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大学对外交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8-03-15罗安娜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罗安娜

【摘要】武汉大学的国际化办学有基础、有传统、有特色、有亮点,为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时代潮流,武汉大学在放眼世界,学习国际上先进办学理念的同时,更要立足于本土特色,明确定位,通过国际化实现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对外交流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31-01

一、现状分析

武汉大学创办于1893年,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根据“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总要求,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学校紧紧围绕“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的办学目标,秉持“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精神,按照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着力强化内涵式发展,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在国际化办学上,武汉大学是我国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高校之一。近年来,武汉大学明确高层次定位,聚焦“国际”、“创新”、“合作”,着眼长远,注重内涵,突出特色,传承弘扬百余年积淀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使国际化办学成为展示自我、面向世界的窗口,先后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415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发掘了教学与科研合作机会,拓展了学生国际化培养渠道,搭建了人才交流发展平台。

学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涵盖教师交流、学生培养、科研合作和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是我校国际交流合作的主体,主要的形式包括中外合作办学(与邓迪大学的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和短期学生交流项目,是实现培养精通相关外语、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2016年,国际交流部联合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启动了“国际学术合作培育项目”,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项目旨在通过加强科研人员的对外交流与联系,整合国际科研合作的有利资源,提升科研人员的交流能力,培育国际科研合作的项目平台,营造鼓励开展国际交流的积极氛围。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在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流合作的层次需要提高。首先,交流合作高校的整体层次不高,在300余所国外合作机构中,在QS或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排名中前100名的高校为37所,100-200名的高校为30所,分别占我校国外合作机构总数量的11%和8.9%,比重低。其次,交流合作形式比较单一,限于教师个体间的交往、学生联合培养和学生交流等基础性的交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科研合作平台等合作的发展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交流合作的效果需要提升。首先,交流合作呈现出“交流多、合作少”的特点。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的合作方案,落地困难。其次,“重建立,轻实施”。合作项目的管理和实施不到位,导致交流合作的最终效果不理想。

3.院系的交流水平不均衡。囿于院系的学科特点、交流意愿和能力等因素,导致院系间的交流水平不均衡,国际合作的規划、思路和效果差距较大。

二、工作对策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对国际化战略目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国际化发展,提高国际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服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在今后学校的对外交流工作中,应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秉承“导向性”与“发展性”原则相结合。通过学校(整体)愿景和个体(学院、学科、学者)目标的确立,使全体学校成员熟知学校的国际化战略,同时,学校还应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重点国际化区域和特色国际化领域,如学校与法国及法语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时间长、项目多、层次高,这一特点应该在学校的国际化战略中得以体现。

2.以从上至下加从下至上两种形式推动校级国际化战略与院系级国际化规划的有效衔接,充分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国际化办学中结合学校、学院、学科、学者和学生的特点打造自身的特色,强化自身实力,从而广泛吸收全球学生和人才。

3.追求卓越与多元发展,以国际化视野选择具备发展潜力的特定领域和特定高校,建立直接而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培育人才与科学研究的探索与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学院、学科、学者和学生的知识创新与国际竞争力。

4.加强国际合作模式创新,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积极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与融合,推动重大和标志性成果的产出。

5.加强基础学科的国际科研合作、布局交叉学科的国际交流、综合建设跨国跨校跨界的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实施学制灵活、课程设置丰富的学位项目和交换项目。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