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邦《钢琴练习曲》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
——以op10-12为例

2018-03-16

黄河之声 2018年24期
关键词:音型练习曲和弦

古 炳 姝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肖邦《钢琴练习曲》op10-12创作于1831年,当时华沙陷落,波兰革命失败。肖邦为自己的祖国感到悲愤与焦虑,创作了这首练习曲,并被人称为《“革命”练习曲》。这首练习曲篇幅不长,但在练习与演奏起来却需要挑战相当复杂的技巧。不仅左手需要挑战几乎无间断的16分音符快速的跑动与准确的把位;右手看似单一的和弦弹奏,其实正是这首作品音乐的灵魂,所以在其奏法上也具有旗鼓相当的难度。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首练习曲中技巧的难点与解决要领。

一、技巧归类

在初步练习过程中,我不建议将一首陌生的作品花太多时间做从头至尾的重复练习。我们可以尝试打开乐谱,在识谱的同时,感受音符的走向,从而用头脑来分析,将这些技巧归类。在此,我并没有依照和声、乐句及曲式方面等因素来划分,只单纯从技能运动规律的角度出发,进行归类。

1、左手:在识谱几遍之后,我将这首作品左手部分的技巧归为这样几类:(1)第1小节—第8小节:相同的音节级进向下。(2)9—14小节:这6小节技术相对容易,把位比较容易把握。(3)15—18小节:16分音符上上下下大的跳进与半音节音型。(4)19—24小节,与(2)相同。25—28小节,错综的跳进音型、琶音音型、半音节音型。(5)29—36小节,错综的级进与跳进音型。(6)37—40小节,较有规律的琶音音型。(7)41—64小节,与1—18小节音型相同。(8)65—72小节,上行跳进与下行级进为主的音型。(9)73—76小节,半音节形式的级进音型。(10)77—84小节,级进向下的音型,与第1、2小节音型相同;两小节8度音程作为结束。

2、右手:右手主管整个作品的旋律,大量的柱状和弦音型,除了在5—8小节、45—48小节、81—82小节这三处有少量的级进向下音型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变化。在此不再逐个小节做技术归类。

二、技巧驾驭

技巧的提高与驾驭能力是许多钢琴学习者所长期追寻与摸索的,演奏任何一部作品,技巧的驾驭能力直接影响到音乐表现的好坏。“技巧”意味着清洁和磨利创造工艺品的工具。

肖邦这首“革命”练习曲(op10-12)左手从始至终为急速的级进、半音阶、琶音与大跳进音型错综复杂,同时要对音色、力度与情绪进行打磨与处理,这是非常难的。如何将这些技巧进行高效的训练,并出色的完成这部作品是我们正要解决与探讨的问题。

上面是对整个作品做大致的动作归类,这不仅使我们对作品的整个技术有大致的了解,并有助于乐谱在我们大脑中的记忆。接下来在练习中我们可以在每一点上做更加细微的划分,同时通过不断的训练,努力将这些动作记忆在我们的头脑中。

1、级进音型:钢琴演奏中,一方面由于琴键黑键、白键高低不平;另一方面我们每个手指的长短不一,导致我们想要在16分音符跑动中达到音色相对的均匀实属不易。这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指尖触键训练,与细微的手指机能调整的能力。

以乐曲第1小节为例:

谱例开头三个音符bAGF指法为2、1、2。我们分解一下弹奏这三个音符所需要的相关动作。第一个动作:2指在一落键就需要坚实有力并富有弹性的触键;第二个动作:大拇落键指作为2指下一个动作的衔接,需要动作敏捷、坚实、有力、富有弹性。这直接决定了接下来2指弹奏F的质量。第三个动作:2指在落键的一瞬间敏捷的越过大拇指并准确的落在F音上,并在大拇指良好的支撑下落键。说到此,似乎显得有些繁琐,其实不然,做一个简单的比喻:这一系列过程就像我们走路的过程。我们需要拥有两条健康的下肢,才能够平稳的走路,如果有一只是跛的,另外一只无论如何健壮都不可能平稳的走路。而我们的手指在钢琴上的运动却并不像我们走路一样简单。它就像天生的跛子一样,使我们在弹奏中常常力不从心。在慢速当中仔细研究并体会每个手指落键所需要的肌肉必要的运动,并将这一感觉反馈到你的头脑中,进而指导每一次的落键。这种方法将扩展到每两个音、每一组音节、每一个乐句的进行、每个乐段的完成,直至整个作品在急速中体面的演奏。

2、琶音与大跳进:大量的跳进音程需要我们眼疾手快,在动作完成的方向上具有绝对的准确性。在训练过程中,充分调动我们的肌肉、运动机能,在运动中做不间断调整。同时用大脑来指令我们的动作训练,对每一次的动作完成情况做分析、调整。在大脑中筛选并保存住我们认为最好的那种运动状态,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以达到我们想要的音色与速度。

通过分析,我们很快发现15小节是建立在在G大调上的主三和跳进的琶音音型,之后形成下行的二度模进。16小节建立在F和声大调,同样是主三和弦跳进的琶音音型。从而15、16小节形成了非常

