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路径研究

2018-03-15孙悦沈洁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高校

孙悦+沈洁

【摘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有着重大的意义。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仅面向部分学生、局限于学生活动层面、缺乏完善的教育课程体系等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创新创业保障机制、构建多维度教学实践培养链、加强“内外结合”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高校 创新创业素质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77-01

为推动我国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实现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当前我国正在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努力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对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大影响。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要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是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是促进创新创业活动的内在动力,更是发扬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前提。其次,要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品质,只有拥有独立思考选择、自主判断、敢于承担后果等心理品质,才能面对创业的严峻考验。最后,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力是创新创业能否顺利实现核心因素,是整个创新创业过程的重要支撑,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效率。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仅面向部分学生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涉及范围及力度较小,有较为严重的“精英化”的倾向,部分学校设置的创新创业训练中心等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只为精英团队服务,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提升创新创业素质的渠道,也影响了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与决心,致使学生实际行动的匮乏。

(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局限于学生活动层面

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过程中,许多高校通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以及科技类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创业素质,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较少,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也没有相结合。学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完全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并形成以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或教学管理部门、学校科技园共同协调的组织管理模式。

(三)缺乏完善的教育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课程体系并不完善,不同学科之间的创业课程缺乏渗透,一是缺乏统一教材,无法适应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课程并未体现梯度式设计,尚不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高低年级学生创业的知识需要。

三、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提升路径

(一)构建“三位一体”保障机制

其一,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有资金”。资金保障是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最基本的前提,高校要大力争取政府经费投入和社会基金资助,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制定相关的保障制度,专款用于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帮助学生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

其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有指导”。高校可以组建“就业创业教研室”,同时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政策,吸引更多相关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兼职或挂职任教,或选派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或挂职,实现校内外师资力量的良性互动,并进一步完善指导教师激励及考核机制。

其三,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有平台”。一方面,为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工作提供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依托“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系统”等信息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知识、信息收集与发布,为学生提供迅捷地指导与服务。

(二)构建多维度教学实践培养链

其一,有机结合教学、训练、竞赛三个环节。从专业学科创新创业和综合创新创业两个维度出发,充分利用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第三课堂熏陶的作用,分类别,分层次,由面到点,循序渐进地开展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一是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专业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专业领域前沿问题的创新性研讨等途径,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思维在专业领域的作用,最终达到培养“专业型”创新创业人才的目的。二是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举办各类学术以及创新创业讲座,举办科技节、科普节等活动,引导广大同学树立创新创业意识。三是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活动,通过实际科研活动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四是积极开展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进一步激发、磨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五是通过学生自治组织,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其二,引导项目与社会实践、毕设相结合,引入双师型指导团队。引导学生积极申报和参与创新项目,并以创新训练为主线,将毕业论文(设计)与创新训练项目有机整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引入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联合校内指导教师,共建“双师型”指导团队。

(三)加强“内外结合”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发挥教育的开放性和创新性,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多元化的培养途径协同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因素。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内专家教授、专业指导教师以及校外高级技术人员的指导作用,并有效利用并充分整合校内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资源,建立跨学科组织,在致力于优势学科强强联合以及不同学科互补的基础上,使各学科在思想和方法上相互融合,实现学生实用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学习;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研究与教学资源,与外部相关研究机构、企业、地方政府等共建研究基地。

参考文献:

[1]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作者简介:

孫悦(1988-),女,江苏南通人,河海大学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高校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