of the tympanic and labyrinthine segments of the facial nerve by middle cranial fossa approach: an anatomic study[J].Acta Neurochirurgica, 2016,158(6):1205-1211.

[8] 蒋仕琪,刘勋.透刺和重灸下关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四川中医,2015,29(9):153-155.

[9] 刘桂林,高慧.“五联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时机与疗效的评估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3):13-15.

[10] 刘海永,王玉华,刘金颖,等.针刺患侧曲池、合谷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乳突部疼痛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5(4):46-48.

[11] 刘立安,孙佰君.根据表面肌电图选穴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5,35(6):553-556.

[12] 彭志杰,王妍妍,边涛,等.周围性面瘫的针灸取穴规律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5):55-57.

[13] 刘燕,蔡蕾,郝强,等.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选穴规律概况[J].山东中医杂志,2015,37(9):726-728.

[14] Zhang R, Wang X. Electroacupuncture, Acupoint Application, Acupoint Injection and Acupoint Laser Irradiation[J]. Biochemistry, 2015,17(2):361-367.

[15] 洪秋阳,王世广,毛雪文,等.火针结合深刺久留针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J].吉林中医药,2015,31(12):1280-1282.

[16] 程爱军,唐庆芝.透刺经筋法联合穴位注射对周围性面瘫面部生物电信号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6,37(6):721-723.

[17] 张志宏,李志磊.NSM-S15P型MRI观察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左、右侧地仓穴fMRI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11):32-34.

[18] 刘有明,水思源.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9):81-82.

[19] 张学敏,赵海红,孙爱萍, 等.神经训导康复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观察 [J].中国医药,2013,8(4):535-537.

[20] Lee C K, Chien T J, Hsu J C,etal.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the incidence of postextubation laryngospasm in children[J].Anaesthesia, 2015,53(9):917-920.

[21] 刘立飞,陈莉秋,蒋宏彦.双重透刺法配合加兰他敏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11):35-37.

[22] 郑美华,叶婷,王广武.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9):58-60.

[23] 贾莹梅,高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8):1147-1149.

[24] 孙燕,曹铁民,李莉.针药结合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5,28(9):1234-1235.

[25] 张宏涛,邱连利.分期三通刺法治疗急性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5,40(5):419-422.

猜你喜欢

面瘫面神经生长因子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