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四种设计模式

2018-03-16张云刚马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

张云刚 马丽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发展离不开心理学理论的支持,不同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理念与模式也会不同。探讨各种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理念和模式,能使理论更深入、更恰当地融入课程,促进心理健康教课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建构主义;认知-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5.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7-0016-05

2012年,教育部对十年前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行了修订。相对旧版本,新《纲要》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做出了更专业化、更有针对性的规定。

学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阵地,是体现把人格健全发展作为课程建设重要目标的直接途径[1]。为此,20世纪80年代中叶,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陆续将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纳入到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就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做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2]。在内容安排方面,学者们提出应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对象安排不同层次的内容[3,4];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多采用案例分析法[5]和素材体验法[6,7];在课堂效果方面,有学者从教学构成要素[8,9]和教学过程[10]的角度,提出了提高课堂效果的策略。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模式和操作流程,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例如,段康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遵循“体验—了解”的要求,采用“感受—感知”的模式[11];赵学文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括激情、体验、自省、内化四个阶段[12];赵冰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含认知、活动、体验、分享、评估五个环节[13];宋铁莉等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含课前准备、导入、开展活动、知识建构、总结与反思五个环节[14]。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众多学者们的潜心研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虽取得不少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胡诗颖提出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课程化、形式化、随意化、理想化、功利化等问题倾向仍旧存在[15];朱海就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归纳了五方面的问题:第一,选题雷同,常出现“众人一课”的现象;第二,目标空洞,常出现辅导教师对课程目标蜻蜓点水,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不深的现象;第三,模式僵化,常出现许多辅导教师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只是为了走流程的现象;第四,素材理想化,常出现课程所用素材脱离学生身心發展特点的现象;第五,活动表面化,许多课程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热闹而活动,根本不考虑选用活动的真正目的[16]。

其实,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课在中小学的普及与推广,其发展应像心理咨询一样更多元化,这样可能会得到更广大师生的认可。为此,本文尝试探索基于几种心理学理论的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不同设计模式。

一、基于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

学术界普遍认为,建构主义的思想最早源于康德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17]。康德认为个体对外在世界的了解,只是自我建构出来的经验而已。认知加工学说认为,这种自我建构出来的经验应基于客观的外在世界和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

多数学者认为,当代的建构主义理论融合了皮亚杰的“自我建构理论”和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17,18]。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构建”的过程,即个体思维的发展是个人经验与外在信息不断协调、建构(即平衡)、内化的过程[19]。而维果斯基却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构建”的过程,即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个体通过直接与他人、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我的知识经验[20]。总的来说,学习是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主动对新信息加工处理、建构新经验的过程。

当代建构主义者认为,外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其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个体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外在世界[17,18]。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世界不同,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解释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能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应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取代的。

(二)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1.主题的选取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主动对新信息加工处理、建构新经验的过程。因此,在建构主义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的选取应立足于那些学生理解不清、不透、混乱甚至偏颇的概念或现象。辅导教师通过选取一定的素材等,在班级团体动力下,让学生重新建构出对这些概念或现象的理解。例如,对于“爱”的理解,许多学生认为和对方在一起高兴快乐,并且总是想见到对方,就爱上对方了。通过辅导教师选取的一些具体素材与设置情景,以及班级同学间的相互碰撞,学生这种稚嫩的爱情观可能就会发生变化。再如,对于“友谊”的理解,受环境或影视作品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无论上刀山下火海,能不顾一切帮助朋友的人,就是兄弟。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许多男生常会不顾后果地帮助同学打架、偷窃等。类似的主题还有“感恩”“真诚”“包容”“信任”等,均可利用重新建构的方式来辅导学生。

2.课程的设计

在建构主义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可从四个阶段来设计:第一,团体启动阶段,主要运用一些互动类的活动或素材,活跃团体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第二,团体转换阶段,主要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并提出本节课需重新建构的主题;第三,团体工作阶段,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该主题的理解,以达到其他学生对该主题重新建构的目的;第四,团体结束阶段,主要是学生表达重新建构后的观点。

二、基于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21]。华生主张心理学应摈弃意识、意象等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或行为之间的联结,且个体所有的行为都是习得的。在教学实践中,行为主义者认为教师应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尽可能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22]。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等。与行为主义相反,认知心理学家更关注那些不能观察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如记忆的加工、存储、提取和记忆力的改变。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22,23]。

认知—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不只是学生行为的塑造与矫正,也不只是学生内部认知的变化,而应是两者的结合。学生内部认知的变化,会促进其行为的改变;学生行为的改变,也会影响其认知的变化[24]。

(二)认知—行为主义理念下的心理活动课

1.主题的选取

认知—行为主义将学习的重点聚焦在学生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上。因此,在认知—行为主义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的选取应立足于学生具体生活和学习中普遍遇到的挫折事例,通过对这些挫折原因的分析,促使学生认知的改变;进而对适当行为进行探讨,达到学生行为改变的目的。例如,关于“新生适应不良”的问题,造成学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很多,需逐个分析;当学生知道问题的原因之后,需要辅导教师带领学生去探讨有效的应对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此类主题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过早或过迟设置都可能影响课堂效果。此类主题要求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熟练地把握。

