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你三天课堂
2018-03-15
★一个人的聪明和天分当然存在,但聪明和天分需要温度、湿度和土壤。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这个人的天赋才能像种子一样慢慢发芽,长成一棵幼苗,到参天大树。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朱晓佳袁蕾
作家刘震云来参加《同一堂课》,是担心中国教育,尤其担心小学生,“老师在讲,他们背着手听”。
王珮瑜讲课文《空城计》,用京剧里的“湖广音、中州韵”把孩子们镇住了。濮存昕去了国家级贫困县,要给从没看过戏的孩子带去戏剧教育。三天排练下来,孩子们终于记住了拗口的台词,表演的种子也发了芽。
张大春则回到家乡济南,讲“有些字年纪比较大,有些字很年轻”,以及“李白眼神不太好”,引导二年级学生写出了人生第一首古体诗;同样讲李白,孟非去台湾排湾族小学,通过诗歌讲述李白的旅行路线图。
徐帆念念不忘《背影》,她从不好意思对父母说“我爱你”,却每天都对女儿说这句话;杨祐宁讲《曹冲称象》,用现场浮力试验发现了三国神童的漏洞……“代课老师”们再次验证,语文课从来不应该是枯燥的背书、抄写。
《同一堂课》的宗旨,是把不同的教育方式带到课堂。“没有人会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濮存昕、刘震云在讲,于丹也在讲。人生是一场中长跑,是持续一生的马拉松;人生要学的所有东西,其实都在小学课本里教过了。
假如给你三天课堂,你会和孩子们交流些什么?11位“代课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此为上篇。
濮存昕:咱就是为了这份得意去的
❋学校:云南坝美小学三年级❋课文:罗贯中,《三国演义》节选《草船借箭》
我要给云南坝美三年级的孩子们排一场《草船借箭》,这是他们第一次。就像吃饭肯定会有营养一样,排戏肯定也会有收获。这个村子就是桃花源,得坐船进溶洞,穿过溶洞以后上岸,再坐马车,才能到坝美。
我第一次登台表演,年纪和他们差不多。小学四年级,正好赶到年底,老师让我扮圣诞老人。我穿上老师的红呢子大衣,用棉花粘成眉毛胡子,用纸糊个红帽子,就扮上了,“振振有词”地,给同学们发橡皮、发铅笔、发小本。又被邀到别的班表演。
排戏肯定要有个开场,几十个参加演出的孩子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念“滚滚长江东逝水”。课桌一摆,十几个孩子围着扔箭,这边孩子拿起草棍,上面全都扎满了箭。台词就用课本上的内容,大概演下来十五分钟。
人能够通过戏剧开发起一种生命状态。小孩们背上台词,他演曹操,同学都会瞪着眼睛看他:平常和自己打架、和自己玩耍的小同学,他怎么就这样了?在这个过程中,他要进入表演的规则,应该有个意识:我就是这个角色,不是平常玩耍的自己。他必须以己度人,以人度己。
周瑜愤愤不平:“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含而不露,智慧不露在外面,胸有成竹,城府很深。孩子们要去体会。通过排戏,孩子们感了兴趣,说不定会去买、去借《三国演义》。因此去看书,这不是挺好的事?
集体合作完成这个戏的演绎,还要合作、要配合。我说完了该你说,你说完了他才说。你演主角,他演配角,都得一起合作才能完成。它实际也有德育,戏剧悟道,艺术修身。
戏剧里这么多故事,这么多人物的命运,可以打开他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一个有情趣的人,应该有些文学和艺术的爱好。等七老八十的时候回想起,我曾经在坝美村演过戏,有照片为证,自己很得意。咱就是为了这个得意去的。
麦家:童年是一块海绵,见什么吸什么
❋学校:浙江富阳大源镇中心小学民乐校区五年级❋课文: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次我要回到母校讲课,我和这个村庄的感情是天然的。我经历的,我相信现在的孩子也照样经历过,因为童年总是大同小异的。很多事情会重合,只是他们现在吃得更好,穿得更好。
我重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觉得那就是我的童年生活。鲁迅先生写植物也好,昆虫也好,蟋蟀、覆盆子、鬼故事,全是我经历过的。绍兴和我的家乡富阳一山之隔。我生长的整个乡村就是我的百草园。
▶下转第22版
◀上接第21版
我想告诉孩子们,一个人其实有两个故乡:一个是你生活的故乡,这片土地就是你的故乡,童年也是一个人的故乡。你成人后所有的情感,其实都走不出童年。故乡,既是地理的故乡又是内心的故乡。这就是我想真正告诉他们的:你眼前生活的这片土地、这个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那这种重要并不沉重。像昆德拉的小说说的那样,轻是可以承担重量的。
