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派教育的思想精髓与时代价值

2018-03-14江伟明

江苏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传承

【摘 要】根植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江苏沃土,上溯宋明清,下续近现代,卓有建树的教育大家、教学名师如群星璀璨,他们的教育理念、教学主张形成了苏派教学系列理论与风格。面对“互联网+”时代,如何继承弘扬,需要对苏派教学系列理论进行批判性传承,准确把握苏派教育的思想精髓,提炼苏派教育的时代价值,以民族振兴为使命担当,以仁爱之心立操守根基,以改革创新作不竭动力,以工匠精神行求真精艺,努力开创“互联网+”时代苏派教育思想引领下的江苏教育发展新纪元。

【关键词】苏派教育;传承;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0-0068-03

【作者简介】江伟明,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江苏海门,226100)办公室副主任,一级教师。

自古以来,江苏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文化繁荣,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历史发展到当今“互联网+”时代,我们只有在继承中准确把握苏派教育的思想精髓,才能不辱现代教育人共振时代脉动、推动社会发展的教育责任。

一、振兴民族、报效家国的担当使命——苏派教育思想的灵魂

苏派教育思想,源自于一个个时代的发展潮流,凝练着一代代江苏教育人对时代潮流和社会变革的担当使命。

我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基于20世纪上半叶民国时期现实社会提出生活教育理论。那时中国的农民文盲居多,面对贫穷落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他怀揣对中国教育改革的理想,参与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他深入农村生活,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思想。由此,我们看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折射出的是他“教育改造中国、教育普及平民”的拳拳爱国、爱民之心。

又如,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提出,“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做点事的人而设计”,其精髓是“以育人为本,以兴国为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顺进化之理,应未来之需”。面对百废待兴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现实,他勇于探索和回答基础教育改革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由此,我们看到,叶圣陶教育思想折射出的是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有用建设人才的社会担当责任。

历史造就英雄,英雄创造历史。一个个教育大家,或生于江苏,或长于江苏,或实践于江苏,他的教学主张汇聚凝练成了苏派教育思想。其产生与发展,都是植根于中国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实践,与国家的危亡、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正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振兴民族、报效家国的担当使命,才促使他们自觉肩负起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历史责任。这家国情怀,便是苏派教育思想形成的灵魂所在。

二、以生为本、智情并育的仁爱情怀——苏派教育思想的根基

苏派教育思想,起源于一个个教育家、教学家对儿童的博爱之心,发展于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对儿童的人性关怀,汇聚着一个个江苏教育名家的仁爱情怀。

斯霞老师提出“童心母爱”的教育主张。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不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有母爱。要与孩子打成一片,必须有童心;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主张丰富学生的想象和理解能力培养,提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两年内就教学生认识2000多个汉字,完成100余篇课文的学习。由此,我们看到,霞斯老师的“童心母爱”教育主张,包含着温暖童心的爱。

当然,在苏派教学的星空里,还有很多名师。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体现出“真、美、情、思”四大特点;王兰老师提出师生情感交融的和谐教育;于永正老师主张简简单单教语文,形成“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孙双金老师提出情智教育,强调智情并重,情智互动,协调发展,等等。这些教学名家的教改实践,无不体现着以生为本、智情并重的大爱思想。

纵观苏派教育教学名家,他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所形成的教学主张,都强调在爱的滋润下,促进儿童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发展,都集中反映出他们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倾心、倾情、倾智、倾力。这博大的仁爱情怀,便是苏派教育思想生长的根基。

三、勇于变革、敢于破解的创新品质——苏派教育思想的源泉

苏派教育思想,起源于教育教学名家对一个个教育现象、教学现实问题的发现和关注,发展于他们对教育教学现实问题的破解和教改新路径、新方式、新方法的创新,凝结着一个个江苏教育名家勇于变革、敢于破解的创新品质。

