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运动中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标准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3-13刘美德曾晓芃
张 勇 刘美德 钱 坤 佟 颖 曾晓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13)
病媒生物防制起源于我国过去的“除四害”运动,主要是在爱卫办(Patriotic Health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PHSI)的主导下进行的(陈戊申等,2008)。按2010年颁布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的要求,全国爱卫会办公室负责全国病媒生物控制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各省级爱卫会履行本省(直辖市、自治区)病媒生物防控的宣传、实施、检查、表彰先进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县级爱卫会要对病媒生物防控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组织专业机构对防控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汪诚信,2010)。由规定中可以看出爱卫办是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主体,承担着防制工作的规划、协调、管理、实施、指导、监督、评比等主要工作。而对病媒生物进行监测是实施病媒生物控制的首要前提(赵冰, 2006),它不仅指导制定防制工作规划以及采取合理防制措施,而且也是评价病媒生物防制效果不可或缺的手段。近年来,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病媒生物的监测也碰到了类似缺少规范与指导(曾晓芃等, 2010)、社会化防制产业监测水平不足(潘国绍等, 2003)、群众参与不够(徐火周等, 2005)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给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与管理依据(曾晓芃,2004),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包括《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蜚蠊》(GB/T 23795-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蝇类》(GB/T 23796-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蚊虫》(GB/T 23797-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鼠类)(GB/T 23798-2009)等系列标准(曾晓芃等, 2006; 曾晓芃, 2011)。以上四项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系列标准(Four Vector Surveillance Standards-FVSS)于2009年5月4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为及时了解各级爱卫办对这四项监测标准的接受与应用情况,掌握标准在爱卫办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便进一步修订标准,为各级爱卫办规划与管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爱卫办单位中四项病媒生物监测标准的应用情况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爱卫会设计专门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1.2 调查对象
为整体调查把握四项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标准的实施情况,在充分考虑样本地域均衡分布的前提下,依统计学分层抽样的原理对爱卫系统单位设置调查样本如下:
各省市爱卫系统按东、西、南、北、中方位随机选取10省,每个省再选10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地级市不足用县级市补足),共186家爱卫办参加调查。具体省份及方位分布如下:(1)东部:上海、江苏;(2)中部:江西、河南;(3)西部:重庆、陕西;(4)南部:广东、广西;(5)北部:北京、辽宁。
1.3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主要分以下3个部分:(1)基本情况:主要调查爱卫办单位中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人员数量;(2)标准的宣传与培训情况:就爱卫办对四项监测国标的知晓、获知渠道、培训及培训方式等情况进行调查;(3)标准应用及成效情况:调查四项监测标准在爱卫办单位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标准对其创建国家卫生城(镇)、病媒防制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提高辖区内病媒生物防制质量水平等情况进行调查。另外,还就爱卫办单位对四项监测标准具体内容的修改意见设置了开放问题。