童趣实际上是最重要的。保留童趣,甚至保留那种野生状态很重要。童年、故乡对人生何等重要。童年和家乡这两个故乡,你如果处理得好,就是你的一对翅膀,会带你飞得更高。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永远待在村庄,这是我坚信不疑的。你怎么样出发呢?出发以后,怎样走得更远呢?那就要处理好这两个故乡。把它们像宝贝一样呵护好,你的翅膀才能展出来。
我并没有说童年必须快乐。快乐和不快乐,有时候作为一个孩子,你是掌握不了的。我不是让他去掌握自己的童年,而是让他重视自己的童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童年吃苦的孩子其实是更容易成熟的,但我相信,没有哪个孩子愿意用不幸福来换取成熟。
辛酸的童年是艺术家、作家最好的经历。我的童年其实是非常辛酸的。我经常跟人家说,我宁愿要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意有所谓的写作才华,这完全得不偿失。如果你童年不快乐,内心过早地被扭曲,以一种痛苦的方式打开,在这个伤口上长出一朵花,这花让你功成名就,让你赢得掌声,那我宁愿当一棵小草,也不愿意当一朵伤口上很鲜丽的花。
如果真的有“如果”,我肯定在童年的时候读更多的书。我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童年和少年的时候读个上千本书。人在懵懵懂懂的时候读一些书,效果特别好,书对你来说是一个神秘的世界。
童年真的是一块海绵,你见什么就吸什么。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书读得越多,内心会打得越开。他的内心会彻底变亮,这种亮、这种火焰是会一辈子陪伴你的。那你活得多透明啊!
张大春:我的班规是“特立合群”
母亲九十多岁过世,我没听她讲过普通话,她带着一口济南话去的台湾。有次我弹吉他,我说“吉他”,她说“pipa”,那还是山东话,而且是“琵琶”。
我还没准备好做爷爷,但看起来,我跟二年级的孩子应该是两代的差异了。所以我恐怕更想要透过回到故乡济南这样一个旅程,真实地面对自己年纪比较大了这件事情。父亲离家的时候只有三十多岁,现在我回到济南,父亲已经不在了,我都60岁了。时空这种差异,让我有很多期待。
我的两个孩子,现在一个念大学,一个念高中。他们还念幼稚园的时候,我就想尽办法在平时谈话中教他们认知。但是真叫我易子而教,脑子里首先回想起的,是我的孩子嫌我啰嗦。这很麻烦,也很难。他们念小学的时候,我去过班上,做非常短的类似演讲的示范。我也教过他们一个班的孩子写毛笔字。
过去人家说,大学以后才能接受文字学教育,我认为是不对的。在我这个课堂上,我想透过拿笔画大字的方式,画出甲骨文、小篆来、画出钟鼎文也就是金文来。那不仅仅意味着他们掌握了字的结构,还能有一些美学上的考究。
我不教一般的楷书,我就教甲骨文。先教羊跟牛,这是第一天的。第二天再教特字右边那个“寺”。寺,是一种特殊的牺牲,牺牲就是供品。“寺”后来才变成宗教的寺庙,原先就是举行礼仪、行礼节的地方。牛再加上寺,就是“特”,“特”是一种专门放在礼仪之中,特别挑选出来、宰杀了以后的小公牛。
从这个“特”字,我想送他们一个班规,就是“特立合群”。八岁左右,也是建立“群性”的开始。
人一方面要有独特的个性,一方面要能与他人融通交流。这两件事可能是矛盾的,你从众就没有个性,是一定的。但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有时候需要特立,有时候需要合群,要看是哪些事情。这两件事,也是我要放入语文课中的一个教学实验。
❋学校:济南制锦市街小学二年级❋课文:李白《夜宿山寺》等
❋学校:福建初溪小学五年级❋课文:鲁迅《社戏》等
刘震云:像加缪的老师教他的那样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知道上学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一个人的聪明和天分当然存在,但聪明和天分需要温度、湿度和土壤。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这个人的天赋才能像种子一样慢慢发芽,长成一棵幼苗,到参天大树。这个过程相当艰难,但它有个基础:你的知识储备量到底多大。上学对此当然非常重要。
我担心,中国的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总是老师在讲,他们背着手听。
讲和听之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老师知识确实掌握得比较宽泛,教学方式也很好,能够给孩子们讲清楚,课文里面的东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还能提出很多学生不知道的方法论;但如果这个老师水平不是特别高,把学生教歪了,但他还一直讲,学生一直听,这会产生一些问题。
