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的困境与对策

2018-03-16张汶军田丛苗邓道君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一带一路

张汶军 田丛苗 邓道君

摘 要:“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数量逐步增长,教学质量的保障问题日益成为來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文章从留学经费来源、汉语学习情况等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来华留学生群体面临语言交流障碍、生源地分布不均、管理部门责权不明、资助体系尚未健全等困境,并提出积极搭建文化桥梁、积极推进第二语言的学习、拓宽经费来源、加强招生宣传等具体措施,探索适合高校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对策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推动各国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一环。该倡议符合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1]。近年来,H大学根据国家“‘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战略,将国际交流与合作视为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利用学科优势,多元化招收留学生。“一体两翼”是H大学的发展战略,而国际化是其两翼之一。在这一政策指导下,H校来华留学生总数在全省高校已位居第三。随着与其他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不断拓展和深入,留学生教学在各大高校教育教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2]。规范和完善来华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H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概况

(一)留学生数量

近3年来,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H大学就读的来华留学生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该人数占H大学来华留学生总人数之比逐年增加,由2015年占比47.32%增加到2017年的56.61%,占比增长率从2016年0.55%到2017年18.98%,增长速度极快(见表1)。

(二)经费来源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H大学就读的来华留学生中,自费留学生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99人下降到2017年的10人,下降率为89.9%;相反,获得奖学金的留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165人增加到2017年的281人,增长率为70.3%。从数量上来看,自费生数量明显小于公费生数量(见图1)。

从地区分布来看,大多数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H大学的留学生,生源地为亚洲。其中,来自东南亚的留学生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90人增加到2017年的144人,约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H大学留学生总人数的50%;非洲留学生则于近年呈下降趋势(见表2)。从国别来看,2015-2017年,H大学中的留学生人数排名前3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99人)、越南(86人)、泰国(65人)。

(三)汉语言学习

本文将汉语言学习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汉语补习和汉语授课作为考查标准,发现近3年来H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中,17.36%的学生(141人)参加汉语补习,82.64%的学生未参加;从授课语言上看,有80.05%的学生(650人)参加汉语为授课语言的课堂学习,19.95%的学生(162人)参加英语为授课语言的课堂学习。

(四)攻读学位

近3年来,H大学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类型多样,预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26%(211人)和26.11%(212人)。学历生比例为54.68%(444人)、非学历生比例为45.32%(368人),学历生多于非学历生(见图2)。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中的困境

(一)文化背景差异,阻碍教育管理

来自不同民族文化和语言环境的留学生,其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皆有差异。部分留学生来到中国后,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难免产生对语言习惯、行为认知、文化理解上的偏差。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一方面,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留学生容易对规章制度产生误解而导致无法严格执行。另一方面,部分留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常常有以下表现:时间观念差,上课迟到、旷课,自制力差,无视课堂纪律,极少参与教学活动等。这些都是学校在留学生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语言交流障碍,影响学生适应

来华留学生进行本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要面对的困难就是语言问题。在留学生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何种语言进行授课,成为留学生教学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近3年,H大学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进行教学时,绝大部分以汉语作为授课语言,少部分以英语为授课语言,对留学生汉语语言基础有一定的要求。

基于实际教学状况发现,第一,有相当数量的留学生汉语基础差,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专业词汇未能有效掌握,导致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进度,甚至造成学习积极性下降。第二,H大学为解决来华留学生语言困难专门开设的全英文课程,对于授课教师的英文基础以及口语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一部分较为年长的教师,英语水平难以达到全英文授课的要求,而英语水平较高的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难以对来华留学生的学业以及科研进行有效的教授与指导。第三,H大学的汉语班补习需要留学生自己付费,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学生经济能力有限,因此,一些学生不愿意选择汉语进修班进行学习。

语言交流障碍不仅可能影响H大学留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还可能影响其学业。部分留学生的母语不是英语,英语口语沟通交流存在一定障碍,难以跟上班级整体教学进度。根据上文数据,绝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没有参加汉语补习,而超过80%的课程却是以汉语授课。难以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易导致学生焦虑、适应不良、学习动机下降等多种问题出现。这一问题也同样存在于课程作业、课程论文、课程结业考试中,表现为留学生尽管能理解题意并有自己的思考,却因无法用中文完整连贯表达和书写,最终导致成绩不理想。

