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 激情
2018-03-13卢月婵
卢月婵
摘 要:爱是春天的希冀,爱是夏天的激情,爱是秋天的成熟,爱是冬天的暖阳,爱更是一股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神奇力量。激情,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了激情才会有活力,有了活力才会有生命的成长。有了激情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才会不断进取。激情让人不甘于平庸,激情促进人从一个高峰攀登到另一个高峰。
关键词:教师;学生;关爱;激情
本人从事小学教育事业已有十余载,经过我多年来的经验总结,要想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自己必须要有一颗关爱孩子的心和一颗永远保持青春活力、激情澎湃的心。
记得徐凌云老师在《班主任非常道》里说过:“爱,是成功教育的源泉;爱,蕴藏无穷的核能;爱,最给力的人格魅力。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核,爱是点燃心灯、促进生命的魔方;爱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当然,这样的爱,是自然的流淌,汩汩的;是甘愿的付出,默默的;是自觉的滋养,柔柔的……”老师对学生的爱就应该如同阳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润万物。学生需要爱,新一轮教育改革更加呼唤爱。正如魏书生指出:“爱是春天的希冀,爱是夏天的激情,爱是秋天的成熟,爱是冬天的暖阳,爱更是一股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神奇力量。”愿我們的老师都善于关爱学生,让他们都能够在爱的蓝天下茁壮成长。
以施爱的接力,关爱学生。
施爱得爱。我们教师爱学生,反过来,学生也爱老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份责任心、事业心的体现,是师德的核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
记得两年前我所带的班级,有一个叫刘紫云的孩子,这孩子性格本来就内向,没想到,在我刚刚给孩子们教完的四年级语文《卡罗纳》一课时,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刘紫云身上,作为老师的我看在眼里,愁在心上。我要求班里的孩子们要向《卡罗纳》课文里的孩子们学习,要主动的和刘紫云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并且不能在刘紫云面前大笑。一个月过去了,刘紫云还是不能走出失去母亲痛苦的阴影,我又再次的主动找刘紫云谈心,找到了刘紫云的心结,并且帮助刘紫云找到了对策。之后,刘紫云慢慢地胆子变大了,敢于在上课时大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了,敢于在同学们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了。从此以后,班里的孩子都跟着刘紫云同学亲切地称呼我为“老妈”(老师和妈妈的简称)。由此看出,老师对学生有了十分的关爱,学生会给老师百分的回报,犹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关爱学生,要善于捕捉孩子的心灵。
优秀的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善于关爱学生。而关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一切。所以,每当我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都积极主动地去亲近学生,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与他们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思想动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关爱自己的,内心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从而主动去接近老师,愿意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老师的关爱,听从老师的教悔,从而达到“不怒而威,不令而行”的效果。
四年前,我所带的班级有一个叫邓永冠的孩子,这孩子脑袋瓜非常的机灵,老师所讲的科学知识,他接受得很快。但是他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喜欢跟老师对着干。比如,课上到一半,他觉得无聊了,永冠就怂恿平时比较淘气的寿龙起哄,寿龙没有经过思考,就真的带头起哄,教室里一下子吵得像是菜市场,没见过这样场景的我一下子愣着了,任凭我怎样拯救都没有任何的效果。课后,我忍着委屈、怒气找来邓永冠谈了整整一个下午的话,原来,永冠生活在一个非常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但是父亲对他非常的严格,在家里,他得不到任何的父爱、母爱(他自己认为的),来到学校,作为老师的我,对他的关爱也很少,所以他就经常的跟老师作对,动不动就与老师顶嘴、在课堂上起哄。从此以后,针对永冠的这种“问题”孩子,我不再是用生硬、命令的语气来教育他,而是用爱去普照他、滋润他。不久,永冠的缺点就没有再暴露出来,真的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方方面面都永远是冠军。
激情,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了激情才会有活力,有了活力才会有生命的成长。不能老态龙钟、未老先衰、语调平平、牢骚满腹地从事教育事业,而激情是保持青春活力的保障。有了激情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才会不断进取。激情让人不甘于平庸,激情促进人从一个高峰攀登到另一个高峰。
记得上学期开学初,我新接的四(1)班数学,上课时绝大部分学生死气沉沉,只有几个性格外向的孩子久不久哼几声。我想,这样的课堂氛围不适合我,但是面对四(1)班的这种课堂现状对于我来说确实是很棘手。后来我从几个优秀生嘴里得出,原来任数学课的刘老师上课时要求很严厉,性格也很暴躁,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害怕上数学课,久而久之,孩子们已形成了上课不敢吭声的不良习惯。针对这“症状”,我尝试了很多“偏方”,有上课时尽量的不生气、整堂课都不批评孩子等等,效果都不容乐观。后来,我翻阅了很多有关的书籍,终于找到了答案。美国著名学者威伍说过“想要成为好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从此以后,我在四(1)班上课激情更要的翻倍,尽量的让自己兴奋不已、尽量的让自己保持青春的活力。不久,四(1)班的孩子们也受到了感染,在上我的数学课时不再像以前那样拘束、恐惧了。上课时孩子们都能积极的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要求孩子们举手回答问题时,小手齐刷刷的举得高高的。就连下了课,孩子们还要围着我,追着我问:“卢老师,您喜欢看什么书?”“卢老师,您多大了?”等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从以上事例我得出一个真理:老师只有关爱学生、上课激情澎湃才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