1.4 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收集结束后,经过数据整理形成爱卫办单位应用四项病媒生物情况数据库,对该数据库应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形成对爱卫办单位应用基本情况、标准宣传与培训情况和标准应用成效等3个方面的分析结果。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本次调查爱卫办系统发出问卷186份,收到有效调查问卷134份,问卷回收率72%。
2.2 标准宣传与培训情况
2.2.1对四项病媒生物监测国家标准获知情况:在134家爱卫办中,获知蜚蠊监测国家标准的有121家,占90.3%;获知蝇类监测国家标准的有121家,占90.3%;获知蚊虫监测国家标准的有122家,占91.0%;获知鼠类监测国家标准的有125家,占93.3%;另外还有5家单位对6项国家监测标准的颁布一无所知,占4.5%。
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钢支撑施工技术。在使用这种技术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对隧道的断面形式和具体地质情况要开展反复的、认真的检测。如果施工人员对隧道施工图纸中的数据或者信息不清楚,施工人员机械操作不当导致对隧道的挖掘深度不足或者过大,这样的话就需要对挖掘的平面重新进行施工处理,使得隧道平面质量能够达到施工质量的规定要求。在对隧道平面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合格完毕后,要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开展混泥土的喷射工作,同时还要开展钢架的支撑工作。钢架的支撑将为施工安全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
2.2.2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标准获知途径:在134家爱卫办中,通知培训获知四项国家监测标准的单位有95家,占70.9%;通过网络渠道获知四项国家监测标准颁布的单位有71家,占53.0%;通过上级文件、通知获知四项国家监测标准颁布的单位有84家,占62.7%;通过会议获知四项国家监测标准分布的单位有88家,占65.7%。
2.2.3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标准参加培训情况:134家爱卫办单位中,如图1所示,99家参加过标准的培训,占73.88%;还有34家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占25.37%。
图1 爱卫办参加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标准培训情况Fig.1 The FVSS training attended by PHSI
参加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过的标准培训有93家,占69.4%;参加上级疾控部门培训的有71家,占53%;参加各级学术团体标准培训的有40家,占29.9%;参加单位内部培训的有63家,占47%。
2.2.4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标准组织培训情况:在 134家单位中,如表1所示,组织过标准培训的有73家,占54.5%;没有组织过标准培训的有59家,占44%。其中为培训专门拨付经费的有57家,占42.5%;而没有专门拨付培训经费的有74家,占55.2%。
表1 爱卫办组织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标准培训与拨付经费情况Tab.1 The FVSS training and fund from PHSI
在组织培训的规模的方面,如表2所示,20人次以下的有15家,占11.2%;21~50人次有16家,占11.9%; 51~100人次有10家,占7.5%;超过100人次只有32家,占23.9%。
表2 爱卫办组织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标准培训规模Tab.2 The FVSS training scale sponsored by PHSI
培训方式上,采用面授培训的有70家,占53.2%;采用远程教育的只有4家,占3.0%;采用课件自学的有55家,占41%;采用现场实操或演示的有48家,占35.8%;还有4家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培训,占2.8%。
在培训对象方面,以各部门单位专兼职人员为主的单位有61家,占45.5%;以各级爱卫办人员为主的单位有62家,占46.3%;以PCO企业人员为主的单位有33家,占24.6%;以疾控中心人员为的单位有66家,占49.3%。
2.3 标准应用情况
134家单位中,已经应用蜚蠊监测国家标准的有104家,占77.6%;已经应用蝇类监测国家标准的有109家,占81.3%;已经应用蚊类监测国家标准的有107家,占79.9%;已经应用鼠类国家标准的有112家,占83.6%。尚有16家没有应用以上四项国家监测标准,占11.9%。
134家单位中,如表3所示,最早于2010年、2011、2012、2013年开始应用四项监测标准的分别有62家、17家、12家、23家,分别占调查单位的46.3%、12.7%、9%、17.2%。
表3 爱卫办应用国家标准对病媒生物监测时间Tab.3 The start time of FVSS application
2.4 标准实际应用与促进作用
2.4.1四项密度监测标准实际应用情况:在日常监测工作中,能够应用四项国家监测标准的单位有108家,占80.6%;在创建国家卫生城(镇)的工作中,能够应用四项国家监测标准的有111家,占82.8%;在各种大型活动中,能够应用四项国家监测标准的有86家,占64.2%;在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中能够应用四项国家监测标准的有76家,占56.7%;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应用四项国家监测标准的有80家,占59.7%。
