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疗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
2018-03-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作为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状态,会导致病人肺功能减退,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等,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治疗和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手段是长期氧疗[1-2]。为了更好地了解现阶段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长期氧疗情况,本研究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处于稳定期且具有长期氧疗指征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58岁~89岁(68.13岁±12.23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3年~20年(12.4年±3.6年);每日吸氧时间<2 h者63例(占52.50%),2 h~15 h者39例(占32.50%),>15 h者18例(占15.00%);吸氧流量1 L/min~2 L/min者67例(占55.83%),吸氧流量不确定者53例(44.17%)。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两组病人同时给予氧疗目的、方法、方式和用氧时间、用氧安全等常规氧疗知识宣教及呼吸操锻炼指导。呼吸操锻炼方法包括腹式呼吸法和缩唇呼吸法,每日3次,每次持续10 min~15 min[3]。吸氧装置选择YYX-B5型一次性吸氧管(鼻塞)或HX.002型氧气面罩。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氧疗结合呼吸操锻炼,具体方法为:给予病人1 L/min~2 L/min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每日吸氧时间至少15 h,每日具体吸氧时间由病人自行安排。呼吸操锻炼时间也由病人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安排。
1.2.2 观察组
给予氧疗管理结合呼吸操锻炼,具体方法为:给予病人1 L/min~2 L/min低流量、低浓度吸氧,由护理人员指导并监督,保证每日吸氧时间至少15 h,时间安排在上午(08:30~11:30)以及睡眠时段(12:30~14:30,21:00~次日07:00)。上午氧疗期间(8:30~11:30)病人至少进行1次呼吸操锻炼[4]。
1.3 评价方法
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在氧疗期间每日吸氧流量、开氧和停氧时间以及吸氧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5]。对比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6 min步行试验情况。①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交叉感染、头昏怠倦、氧中毒等。②生活质量:包括病人的躯体功能、生活自理功能、社会功能、社交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的生活质量越好。③6 min步行试验[6]:分为3个等级,显效即病人6 min步行后,不气喘且距离较远;有效即病人6 min步行后,有轻微喘息;无效即病人无法独自完成6 min步行。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每日吸氧流量、每日吸氧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试验情况比较
观察组病人每日吸氧流量、每日吸氧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每日吸氧流量、每日吸氧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6 min步行试验情况比较
2.2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比较 %
3 讨论
3.1 对病人进行氧疗管理可以提高病人氧疗依从性
作为呼吸系统、呼吸内科中的常见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除了常规内科治疗外,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就是合理的长期氧疗。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病人及其家属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长期氧疗不甚了解,对氧疗的认知存在较大误区[8]。分析发现:氧疗干预前,120例病人中仅有15%的病人日平均吸氧时间达到15 h,普遍日吸氧时间少于2 h,且44.17%的病人吸氧流量不固定,其余55.83%的病人吸氧流量为1 L/min~2 L/min。氧疗后,吸氧流量为1 L/min~2 L/min、吸氧时间>15 h的病人比例大大增加,其中观察组病人吸氧流量、吸氧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对病人进行氧疗管理可以保证病人每日吸氧时间达到15 h的低浓度氧疗[9],提高病人氧疗依从性。
3.2 对病人进行氧疗管理可以提高病人氧疗效果
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分别为(86.17±10.50)%和(87.09±10.70)%;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3.27±4.10)%和(90.57±2.60)%,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干预后,两组病人血氧饱和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表明对病人进行氧疗,尤其是对病人吸氧时间和吸氧浓度进行科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氧疗效果,改善病人缺氧状况。
3.3 对病人进行氧疗管理可以提高病人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从两组病人不良反应情况来看,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比对照组21.67%的不良反应率降低16.34%;从生活质量评分来看,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为(81.03±4.59)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66.24分±4.65分);从6 min步行距离来看,观察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为(98.48±9.97)m,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为(72.12±9.23)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病人进行氧疗管理能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高病人健康水平。这可能与长期科学合理的氧疗可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增加组织供氧,降低肺动脉压和血液黏稠度,改善病人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有关[10]。
3.4 氧疗病人护理对策
3.4.1 健康宣教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而言,进行长期氧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增加组织供氧,改善病人的心肺功能,最终改善病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病人住院的时间和次数[11]。相关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只知晓长期氧疗能够改善缺氧症状,减轻病人胸闷气急等不适,而对氧疗的目的和意义均缺乏足够了解,因此,在氧疗时会出现很多不当操作和实施[12]。为了能够让病人充分认识到氧疗的意义和目的,积极配合长期氧疗,需要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将相关知识制成图片或小册子发放给病人,便于病人随身携带,同时向病人详细讲解,通过组织相关知识讲座可以提高病人对氧疗的重视[13]。在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当中,应详细指导病人正确使用供氧装置、告知相关注意事项等,只有让病人充分了解氧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逐步提高病人对氧疗的重视程度,并积极配合氧疗[14]。
