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三重境界
2018-03-16林春曹
【摘 要】古诗之中所流淌的,是千年不衰的纯正文脉。学习古诗,就是传承千年不变的“文化基因”。语文课上,当儿童与一首首经典古诗相遇时,应该引领他们进入这样的一种境界——三维共振,相互融通。把古诗的诗意从儿童的内心深处唤醒,外在的诗,慢慢变成内在的言,内外融合,形成新的语言生长点。
【关键词】三重境界;知人论诗;平等对话;三维共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09-0033-03
【作者简介】林春曹,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学(南京,210028)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中华文化,浩浩汤汤,古代诗词,璀璨华章,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绵延不断。直至今天,我们与古诗相遇,吟哦讽诵之间,依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意趣,在我们的唇齿之间与内心深处萦绕。如果说,文化也有“基因图谱”在传承,那么这些古诗之中所流淌的,就是千年不衰的纯正文脉。因此,在当下的语文教育界,我们越来越多地回眸凝望,以期在古诗长廊里,窥见语言文字运用的奥秘。这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古守旧,因为语言是一条河流,从遥远的岁月一直流淌到今天,从未间断干涸,回溯源头恰是为了看清我们语言的“来时路径”,也是为了开拓我们语言的“前方坐标”。当我们站在这样的语言立场与教育高度,来重新审视一首首古诗的教学,就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语文课上,当学生与一首首经典古诗相遇时,我们会做出怎样的教学选择,又会引领着他们进入一种怎样的阅读境界呢?
一、知人论诗,仰视赏析
因为这些诗词,是古代文化的明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内涵丰盈,词采绚烂,留给我们的似乎只有品味、赏析、赞叹。于是,我们的古诗教学就会很自然地选择这样的一种教学路径——“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这是一种“入乎其内”的古诗教学,它的最终旨归是无限逼近这首诗的内容深处和诗人的情感深处,最大限度地还原古诗文字背后的人、事、景、物、情、理。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一个“绿”字,不只是一种自然色彩;一个“还”字,也不只是一种思乡情怀。这些字词之中有着“言外之意”,与诗人王安石所处的历史背景、人生经历紧密关联着。从古至今,知人论诗,一直是我们学习古诗所秉持的一种理念。
课堂上,古诗在千年的远处,在思想的深处,在精神的高处,学生与古诗相遇,是一种仰望的视角,不是钦佩于诗人的思想精神,就是叹服于诗歌的辞章韵律。这些需不需要呢?当然需要。尊重古诗和诗人,是我们学习古诗必须要有的态度,没有这个基础,古诗教学就可能会成为一种浅尝辄止。但,仅仅有这些又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我们是站在当下的语言情境中,学习曾经的语言精华,只有追索,没有碰撞,只有吸纳,没有表达,是不会产生语言的火花的。而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古诗与自己没有什么“交集”,读着古人的诗句,想着诗人的情境,他们的学习兴致自然是会消减的——这些诗句与我有什么相干呢?因而,把古诗往深处教,以期将一首古诗中的全部内涵,在一节课中和盘托出,往往会把古诗教得晦涩乏味。
這种知人论诗、仰视赏析的境界,是一种“一维”的境界,凸显了古诗,缺失了儿童,诗就只能在课堂里寂寞回响。
二、儿童读诗,平等对话
虽然每一首古诗,都或多或少地镌刻着一个时代的印记,但我们今天的人学习古诗,还是应该以一种平等对话的姿态来看待它们。也就是说,不必过分地以古人之言,来束缚今人之心。这有点像“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差别一样:“我注六经”,强调的是阅读者去尽量理解六经的本义,根据其他典籍提供的知识来注解经书,力求追寻经书的原始意义。“我注六经”的方式读得很苦,需要皓首穷经。但是更高的一种境界叫作“六经注我”,是阅读者利用六经的语言,来解释自己的思想。而真正好的学习恰恰是融会了所有的典籍以后,用它来诠释自己的领悟。同理,学生在古诗学习中,也应该不是一味地排除放空自己,让古诗来强势地占据充斥他们的思想。而是以独特视角,来与古诗以及诗人展开一场平等且有意思的跨时空对话,在对话中逐步建构对古诗的理解。