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来源于问题破解。这是基于她对当时教学现实问题的反思,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学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1985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而当时的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注入式+谈话式+单项训练”的灌输式教学现状,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呆板、烦琐、片面、低效”的教学弊端,压抑了儿童的发展,成了教育实现“三个面向”的重要障碍。于是,她借鉴外语教学的情景运用和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意境说”等,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开始了情境教学实验。

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生成于实践探索。最初阶段,她进行了小学1~5年级全过程的情境教学实验探索,初步形成了的情境教学主张。随后,又从语文学科向外拓展,从情境教学向情境教育推进。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来源于孜孜不倦的实践探索,又服务于生动丰富的改革实践。它不但有完整科学深刻的理论体系,还有可操作的实践系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教坛备受重视和广泛推行的教育思想。

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发展于持续创新。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的创立经历了“三级飞跃”和“双重转化”的过程,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及其操作体系。她带领其团队从实践探索中形成理论,又从理论完善中指导实践,直到今天,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还在不断拓展。可以说,情境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理论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也为广大教师努力成为科研型、学者型教师提供了成功范例。

当然,在苏派教学名家的大家庭中,还有邱学华提出的尝试教学法;李庾南创建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薛法根创造的组块教学法,等等。提质升效、影响广泛的苏派教学主张,为破解教学改革中的疑难杂症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这夺目耀眼的创新品质,便是苏派教育思想发展的源泉。

四、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苏派教育思想的立柱

苏派教育思想,根植于一个个苏派教育名家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打磨于他们对教育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锤炼出江苏教育教学名家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是体现在“实”。教育是一门科学,务必实事求是。纵观苏派教学大家族,以“实”为核,讲求实践、实际、实证、实行、实用。邱学华从“学习论”的新角度研究“尝试学习”,提出“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能在尝试中成功”,其影响极其广泛。李庾南创建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提出“教学本质上是学生的学习,教程要服从学程,教学要从学程出发,教师要研究学程,导进学程”。如是等等,苏派教学名家所创立的多种教学法,其实已经超越了教学方法范畴,蕴含并逐渐生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工匠精神二是体现在“精”。教育又是一门艺术,需要精益求精。这里的“精”,指的是精细、精确、精工、精当、精巧,等等。精致,其实也是苏派教学的又一大特点。无论是导学环节设计,还是课堂导学活动,从情境、导语、问题、板书,到教材处理、媒体辅助、心理激发、教学评价,处处呈现着艺术处理的精巧。李吉林的情境教育,主张“用艺术的直观结合语言描绘创设优化的情境,激起兒童积极的学习情绪,从而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谓精彩绝伦。华应龙的融错教学,“把课堂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演绎为教学的艺术生成,为开展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其实,学习也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他的融错教学,不仅营造了在宽松和谐中找错、纠错的心理氛围,而且培养了学生们精益求精的习惯。

当然,苏派教学名家还有很多很多:张兴华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主张;王爱华提出“三味语文”主张;吴建英提出“情意课堂”主张,等等。一大批江苏教学名家名师涌现,既彰显厚实之义,又呈现精致之要,精致让理念更完美,厚实让教学更科学,在他们身上都有着苏派教育思想的艺术魅力和科学精神。这求真务实尚美的工匠精神,便是苏派教育思想坚实的支撑立柱。

回望过去,滚滚长江东逝水,江山代有人才出。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苏派教育大家、教学名师如群星璀璨,从苏派教学实践的丰富内涵中,凝练出的苏派教育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展望未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在当今互联网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时代,我们作为江苏教育人,不仅需要积极汲取苏派教学名家的教学主张,还需要在批判性继承中弘扬教育思想,准确把握苏派教育的思想精髓,以民族振兴为使命担当,以仁爱之心立操守根基,以改革创新作不竭动力,以工匠精神行求真精艺,努力丰盈“互联网+”时代苏派教育思想,创新“互联网+”时代苏派教学新范式,开创“互联网+”时代江苏教育发展新纪元,为弘扬和丰富苏派教育思想做出新探索、贡献新智慧、创造新价值。

(本文系苏派教育研究中心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传承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