更大的,我觉得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如果一个屋子里总是一个人在讲,其他人都在听,不能发表不同的意见,将来等他们长大之后,自然而然会形成这样一种生活气氛。这可能就特别麻烦。
我讲,学生也可以讲,课堂是一个讨论的地方,是一个发表不同意见的地方,而不只允许一件事情产生一种观点,一种思维。如果一个班的学生能够不断给老师提意见,包括纠正你的谬误,那这些学生成长起来,就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人是从不同的意见里产生主见的;而不是从相同的意见里,从别人强加给他的观点里产生主见。独立自主的主见,对学生非常非常重要。
全世界各民族的孩子天性都差不多,对于发现、表达自己的观点,都是有信心的,而且也都想用这个观点来影响别人。
一个社会,包括教育制度,老师讲课的方式,都决定着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的人。16个孩子如果都背着手,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那这16个人就变成了一个人。他可能会成为好学生,可能考上大学,但他未必会创造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要有创见,首先对知识,对别人的见解,都要有自己不同的认识。
我跟他们讲鲁迅先生的《社戏》,“社戏”他们没有接触过。这里有特别重要的一点:你在这村里有吃的、玩的、看的,但是那里的吃的、玩的、看的,和你这个村不一样,很陌生。就等于世界上存在两本书,一本书是我们的课本,还有一本书是我们的生活。课本这本书从生活中来,生活这本书在课本里。
我也给他们讲加缪的《第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加缪就写他的老师贝尔纳。加缪不能考中学的时候,贝尔纳去做他外祖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有时候是一个思维方法,思维方法就是孩子上考场前,跟他们说,题目一定要多看一看再做,时间是够的。
这是一个特别重大的哲学问题。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把这个事情的类型、性质弄得特别清楚,你才能事半功倍。百分之八九十不能把事情一次性做好,原因就是做事情之前没有任何准备。未雨绸缪都甭说,下雨了,下到身上,他也不知道带伞。
我们有一句话,当然特别扯淡: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人没有起跑线,如果有的话,也是贝尔纳先生说的这条线:把事情多准备准备。
当你是个孩子的时候,你告诉他一个想法,就像贝尔纳先生告诉加缪的那些想法一样,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们老问我,世界上存在不存在一句顶一万句的话?我说
肯定存在,一句有见识的话就是。
孟非:见识可能比知识更重要
❋学校:台湾泰武小学六年级❋课文:李白《峨眉山月歌》《登金陵凤凰台》等
我没有正经八百地以老师面目出现在课堂过。大学我经常去,但那叫讲座,是和成年人交流。
我之前做过一个节目,叫《了不起的孩子》。节目中最小的孩子18个月,基本上就是像小动物一样看着你。我问20个问题,他一个字也不答我。最大的十二三岁,比较集中的,是3到8岁。所以在跟孩子的沟通上,我既有一些心理上、业务上的准备,又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实事求是地说,我不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不是那种我们经常在电视节目里看到的少儿节目主持人,可以蹲下去,模仿孩子说话的方式,去接近他们。我所有的语气跟成年人是一样的。我最多会弯下腰去,跟他握手:来,握个手。小孩子是不习惯握手的。或者我往他旁边一坐,跟他聊。有时候坐对面,我说,来,我告诉你一个社交礼仪,跟人说话要看着对方。小孩会被吓着。
我对台湾五六年级的孩子是什么状态——他们的阅读量、诗歌基础怎样,跟大陆来的老师会有怎样的沟通障碍,都不是特别有把握。所以我想,讲点李白的诗,选几首不那么深奥的,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李白一辈子都在行走,从他出生的碎叶城——现在中亚那边——到四川,在湖北结婚,云游山东,发配夜郎,也在金陵待过,最后死在安徽。他爱玩,“朋友圈”人多。