3.4.2 心理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内科疾病,病程相对较长,发病频率较高,且病人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深受影响。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绝大多数会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和不良心理反应,很多病人会对疾病的治愈失去信心,无法长期坚持每日吸氧15 h,从而对氧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15]。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耐心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病人氧疗的重要性,向病人介绍氧疗成功的案例,对病人的询问、倾诉等耐心倾听、解答,通过心理护理的方式帮助病人重新树立信心,鼓励病人持之以恒、耐心坚持,终能达到预期目标[16]。
3.4.3 氧疗护理
目前临床上广泛认为病人在休息状态下存在动脉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55mmHg(1mmHg=0.133 kPa),动脉血氧饱和度≤88%是氧疗适应证。给氧方式普遍采用双鼻腔行前鼻孔吸氧,病人吸入的氧气温度应保持在37 ℃,湿度应保持在80%左右。吸氧浓度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白天清醒、静息状态下氧流量为1 L/min~2 L/min,夜间和活动后可以适当提高至2 L/min[17]。在氧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湿度以及呼吸方式等,从而对病人的氧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从每日吸氧时间来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每日吸氧保持15 h以上能够有效预防病人发生肺源性心脏病,显著改善病人的呼吸衰竭症状,从而达到氧疗效果。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鼓励甚至监督病人每日吸氧时间至少要达到12 h或者15 h以上[18]。护理人员在用氧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用氧操作的规章和程序,做好“防震、防火、防热和防油”的工作,在搬运氧气瓶和供氧装置的时候避免倾倒和撞击,防止发生氧气爆炸。要对氧气周围的相关物件进行严格检查,禁止出现烟火和易燃易爆物品,氧气离明火至少5 m以上距离,离暖气则保持至少1 m的距离。氧气瓶里氧气不能全部用尽,应保留5 kg/cm2以防止灰尘入瓶,发生意外。在病人吸氧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避免病人吸入的氧气浓度过高导致病人出现呼吸抑制和氧中毒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19]。
[1] 陶连珊,杜晓宇,周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长期氧疗的现状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8(5):125-126.
[2] 段颖杰,余丽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家庭长程氧疗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11C):3062-3065.
[3] 过艳芳.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25-26.
[4] 张丽,冯颖洁.护理随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2):3982-3985.
[5] 吴燕燕.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长期家庭氧疗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667-2668.
[6] 张旭华,李方治,刘朔.长期家庭氧疗结合肺脏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6):225-228.
[7] 吴华飞.COPD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的现状与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25(3):251-252.
[8] 鲁亚茹,李菁.城乡结合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家庭氧疗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7C):1895-1897.
[9] 张春莲,张亚玲.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0,7(7):333-335.
[10] 刘哲,孟立波,白云.健康指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2C):513-515.
[11] 徐慧慧,董毓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14(35):294.
[12] 李世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s2):185-186.
[13] 孙晨静,杨黎黎,徐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5,14(12):1120-1122.
[14] Shahsavari A.The effectiveness of telenursing on adherence to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Expert Opinion on Therapeutic Patents,2015,7(6):611-629.
[15] Boroumand S,Moeini M.The effect of a text message and telephone follow-up program on cardiac self-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Iranian Journal of Nursing & Midwifery Research,2016,21(2):171.
[16] Gogas YD,Habip B,Seda S,etal.Impact of telephonic interviews on persistence and daily adherence to insulin treatment in insulin-naïve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dropout study[J].Patient Preference & Adherence,2016,10(Issue 1):851.
[17] Ayyagari R,Wei W,Cheng D,etal.Effect of adherence and insulin delivery system on clinic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among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itiating insulin treatment[J].Value in Health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coeconomics & Outcomes Research,2015,18(2):198.
[18] 李萍,张梅玲,张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长期氧疗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4):2147-2148.
[19] 李冬秀,陈锦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影响因素及护理现状[J].护理学报,2009,16(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