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
——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羽毛球选项课为例
2018-03-14朱秀清
朱秀清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1 导 语
1.1 坚持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是党和国家对当代教育提出的期望,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应牢记的历史使命,体育学科也不例外。体育教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为基本目的,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体育教育是培育学生具有全面发展、健康人格的教育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解读体育精神
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离不开对体育精神的解读。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奥林匹克精神是体育精神的代名词,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体育精神包含了很多内容,我们常用常见的词语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积极进取、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体育精神在任何场合都是至关重要的。小范围来说,它体现的是个人的素养;大范围来讲,它代表的是个人所在的集体、国家的形象和国民的素质,反映了个人所处的集体或国家是否具有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是集体或个人的理想、信念、道德等多方面的标志,是个人、集体或国家未来发展的灵魂与支柱。
1.3 分析课程现状
多年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体育课是以加强学生体质、传授学生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要目的,强化加强学生的身体练习活动为主要手段。羽毛球课也不例外,课程强调的是以学生实践技术学习为主。目前,在“运动知识传授、运动能力提升”的同时进行学生的“价值引领”教育存在疏忽,长期以来属于两张皮的状态。因此,“运动知识传授、运动能力提升、运动价值的引领”三者未能同步即是体育课程思政的现状所在。
2 做法与过程:“将盐和味精融进汤里”
2.1 挖掘课程元素
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要注重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体育课堂内的所有师生体育教学活动就好比是一锅“火锅汤”,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的价值引领就好比是在汤内“加盐和味精”的行为。只有把握好恰当的时机和恰当的用量,才能让体育教学的“火锅底汤”料足、有味儿。任课教师添加“盐和味精”的教育活动行为是课程思政的显性教育。2016级学生的羽毛球选项课共有28+32学时。羽毛球选项课的课程思想显性教育,笔者通过实践课52学时来实现。
羽毛球选项课深受高职学生的喜爱,每年开学初的体育网上选课,羽毛球项目几乎是秒选状态,可见,学生对于羽毛球运动怀有浓厚的兴趣。如何让学生能持续保持这种兴趣,长期坚持羽毛球锻炼,学生们在高职毕业后,进入职业生涯状态也能具备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这就是笔者在羽毛球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头至尾坚持做的隐性教育。羽毛球选项课的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实现,笔者一般通过理论课8学时来加以实现。
2.1.1 尊重课程规律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必须尊重学科自身的建设规律,羽毛球课程思政也不例外。羽毛球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从基本动作技术开始教学,如发球、击球、挑球、平抽球、杀球、搓球等;其次,羽毛球运动的规则和仲裁的学习;最后,关于羽毛球比赛的竞技战术的学习。不同阶段的学习,思政元素各不相同,不能混为一谈,应区别对待。笔者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根据前面对体育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再融合不同的思政教育。
2.1.2 明确课程定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技术型、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羽毛球选项课是服务于这一目标的。通过羽毛球选项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团结协作、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遵守和敬畏规则、如何诚实守信、如何具备未来职业人的基本素养,为以后成为健全的职业人的职业生涯道路奠定基石,这是本课程结合课程思政的正确定位。
2.1.3 把握实践痛点“运动知识传授、运动能力提升、运动价值的引领”三者未能同步即是体育课程思政的痛点所在。体育课程思政即是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巧妙融合课程教学的过程。
2.2 融合路径
本着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出发,如何解决问题即是本次教学案例实践的重点和难点。羽毛球体育选项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探索路径有哪些?本文以2016级学生春季学期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情况和2017级学生秋季学期的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情况进行思路梳理,做法如图1所示。
2.2.1 精化课程设计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课程思政只是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与教学方法方面的改变,而不是在课堂内另外增加一大思想教育模块。所以,课程设计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不牵强、刻意、造作而为之。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方式、评价机制等。
以羽毛球春季学期教学安排为例,本学期主要是传授羽毛球后场技术(击高球、杀球、吊球)和简单战术(发球抢攻、攻后场、打四方球、杀吊上网、攻入战术、攻中路战术)。教学中以球性练习导入,教学由易到难,并遵循运动技能的掌握规律,同时兼顾学生运动能力的差异性,合理组织教学,通过教学使得大部分学生能懂得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根据教学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教学评价的转变,这是备课前期需要进行课程设计的主线。
2.2.2 重建课程教学体系以羽毛球课程的实战教学为例,羽毛球运动中,单打与双打的教学必须在让学生了解运动规则与裁判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所以,笔者采取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形式,让学生提前做好视频观看与素材的收集。1个班级学生分成4个组别,不同组别学生收集的视频素材不同,思政教育点也不同。任务下达指令如表1所示(以2017年国际羽联主办的大赛为例)。
2.2.3 加强课堂组织管理体育课程组织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3个阶段进行,常用的课堂管理办法是分组、分层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思政教育目的,课堂组织管理不同。例如,在后场击高远球技术教学中,按照常规做法是基础好的学生分在了一组,基础弱的学生分到了一组。但是为了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笔者采取“强带弱”的分组模式,运用体育游戏的组织办法,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体验助人为乐和团结友爱,思政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2.2.4 灵活思政元素应用:对不同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不同思政教育以羽毛球选项课为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就应该依照羽毛球运动特点来定。就其思政方面来说,有如下几方面内容,详见表2、表3。
2.2.5 关注课堂“特殊生”体育课堂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特殊类人群存在。他们是不爱运动的肥胖者,体质天生弱者,对一切无所谓的网迷者,体育成绩是否不及格、学分有无的无所谓者。对于这类学生,可以采取“榜样的力量”“自我价值的实现”“体验成功喜悦”等素质拓展项目加以感化,教师在课堂中时常保持关注,不停加以跟踪,不断加以鼓励进行重点帮扶,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从而达到“要我运动”到“我要运动”的转变。
表1 任务下达指令表(以2017年国际羽联主办的大赛为例)
图1 羽毛球体育选项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路径图
表2 运动宏观特征与思政教育融合表
表3 羽毛球教学点统计表
3 成效与反响
课程思政的成效是无法量化的,但学生的课堂表现及精神状态与面貌是能感受到的。当然,也可以通过个别访谈与学生反响来感受变化。羽毛球课堂考核平时分占20%,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占40%,羽毛球专项成绩占40%。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对羽毛球运动的理解,对羽毛球课堂评价的三大考核指标有着直接的正面影响。所以,羽毛球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对于学生考核评价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二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4 问题和不足
羽毛球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对于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能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那么对于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学生课余体育兴趣爱好、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又如何进行思政教育呢?评价体系中,能否按照“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考核结果认定,学生学习体验—分享交流—教师提炼整合—教法运用跟进”等一条连锁链方式进行?这些不成熟的思考都是研究的不足之处,值得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5 思考与启发
通过现有的实践探索和对不足问题的反思,有以下几点思考:(1)体育专业教师队伍中,可以邀请一位来自同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专任教师一起探讨体育课程的思政话题,对于全体体育教师定时进行思政辅导,提高思政修养。力争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①优化教育内容,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②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课程育人质量;③提升专业课程教师队伍素养,提高工作水平;④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加强内外交流。(2)以教研室为单位,加强内部分工与合作,不断进行话题研讨。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结合点有很多,以不同的结合点去分配不同单元、不同项目的体育教师为类别继续深入进行实践教学的探索,细化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深化体育教学点的融合,争取多方面、有特色的教学案例呈现,为目前党和国家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和优秀人才的强烈需求做出体育学科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