2.4.2应用四项密度监测标准的作用:在促进国家卫生城(镇)工作方面,如表4所示,82家单位认为较大(提高30%以上),占61.2%; 30家认为一般(提高11%~29%),占22.4%;3家认为较小,占2.2%;1家认为无效,占0.7%。
表4 国标对爱卫办促进国家卫生城(镇)工作的作用Tab.4 The improvement of FVSS by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Health City
在对病媒控制日常工作检查、评比、监督的作用方面,如表5所示,81家单位认为较大(提高30%以上),占60.4%; 31家认为一般(提高11%~29%),占23.1%;5家认为较小,占3.7%;1家认为无效,占0.7%。
表5 国标对爱卫办促进病媒防制工作的作用Tab.5 The improvement of FVSS on the surveillance and vector control
在对爱卫办辖区内病媒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作用方面,如表6所示,81家单位认为较大(提高30%以上),占60.5%; 33家认为一般(提高11%~29%),占24.6%;4家认为较小,占3%。
表6 国标对爱卫办辖区内病媒生物防制质量水平的提高作用Tab.6 The improvement of FVSS on the standard of vector control
3 讨论
3.1 标准实施成效
3.1.1四项监测标准在爱卫系统得到广泛重视与应用: 调查结果显示,四项监测标准在爱卫系统单位中得到高度的重视与广泛应用。爱卫办中有9成以上的单位通过各种渠道获知卫生部发布了四项密度监测国家标准,具体到各个标准,蚊、蝇、鼠、蟑4个标准的获知比例都超过九成,分别为:91.0%、90.3%、93.3%、90.3%。 46.27%的爱卫办是在标准颁布第一年就开始应用监测标准。有研究表明,爱卫办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对包括疾控中心和PCO企业等防制行动缺少有力的规范性文件或标准,是一个长期困扰这项工作的问题(季恒清,2002;徐火周等, 2005),由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四项监测标准解决了爱卫办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重要问题,将明显提高各地爱卫系统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的规范和管理(曾晓芃等, 2010)。另外调查还显示,受调查的爱卫办134个单位中,蜚蠊、蝇类、蚊虫、鼠类标准的应用率分别达到77.6%、81.3%、79.9%、83.6%,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四项监测标准的颁布对于爱卫工作的推动作用已受到各单位的广泛认可。
3.1.2国家标准有效地促进了爱卫办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爱卫办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以政府角色出现,主要承担着防制的规划与宣传,具体实施与协调防制工作,并对防制工作进行检查、监督以及防制效果的评估(汪诚信,2010; 徐火周等,2005)。调查结果显示四项国家标准的应用有效地规范与促进了爱卫办在病媒生物方面的工作:首先,8成以上的爱卫办(80.6%)在日常监测应用了四项标准;其次,有60.5%的单位认为这四项国家标准有效地规范了病媒生物工作的开展,对病媒生物日常工作检查、评比、监督的作用较大;最后,认为四项标准对于其辖区内病媒生物防制水平提高作用较大的占60.5%。从调查来看,四项监测标准的实施对爱卫办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主要环节上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相信随着标准进一步宣传与推广及后续的修订,将对爱卫办病媒生物防控及其传播疾病风险的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曾晓芃, 2011)。
3.1.3提升了爱卫办在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大型活动保障、灾害卫生应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病媒生物防制的工作能力: 随着创建卫生城市工作的开展,创卫城市的病媒生物防制现状与效果评估都对病媒生物监测的标准性文件提出了要求(陈英等,2007)。调查中各爱卫办在创卫中应用四项监测标准的比例达到82.8%,而且61.2%的爱卫办认为四项监测标准对促进创卫方面作用较大。调查说明四项监测标准是符合爱卫办工作特点的,从而改变了以前创卫城市(镇)考核中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规范现状(曾晓芃等,2010),使创卫工作更加标准、规范、科学。
近几年我国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不断,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这些工作都对病媒生物的监测与防控提出具体的要求(孙俊等,2006;曾晓芃等,2010)。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也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经济一体化、交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变化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侯雨丰,200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爱卫办系统中,在完成大型活动、灾害卫生应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工作中,应用四项监测标准的比例都在60%左右,分别达到64.2%、56.7%、59.7%,四项监测标准能帮助爱卫办单位有效应对以上任务。