(三)部门责权不清,致使效率低下

H大学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分别负责留学生学院事务、招生工作、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是H大学推进办学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单位,负责统筹国际化工作,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归口管理学校涉外事务,制定和实施学校国际化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校内各单位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主要工作职责包括校际交流合作、国际会议管理、因公出国事务、外专引智工作、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外合作办学等。留学生管理主体还包括留学生所学专业分属的各个学院。

留学生管理部门太多,下设部门分管各方面事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职责划分不够明确的问题。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也是多头管理或特权管理产生的根源,容易影响到院系招收留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3]

(四)生源分布不均,带来语言难题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是亚洲国家,且近3年来的留学生主要生源地国家分别是俄罗斯、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缅甸、蒙古(见表3)。自2016年开始,印度尼西亚留学生超过越南,成为H大学第一大生源地。传统的越南、马来西亚等汉语语言基础较好的国家,其生源趋于下降。这对于留学生教学语言的限制显而易见,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五)专业结构不优,难与实际匹配

H大学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所涉及的专业较多,但每个专业的人数分布不均衡。除了汉语言专业学生人数较多之外,其他专业修习的留学生总体来说偏少,很多专业每年只有一人修习。原因在于,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发展多数从对外汉语教学起步,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语言类留学生的培养已占一定优势。然而,与“一带一路”倡议密切相关的专业(如信息通信、工程技术等)选择人数较少。其中,H大学的文学、政治、历史、化学、物理均已列入一流学科建设的第一梯队,但选择这些专业的来华留学生人数整体偏少,与学科地位不相匹配(见表4)。

(六)资助体系不健全,留学热情不高

当前,H大学主要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学校奖学金、自主招生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校际交流活动来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覆盖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逐渐增加(见表5)。从表5中的数据可以看出,H大学奖学金主要依靠政府以及学校自身力量,有待于拓宽在社会资助、学生自身的勤工俭学等的经费来源。鉴于来华留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对课余工作、文化交流等活动有着强烈的需求,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因政策的影响,留学潜力巨大,但是其留学热情也受奖学金金额的影响。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改进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策略

(一)广泛开展合作,搭建跨文化沟通桥梁

“跨文化”是指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4]。跨文化沟通的前提是认识并尊重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并能够在生活中尊重其他民族学生与本国学生相异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表达方式、性格特点、交往准则等。

就校方而言,要注重塑造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包括举办文化交流展、开设文化交流角、组织文化交流汇报演出等,为不同国家地区的留学生群体或个人搭建跨文化的沟通桥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就教师队伍而言,组建优秀的留学生教师团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一方面,学校可以适当提升教师招聘和职称评定的要求,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要为教师群体提供更多的出国交流、教学、访学的机会,更好地了解各国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其生源国家和地区高校的教学管理状况,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各国留学生教学管理的优秀做法和实际经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沟通和教学水平。此外,可以邀请国外各学科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加强中外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提升教师“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沟通的质量。就本国学生而言,由于来华留学生本身面临学业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本国学生要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用自身的正确行动、道德观念、先进思想感染、帮助他们,积极实现生生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与互助。

(二)重视言语习得,推进第二语言学习工作

第一,提升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汉语学习需要来华留学生从心理上的重视到行为上的努力。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等,处理这些情感因素的方法是建立信心、明确动机、端正态度、消除焦虑、构建和谐环境。其重点是使留学生认识到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学习动力。[5]

第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语言运用水平。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加强与留学生的沟通交流,安排定期座谈会或谈心活动,也可以通过参与双语教学培训、争取机会出国进修深造等方式,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第三,学校管理人员应适时组织语言学习和培训工作。这里的培训工作既包含跟踪管理和记录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补习和汉语水平等情况,并根据留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为其制定不同的培養计划,也包含安排教师出国深造或国外学者专家进校讲座,为留学生的授课教师提供更多的外语学习机会。