我跟李白的轨迹有些契合。我生在重庆,唐代叫渝州,就是《峨眉山月歌》这首诗里的“下渝州”;他要施展政治抱负,在长安待了好些年,我父亲在西安工作了18年,我小时候在西安住;我十来岁随父母去了南京,一直定居到现在,所以就选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可以找另外一种表述,就是见识可能跟知识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李白为什么这么厉害?他除了诗好,去的地方也多,“朋友圈”人也多。他的诗里边有多少是跟朋友有关的,什么《赠汪伦》、“海客谈瀛洲”,什么贺知章。见更多人,走更多路,这是一个人能够很快成熟起来的一种方式,永远走不出一个村、一座山、一个城市,你很难想象他能有多大格局。
我不打算给这些孩子立规矩。我觉得跟孩子立规矩,下场就是自寻其辱。做过父母的人都知道,你这一辈子发过的邪火,回想起来都是自取其辱。你发火说,我一辈子不想再管你了,过24小时还得管。
我特别希望多跟孩子沟通。你只有不停问他,才能把他带入进来,跟你一块儿讨论。所以我想,能不能我们多花一点时间,听孩子说。我们的小学课堂里经常是这样:好,提一个问题,昨天叫你们预习,谁会,举手。回答问题只有正确和错误,压力多大呀。如果把问题变成“你对这个事的想法是什么”,可能好一些。
我女儿今年20岁了,我看着她长大。中国家长应该明白一个事情,不要把所有你认为正确的、好的东西给她。首先要明白,她要什么。中国式教育,最要命的就是“我对你好”,“我是你爸妈,我还能害你吗”,“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你听我的经验会错吗”。
四十多岁的人生经验当然比孩子丰富得多,而且相对正确得多。那又怎样呢?年轻有年轻的优势和缺陷,人生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有些错误就是年轻人会犯的,比如冲动、热情、好奇。我们不能让年轻人在十几岁的时候,把四十多岁、五十岁该领悟的人生道理、经验全都明白了,那生活会失去很多色彩。
蒋方舟:“天才梦”不是“白日梦”
❋学校:香港港大同学会小学五年级❋课文:张爱玲《我的天才梦》
2017年美国最火的书之一是《乡下人的悲歌》,我还看了另外一本叫《我们的孩子》。后一本是哈佛大学教师罗伯特·帕特南写的,作者同时也是奥巴马政府的智囊。他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美国教育,讲阶层固化的问题。
我们想“寒门难出贵子”,首先想到的是学校教育原因。这两本书给出了一个共同结论:家庭的影响,邻里的影响,远远大过学校教育的影响。它们讲到为什么穷人社区会固化——因为所有人都是失败者,这里弥漫着一种失败者氛围。孩子们在生活环境中,从没见到一个好的成年人榜样。
《乡下人的悲歌》的作者能够成功,是因为家人把他隔离到一个相对小的环境,从小告诉他说“你可以”。他去了海军陆战队,发现军队教给他最重要的也是“你可以”。这和我的经历很像。我妈从小就告诉我:“你是个天才,你是与众不同的。”
这次我要面对的小孩子都是11岁。我11岁已经出了书,写的都是儿童时的事。每天我妈给我规定写满多少页B5纸,给她看,她也不会评价好和不好,就像一个额外的作业。他们玩捉迷藏,我就躲在一个地方写。小时候,我在家什么书都能看,唯一不能看小学生范文。同学借了我一本,我妈撕了,坚决不让我看。
我十二三岁的时候看了《我的天才梦》,触动特别大。张爱玲意识到了她身上的特殊性,发现她并不是一个失败的人。她在人情世故上的笨拙,不再是劣势;让她觉得羞愧的部分,也成为她优越的部分。我觉得我能找到这么一个人,她想的跟我想的是一样的,这就不是白日梦,不是痴心妄想。
以往我们谈论天才,其实是在谈论个人品质和智力异于别人,好像他们身上有一些特殊构造。但《我的天才梦》其实讲的并非天生异于常人,而是她的自我觉知,或者说她把身上特长的地方,变成了一种天赋。
大部分孩子,包括我自己,自我认知的过程都不是从内而外的,而是从外而内的。你接受某一类信息,然后不断地拼接自己。我小时候看《红楼梦》,就觉得我是林黛玉,每天在家写毛笔字,就想宝玉你的心为什么那么狠。最可笑的,披一个白衣服,就觉得自己是白娘子。然后看张爱玲和三毛,通过这个大坐标找到自己,后来越来越细小——这个作家我喜欢,那个我不喜欢——慢慢建立起一个越来越清楚的坐标。
张爱玲写《我的天才梦》,延续到晚期的《小团圆》,特别可贵的是会把她最尴尬的事情写出来。朱天文、朱天心写张爱玲看修路灯的工人,一看一两个小时,别人都觉得好奇怪。她非常诚实地保持着自己天性的一面,以及性格中不合时宜的部分。
我觉得在人口密度少、地广人稀的地方,人的天性能更好地保存下来,但在人口密度大、压力大的地方,人挺容易被抹平。张爱玲在香港竟然还是保持了天真。
很多学校教育,还是教育所有人看世界是一种相同方式,妈妈都是勤劳的,爸爸都是忙碌的,爸爸连老了的方式都一样,爷爷都是慈祥、和蔼的,同学都是友善的。久而久之,你自己也失去了看这个世界的真实角度。包括那些网络流行语,不也是一样吗?它通过另一种方式,让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越来越趋向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