2.课程的设计

在认知—行为主义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设计可从五个阶段来进行:第一,破冰阶段,主要运用一些互动类的活动或素材,活跃团体气氛,调动学生的思维;第二,提出问题阶段,主要展示具体的学生案例,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类似的故事;第三,分析问题阶段,主要是设置几个有层次性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造成此类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第四,解决问题阶段,主要是以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的方式,探讨解决此类问题可能适当的方法;第五,归纳总结阶段,主要是辅导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探討出来的方法,或给出一些课前准备的方法,并倡导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不应只研究人的认知或行为,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态度、信念、动机、情绪情感、体验与感受、价值观等[25]。

马斯洛认为,个体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开发潜能、实现自我是个体的最终目标。只有在充分和谐、相互信任与接纳、彼此真诚与理解的氛围中,个体的潜能才能像得到了充足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在实际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应充分信任、无条件地接纳他们,尊重个体成长的自然规律,即不过多干涉,不揠苗助长或以专制的方式强迫他们完成预期设计,而是以陪伴的心态辅助他们成长[26]。

因此,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对行为的制约作用。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1.主题的选取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存在一定的潜能,这些潜能表现不出来的原因可能是没有适合的充满真诚、接纳、信任和理解的环境。个体自我潜能充分表现出来的过程就是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的选取应立足于以自我探索为主体内容的课程。例如,关于“自我价值观探索”的问题,许多学生总以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去评判自己或他人,由此导致很多学生被排斥在群体之外,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进而出现许多问题。如果辅导教师能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充分地尊重、接纳那些与主流价值观有差异的学生,让其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我,这些学生与群体对抗的能量就会降低,并重新去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2.课程的设计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不应有局限,但课程内容应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情景设置,主要设置一两个需要探索的情景,并引导学生进入探索情景;第二,角色转换,主要引导学生利用角色换位的方式,思考“如果我是他,我有什么样的感受、体验、想法?我会怎么做?”第三,自我表达,主要引导那些负性情绪较多的学生表达这些负向体验、想法背后的原因或故事;第四,自我整合,主要引导全体学生保持开放、尊重的态度去接纳、理解课堂上自我表达的学生。

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宗旨[27]。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个体积极品质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即增强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主要途径有增强个体对过去的宽容和感恩、对现在的接受和满足以及充满希望和乐观地迎接未来[28]。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而逐渐形成,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生活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27,28]。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29]。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活动课

1.主题的选取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特质是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而逐渐形成。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心理活动课主题的选取不仅应立足于训练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探寻学生的积极行为等培养路径,而且应立足于学生身边细小真实的、有切身感受的经历和体验,以便课程主题能更深入、更具力量感。例如,“给自己一个坚持的理由”一课,不探寻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询问学生的梦想与目标,只从学生曾在困难面前坚持下来的小而真实的经历入手,引导学生探寻这些经历背后的支撑力量。这种力量较梦想与目标,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被学生抓住,深入学生的内心。

2.课程的设计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形式可多样,但需包含这样四个部分:第一,理念提出,主要是通过一些素材提出课程理念,并使学生产生共鸣,深入思考;第二,自我探寻,主要是引导学生探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小而真实的经历;第三,感受力量,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些小而真实的经历背后的支撑力量;第四,聚焦行为,主要是与学生一同探寻生活中保持这些力量的积极行为。

就像心理咨询的各种不同流派一样,本文所述的四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辅导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充分考虑课程目标、自我个性、学生心理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程建设新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7):65-68.

[2]于立杰.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D].石家庄: 河北大学,2010.

[3]吴增强, 蒋薇美.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钟志农.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5]庞彬.案例教学法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J]. 教学与管理,2009(27):48-49.

[6]苏宇燕. 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J]. 吉林教育,2012(4):30.

[7]蔡文丰,张仁芳,杨晓霞.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117-118.

[8]陈道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其教学与辅导[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51-53.

[9] 吴文菊.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的几项措施[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8):4-7.

[10]黄宝榴,陈智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探索[J].教育导刊,2006(4):53-54.

[11]段康.试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2000(4):34-35.

[12]赵学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基本阶段的探索[J].辽宁教育,2001(4):30.

[13] 赵冰洁.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8):39-42.

[14] 宋铁莉,刘颖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34-135.

[15]胡诗颖.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6):16-18.

[16]朱海.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6):18-19.

[17]杨维东, 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 理论导刊,2011(5):77-80.

[18]钟启泉. 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06(8):12-18.

[19]莱斯利·P·斯特弗, 杰里·盖尔等主编.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 高文, 徐斌艳, 程可拉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0]钟启泉. 社会建构主义: 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2001(7):45-48.

[21]彭聆龄. 行为主义的兴起、演变和没落[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1):15-23.

[22]沈卫林, 陈泷, 曹晓晓.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在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4):62-64.

[23]吴月芹, 仲建国. 行为主义与认知派两种学习理论概观[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84-86.

[24]路晨, 刘云艳. 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幼儿学习的启示[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3):39-41.

[25]车文博. 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新探[J]. 心理学探新,1999,19(1):4-15.

[26]陈虹. 试析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J]. 铜凌学院学报,2007(5):83-86.

[27]周嵚, 石国兴. 积极心理学介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129-132.

[28]李金珍, 王文忠, 施建农. 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 心理科学进展, 2003,11(3):321-327.

[29]麻彦坤.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3):42.

(作者单位:1.银川九中,银川,750011;2.银川市教科所,银川,750001)

猜你喜欢

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
融合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互动式案例教学研究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行为主义的兴起与转变
“各取所需”:三种SLA理论结合视角下的二语教学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