例如15—18小节。谱例: (此处为第15小节)严谨的下行二度模进音型。17、18小节为上行半音阶模进加下行音阶音型。这样我们就快速清晰的将这一技术片段记在头脑里,从而指导我们手指在键盘上准确快速的把位。

再例如29—32小节。谱例: (此处为第29小节)

这一连串看似错综复杂的16分音其实符分别建立在#g小调--#d小调--#f小调--#c小调上,并且很有规律的模进进行。其技术困难在于:(1)每小节第1和第2个音符的大跳进;(2)快速弹奏16分音符中大拇指在黑键上的跑动;(3)每小节最后一个音与下一小节第一个音符快速的大跳进衔接。

对左手的技巧攻克与驾驭,总结出以下几种练习方法可供学习者借鉴:

(1)找出规律,在最短的时间里将音符中速背奏下来(2)记住弹奏音符时,肌肉所需要做的调整,严格把握手指距离的精确度(在大跳进中尤为明显)(3)断奏练习:每弹奏一个音充份的挥动手指,落键扎实,离键动作要快,感受掌关节的运动与手指第1、2关节的支撑。(4)连奏练习:手指底触键,指腹接触键盘多一些,将每一个音符用臂力送到指腹,体会手臂重量的转移,力量要从一个手转移到下一个手指。(5)变换节奏练习为提升速度做准备。

3、和弦:右手的旋律部分全是由和弦构成的,加上力度为f,如果用力方法不正确会使演奏相当吃力。以下的练习要点可以供大家探讨与借鉴:(1)弹奏任何一个和弦,先要确保其运用到的手指牢牢站住,虽然我们会不时可以突出小指高声部,但并不意味着下方其他手指可以松懈的弹奏。对于基本功不是很扎实的学生,将和弦分解成单音,找到每个手指单独触键的稳定感,是解决弹奏和弦问题的很好的办法。(2)手掌形成稳固的支架,从而对手掌、手腕、手臂的重量起到很好的支撑。(3)在和弦进行中保持贴键,同时找到支撑点与放松点,减少不必要的手腕的紧张与跳动。

三、技巧与音乐的结合

技巧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是钢琴演奏者永无止境所追求的。缺乏音乐灵魂的演奏,即使技术超群,却失去了音乐最根本的功能——艺术感染力。当然,也只有当技巧相当娴熟时,才能谈得上音乐表现这个问题。

1、达到手指机能“自动化”。这是我们能够轻松完成演奏的硬件基础。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可以通过不踩延音踏板的方式,以演奏的速度来弹奏,这样可以很好的检验我们的技巧是否得心应手。当然这只是检验的方法,而不是最终演奏的效果。

2、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正确理解其音乐语言。画家是通过颜色来塑造艺术,而音乐需要音响来呈现艺术,在这点上说音乐表现艺术的形式更为抽象。所以我们要借助想象力,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画面。这时,我们的手指就像画笔,线条时而粗犷、时而细腻,色彩也不时转换。例如:作品1—9小节

右手第一个和弦就像一声轰鸣的炮火,带我们瞬间穿越到波兰民族危亡时刻。面对战争的残酷,全波兰人民对此感到极度的紧张与慌乱。此时,肖邦对自己的祖国及人民所遭遇不幸的痛心之情与爱国主义的反抗情绪相交加。

第10—18小节,主题的完整呈现。

我们可以理解为:左手连绵不断的急速跑动,营造的是一种氛围与色彩——无望的战争、弥漫的硝烟;右手和弦构成的旋律可以理解为作曲家内心的呐喊、悲愤与哭泣。

3、客观的聆听自己的弹奏。我们的音乐艺术不仅需要用一双训练有素的双手来表现,同时具有正确鉴赏艺术的听觉同等重要,要始终以自我批评的方式聆听自己的演奏,是整个音乐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一方面要避免由于左手手指技术训练而造成的机械性的弹奏方式,那样在演奏中就失去音乐本该有的连续的起伏的线条与音响,我们要听到音乐线条的跌宕起伏,同时要注意到踏板的配合;另一方面:右手的和弦要避免过分强硬的敲击,虽然我们表现的是内心的呐喊与悲愤,但我们的任务是将这样的情绪塑造成为音乐艺术,而不是表现过度的情绪,我们要尽可能弹奏连接的和弦,表现长的音乐线条,在音量上尽可能客服钢琴逐渐变小的弱点。这需要我们在练习与演奏中始终正确的客观的聆听,如果我们自己的耳朵不能够分辨由不同触键所产生的不同音响,那么就根本不可能弹奏出完美的音色。

肖邦的创作,使练习曲这一体裁富有更多的音乐表现性与丰富的情感。这使得我们在完成复杂的技术的同时,时刻想着要为音乐服务。当然,钢琴演奏是一个大系统,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就能够完全呈现其内在的奥秘,他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获得其精髓。在此,我将个人在学习中与演奏中的问题、经验进行总结,也许并不全面,但希望能给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与启示。

猜你喜欢

音型练习曲和弦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手风琴演奏中练习曲的意义分析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即兴伴奏的音型发展方式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
论刘聪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音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