事实上,这些标准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广州亚运会、济南全运会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各类大型活动的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防止汶川、玉树地震等灾区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依据密度监测国家标准对灾区病媒生物密度及危害开展及时监测,也科学指导了震后病媒生物控制用药,有效降低了病媒生物密度,确保 “大灾之后无大疫”(曾晓芃,2011)。
3.2 问题与分析
3.2.1爱卫办单位中标准的培训率较低,标准的应用仍有空白: 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网络中,目前普遍存在着从业人员技术能力不足的现象(季恒清,2002; 马彦等,2004),做好从业人员的监测标准培训工作是爱卫办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可是,调查结果显示爱卫办仅有73.9%的单位参加过培训;自行组织过标准培训的比例更低,仅为54.5%;已开展培训均为较小规模,受益面较小,超过50人以上培训规模的爱卫办比例为31.4%;培训方式上也多以面授为主,远程教育和现场实操等方式很少应用,其中爱卫办采用远程教育的比例仅为3.0%。由此造成还有5家单位(4.5%)对四项国家监测标准的颁布一无所知,以及还有16家(11.9%)没有应用以上四项国家监测标准。人员培训的不足,必将严重影响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甚至影响全市病媒生物防制的总体水平和效果。
为此,此次调查也对如何做好培训工作提供以下几点提示:第一,要保障培训经费的到位,因为调查显示还有超过一半(55.22%)的单位没有为培训拨付经费,这可能是爱卫会知晓、培训、应用监测标准不足的原因之一。第二、爱卫办要在培训方面发挥主体作用。首先,调查显示爱卫办参加的培训主要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占69.4%);再者,爱卫办组织的标准培训中,被培训的对象包括各行政职能单位的专兼职人员(45.5%)、爱卫人员(46.3%)、PCO企业人员(24.6%)、疾控中心人员(49.3%)。这几类人员的参加比例都比较高,也说明爱卫办在培训工作上的重要作用。第三、调查还发现,各爱卫办获知标准颁布的渠道及其比例分别为培训(68.1%)、会议(62.2%)、网络(59.6%)、上级文件(56.2%),这四种渠道比例上差距不大,提示在以后的标准的宣贯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其主流渠道的作用,让更多的爱卫机构知晓并应用监测标准。
3.2.2标准中部分监测方法还需修订完善: 调查中设置了关于监测标准修订意见的开放性问题,从爱卫办反馈的意见来看,关于具体的监测标准提出了以下几类修订意见:第一、加强培训的问题,正如前述调查结果所显示的那样,爱卫办单位自身也感觉到标准的培训不足,需要加强。第二、监测标准应用考核操作性差。第三,监测方法具体应用上的问题,主要是感觉标准方法不细化,没有考虑更多现场的实际情况,不能灵活使用。从反馈的意见来看,确实反映了爱卫办使用监测标准更多的关注标准的培训、考核应用、现场实施层面上的问题,符合爱卫办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网络中的定位,确实反映了爱卫工作中监测标准的应用情况。下一步,应着力于对标准做相应的修订与完善,发挥监测国家标准的作用,提高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效果。
3.2.3病媒生物监测标准需要与爱卫系统执行的病媒控制评价标准相协调: 现行多数爱卫部门进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检查、评比、监督依据的还是全爱卫发(1997)第5号《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和第28号文件《灭鼠、蚊、蝇、蟑螂考核鉴定办法》两个文件(帅学军,2007;潘国绍等,2010)。病媒生物防控标准委会还同时对疾控中心与PCO企业中使用监测方法的频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疾控中心与PCO企业高频使用的标准监测方法与爱卫部门经常使用上述两个考核标准文件使用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对蚊成虫的监测中,疾控中心和PCO应用频率最高的是诱蚊灯法;而爱卫考核标准使用的是人诱法,没有灯诱法。对蝇类监测中,疾控中心与PCO应用频率最高的是笼诱法;爱卫考核标准使用的是目测法,没有笼诱法。对蟑螂监测中,疾控中心和PCO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粘捕法;爱卫考核标准使用的是目测法,没有粘捕法。鼠类监测中,疾控中心使用的是夹夜法(68.35%);而爱卫考核标准是鼠迹法与粉迹法,没有夹夜法。从调查结果来看,现行疾控中心与PCO企业使用频率最高的针对四种病媒生物的监测方法在爱卫考核标准都没有涉及,这样就有可能造成病媒生物的防制与爱卫办的考核在监测方法上的偏差,直接影响到病媒生物防制效果的科学评估。为此,急需在下一步工作中做到两个协调,一是,协调修订好“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系列标准”和“爱卫考核标准”,使两者能做到内容上统一。二是,协调爱卫会、疾控中心、PCO企业三方,尽量采用相同的监测与评估标准,使病媒生物防制的工作能够得到科学的评估,不断提升病媒生物防控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