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及学业困难“双困”群体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
2018-03-13史华
史华
摘 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大学正是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期,贫困生已成为高等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学生群体在进入大学后有怎样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如何有效地解决因经济困难及因之引发的学业及心理问题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成因;双困生;非智力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收费标准的提高,加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高校贫困生数量也呈迅速增长趋势。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称,我国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大学生总数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针对近年来贫困生人数有增无减的现状,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建立较完备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以“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进行精准扶持,力求做到“应助尽助”。应该肯定的是,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尽了相当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部分资助工作仅仅停留在物质资助层面,还存在“精神扶助”不到位,“经济资助”与 “精神扶助”相分离,学业生涯和心理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与矛盾,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不紧密等问题。
一、非智力因素是大学“双困生”形成的重要成因。
非智力因素是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也就是说学生主体意识、信心、毅力与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绝对不可同学习能力培养等智力因素割裂开来。不可否认,他们的“双困”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对贫困生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当前,各种社会传媒和自媒体作用越来越大,深陷消费主义和“短平快,迅速见成果”的思想冲击,矛盾、冲突、竞争加剧,紧张的节奏和巨大的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贫困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使得他们产生更多的焦虑迷茫,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二)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多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面对个体差异形成的物质生活落差,当需求与现实产生矛盾时,有的学生化压力为动力,通过自身努力缩小差距,而有的盲目攀比,产生自卑、孤僻、狭隘、抑郁、敏感的主观情绪,不能以正常心态来对待,消极被动地等待各种助困补助,认为各种社会层面的资助是自己应得的,这种扭曲浮躁的价值观极易影响到学业成绩。
(三)贫困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而且还担负着整个家庭的生计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求职成本上升,生存前景堪忧,高校贫困生签约率明显偏低,就业期望值过高,时间滞后,处于弱势地位更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以便早日回报家庭,其中也不乏因负荷了过重经济负担而力不从心者,时刻为生存问题忧心忡忡而无法专注于学业进取,迷茫的择业心态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影响和压力。
二、做好对双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援助体系。
(一)加强双困生价值观引导及心理疏导,强化抗挫折承受能力。要从树立理性认识,锻炼优良的意志品质,学会调节情绪,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等方面入手,要切实解决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蹲下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拉近双方思想上的距离,教育有的放矢,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规劝和忠告。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战胜因难、摆脱困扰、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二)正向引导学习原动力,从内部因素激发学习动力。要制定比较详细的学习习惯养成的目标体系和接地气的帮扶措施,将学习习惯养成中难以落实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总结,通过检查和评比促进习惯养成工作的落实,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帮扶计划,建立学业规划,激发其求知欲,帮助他们学有所长,使其重树自信和自尊,常抓不懈。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许多贫困生的父母为了生活奔波,缺乏时间和耐心去教育孩子,认为既然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孩子的一切就都交给了学校,对于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闻、不问、不管。可以说,双困生的成因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学校和家长造成的,特别是学校、家庭需要形成有效的链接,要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三位一体的教育和训练机制。
做好对“双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业发展与专业、学业与成才的关系,帮助学生分析学业困难的成因,灌输學业滞后所带来的危害,从心理、生活、学习全方面进行分层次帮扶,变外力为内力,对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育人工作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崔金贵,贾承恩.高校贫困生的学习困难现状调研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高校讲坛),2011年第15期.
[2]鲍宇茹.高校贫困生成绩分析及“扶贫”对策探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