(三)加强实践探索,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模式

在管理模式上要以教学管理为核心,行政管理和日常管理为辅。对外国留学生的行政管理必须依据规章制度、条例规则等一系列行政管理手段来进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能够把问题的产生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内[6]。根据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中第九条:高等学校具体负责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有校级领导分管本校的外国留学生工作;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外国留学生管理制度,并设有外国留学生事务的归口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7]。H大学文化交流学院相应地制定了《外国留学生教学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有利于规范留学生在校学习活动,其奖学金评定制度也有利于激励留学生。

H大学的留学生教学管理是将文化交流学院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合二为一,集管理、服务、教学于一体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应明确各部门及其下设机构的责权划分,将管理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细化,分别交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各学院留学生授课教师等专业人员处理。文化交流学院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也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当留学生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或者发生突发事件时,更应该第一时间协调处理。

(四)完善资助渠道,拓宽奖学金助学金来源

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多方渠道筹措资金,健全奖学金资助体系,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H大学求学的需求。一方面,除了上述几种奖学金来源,H大学可以加强与社会知名企业的联系,为其推荐优秀留学生,鼓励其设立各种级别奖学金。留学生留学期间或者毕业后为企业服务既定的时间,期满后,知名企业、集团可以根据其表现进行评定,提供对应的奖学金鼓励。另一方面,H大学可以结合自身实情,鼓励来华留学生勤工俭学。例如,鼓励留学生申请做导师的助教,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资助;英语能力优秀的学生,还可以担任校内大学生英语课堂的外语助教,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报酬。这不仅有利于加深H大学留学生对学校以及我国文化的了解, 增强认同感, 还能减轻其来华学习的经济压力。

(五)积极开展宣传,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首先,H大学应该充分利用政府交流、校际互访、师生交换、民间联谊和国际教育展等多种渠道,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平台的作用[8],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宣传H大学特有的学校优势。其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H大学可以整合各类网络新媒体资源(如高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并及时更新动态内容,精心建设留学生相关网站,以便留学生了解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信息和资源。最后,H大学可派遣本校专门招收留学生的部门定期前往沿线国家举办教育展览,并且开展相应的留学生教育咨询活动。

(六)立足教学本位,充分挖掘学校学科优势

“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我国高校招收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学科专业,集中优势资源,做强与‘一带一路倡议密切相关的特色学科专业,吸纳他们在这些学科专业学习,使他们来华学得好,回国用得上,发挥好作用”[9]。H大学可以增设以下两类留学生专业:一类是围绕战略布局和沿线国家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充分利用H大学的特定优势,挖掘该类专业的发展潜力以及竞争力,进而吸引更多的来华留学生;另一类是文学、语言学、管理学、历史学等社会学科专业,提升专业水平以帮助留学生更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在经贸政治、文化教育方面的往来交流日益频繁,为更好地了解中国,深化合作,沿线国家兴起一股强烈的“汉语热”,引得许多青年学子赴华学习中华文化。H大学应进一步发挥相关学科专业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来华留学生,优化留学生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该数据为笔者整理自H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统计源库,数据范围仅限于H大学,数据时限为2015-2017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党的十九大报告[EB/OL].http://www.xjtzb.gov.cn/2017-10/23/c_1121842181.htm,2017-10-18.

[2]岑建君.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6(5):47-48.

[3]杨连瑞,尹洪山.发展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5(2):181-192.

[4]黄秀飞.浅议语言与文化[J].校园英语,2015(9):120.

[5]吴雪云.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J].外语电化教学,1997(4):21-23.

[6]匡晟,郭曦.我國高等院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0(6):116-117.

[7]佚名.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J].司法业务文选,2000(14):22-26.

[8]郑刚,马乐.“一带一路”战略与来华留学生教育:基于2004——2014的数据分析[J].教育经济.2016(4):77-82.

[9]环球人物网.瞿振元:“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教育新使命[EB/OL].http://www.hqrw.com.cn/2015/0817/34023.shtml,2017-11-14.

猜你喜欢

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一带一路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全英文授课临床本科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全英文授课医学本科留学生防御方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