课堂上,学生与古诗相遇时,古诗就是与他们平等对话的一个文本,教学需要一种包容性,允许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或许有点幼稚,或许有点偏离,或许有点另类,但这种阅读的态度本身是值得肯定的。而与此同时,古诗教学的视角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由对诗人的尊重,兼顾到对儿童的尊重,从古诗与儿童这两个维度,来寻求一种最大化的共振区间——带着话题走进诗中,尊重多元独特感悟,古诗解读就在当下。这样一来,课堂上就未必需要把一首诗讲深讲透讲全,适合儿童的才是最好的!如教学“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这样的解读自然是准确而深刻的,可是面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是诗人的境遇心境能打动他们,还是诗中描述的景象画面能感染他们呢?是把诗人孤独郁闷的内心教得深沉凝重,还是把这首画面感极强的古诗教得明快爽朗呢?也许,引导学生与古诗展开平等对话,不追求古诗完整圆满,只在意学生当下所得,更能让古诗和诗人走近儿童,产生一种亲切之感。这种平等对话,远胜于微言大义、历史背景的晦涩剖析。一首古诗,就是一粒语言的种子,学生读诗,就是一个播种语言种子的过程,而往后的发芽、开花、结果,还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教师不必操之过急、越俎代庖。
这种儿童读诗、平等对话的境界,是一种“二维”的境界,古诗从遥远的时空向儿童走来,诗在课堂里变得鲜活。
三、三维共振,相互融通
确实,古诗本身也是一种文本,但它与一般文本相比又具有特殊性,是经历过时间筛选之后,留存下来的语言经典。面对这样的经典语言,我们既需要一种真诚的仰视,也需要一种平等的对话,更需要一种相遇的融通。所谓融通,就是让学生慢慢明白:每一首古诗和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他们为什么要读这些前人的诗句,这些古诗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些什么。学习古诗,如果不能与自己产生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大部分也是记不住的,即使是处在记忆力黄金周期的儿童,强记之后遗忘也是很快的。其实,这些流传千古的诗篇,虽然写的是久远的过去,但因为文字基因从未中断,所以当下读起来时,诗中的人、事、景、物、情、理……依然可以历历在目、声声入耳。如“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从唐朝到今天,虽然自然中的“叶”“花”“江”“竹”不知轮回更替了多少次,但留存在诗句中的“叶”“花”“江”“竹”却恒久不变。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它们从唐朝走到今朝,从未凋零褪色。我们口中吟诵着李峤的《风》,脑海里浮现出的却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自然风景”。这样诵读,或许诗只读数遍,却能融合着个人体验记忆一生。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还有一重更高的境界,这就是引导学生把古诗中的情境,与自己的相似经历对接起来,产生一种“诗人意境—古诗语句—读者画面”的三维共振,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来激活这些经典的诗歌语言,并附着在每个人似曾相识的记忆感知中。于是,对学生来说,自己所读的这些经典诗句,就不再只是诗人独有的一份精彩,而变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种感悟,即实现了“古诗注我”的境界,借助文字,实现从“他境”到“我境”的承转。如教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蕴含哲理的古诗,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补充新知。但,这还只是一个简单的意思理解,怎样才能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经典名句,流淌到每一个儿童的自身体验之中呢?课堂上,空泛谈论读书的大道理,一点作用也没有。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想开去,说一说自己最近读了哪些书,从书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从学生交流的自然科学、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童话寓言等书籍中,慢慢悟出这些书就像源头活水,不停地流淌进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池塘,书读得越多,思想就越丰富。教学至此,还可以再往前推进一步:现在我们说的“源头活水”,除了读书,还可以是什么呢?报纸、电视、网络、微信、QQ……而这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不仅是朱熹一个人的观书有感,而变成每一个人的学习体验。古诗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唯有这样,经典的古诗语言,才会融化在学生的语言血脉之中,并流动起来形成活力。
这种三维共振、相互融通的境界,把古诗诗意从儿童的内心深处唤醒,外在的诗,慢慢变成了内在的言,内外融合,形成新的语言生长点,古诗就慢慢地在儿童心田里弥散开来。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