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济在上海:爱是最大的修行

2018-03-13徐以立

至爱 2018年1期
关键词:志工慈济师姐

文|徐以立

走下古北路桥,向左拐,步行10多分钟,普陀区大渡河路168弄22号H楼便出现在记者面前—如果不是特别介绍,鲜少有人知道这里便是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在上海的联络处。虽然早在1993年,它就已经进入上海了。

说到台湾公益,法师证严上人创办的“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以下简称“慈济”)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1966年4月,证严上人带领30位家庭主妇在我国台湾地区花莲县的普明寺成立慈济,从每天节省5毛钱买菜钱,每天多做1双婴儿鞋开始了济贫救苦的生涯,并于1980年成立“财团法人佛教慈济善业基金会”。慈济所推动的包括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项,统称为“四大志业”;另投入骨髓捐赠、环境保护、小区志工、海外赈灾。此八项的同时推动,称之为台湾爱心奇迹的“一步八法印”。

大陆与台湾血浓于水,慈济与大陆结缘始于1991年华中、华东地区发生的世纪大洪涝。彼时,慈济志工深入灾区。2008年1月14日,经国务院准许,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境外非营利组织所成立的全国性基金会。

发展:慈济上海联络处

换上鞋套,推开厚厚的木质大门,记者踏入了慈济上海联络处。负责接待的志工(类似大陆的志愿者)双手合十,低声对我说:“感恩您。”猝不及防,记者只能忙不迭地说:“谢谢!”—“感恩”这个词,颇有些不好意思说出来。

大厅里,窗明几净,温润木质格调的简约装修洗涤着疲惫的灵魂,心好似进入清雅的桃花源,到达如宁静海般的意境。走廊里,慈济志工们悄无声息地匆匆走路,遇见便相视一笑,合掌问候,亲切地互称“师兄”“师姐”。不远处,电视机滚动播放着慈济“大爱电视台”的节目。荧屏上,证严上人的脸庞温暖慈悲。

接待记者的是慈济委员杨菁萍师姐,腰杆笔直,身着慈济委员统一的深蓝色旗袍;头发挽成平髻,梳成“慈济头”;画着淡妆,神采奕奕,脸上有着历尽世事的淡定从容。

一坐下,杨师姐就介绍起慈济上海联络处的起源:“邱玉芬女士是最早在上海传播慈济精神的台湾志工。1993 年,她只身一人来到来上海经商。除了行李,她还拖了一箱的慈济书籍。”

但是,1993年的上海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对于坐车用月票、吃饭凭粮票的上海人而言,慈善、义诊、捐赠和建学校等,这些新鲜的名词无疑是完全空白的概念。

不过邱玉芬并没有气馁。在路上,只要听到有人带着台湾口音说话,她都会迎上去攀谈,介绍慈济。慢慢地,几十位在上海的台商被她感动了,成为慈济上海联络处的第一批志工。

1994年5月22日,慈济上海联络处来到奉贤县邬桥镇义诊,迈出了爱的第一步。现在,它的爱心范围从义诊拓展到敬老院关怀、与政府和社会团体合作爱心项目、个案救助、社区环保、关怀困难台胞等等。截至2017年,常驻志工已达到千余名。

慈善:感恩让我们服务你们

慈济静思堂

2002年左右,杨师姐跟着慈济上海联络处经常去贵州省、江西省进行为贫困学子开展“新芽计划”的奖助学金项目或者为贫困户进行冬令爱心物资发放。途中的舟车劳顿都是小事,她经常遇见危险,“有一次很有趣,因为前一天下雨,山路很滑,我们的小吉普车在上坡时轮子还一直在打滑”。虽然杨师姐云淡风轻地说着这些,但是记者仍听得一身冷 汗。

“在发放物资时,慈济志工都是低头弯腰,双手把物资奉上的。”杨师姐贴心地换了话题,话锋一转,比划着动作。每送出一份爱心物资,慈济志工们都会向帮助对象深深鞠躬,并道一声“感恩”。由于留守在农村的大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或儿童,如若物资包括大米、面粉、食用油等,慈济志工们会二话不说把物资与关爱送到家。

采访结束后,记者在走廊里看到一张照片:在冬令发放现场,一位不算年轻的慈济志工背上驼着大大的一袋大米。虽然他的背被压得深深地弯下,但是他却抬着脸微笑着—脸颊处的汗水伴着斜阳的光辉,折射出夺目的光彩。

关于感恩,杨师姐是这么解释的:“虽然物资是有量有限的,但是帮助别人后收获的快乐和正能量是无量无限的,所以慈济志工要感恩。这也体现了对被救助对象的尊重。”

这几年,慈济上海联络处一直在内地推广“社区志工”计划,希冀建立起各社区间互相联谊救援的网络,为周遭孤苦无依的人给予细心的照顾,在急难来临时相互帮助,并启发人人心中的善念,让社会处处充满温暖。

杨师姐三言两语地举了一个动人的案例。深入某小区时,几位慈济志工发现一个年纪颇大的孤老。于是,他们有空就时不时上门为老爷爷服务,不仅带去物资的关怀,更有心灵的抚慰,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段岁月。

受此爱的感染,临终前,虚弱的老爷爷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缓缓地说出了这辈子最后一个心愿:“下辈子,我要做一名慈济志工。”

说到这里,杨师姐摘下眼镜,抹了抹眼角的 泪。

环保:清净在源头

20世纪90年代初,证严法师倡导环境保护,从而掀起台湾的环保绿色运动。在台湾,仅台北就有4500个慈济环保站,每天参与工作的慈济志工多达65 000人,超过60岁的老人占很大比重。“因为有慈济环保站,台湾的垃圾焚烧量大大下降,现在很多焚烧炉根本就没东西可烧。”杨师姐介绍。

“清净在源头”,这是证严上人的经典语录,也是慈济志工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们看来,只有实现了资源的可再生,才是真正做到了垃圾减量。慈济有个大爱感恩科技公司,致力于回收塑料瓶再开发利用,生产再生纺织原料,制成的部分毛毯和服装等专用产品用于救灾,专为救灾设计的静思多功能福慧床还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而其他产品经销售后的全部利润用于慈善事业。

2005年起,慈济就在上海开始进行环保活动了。不仅有经商的慈济志工将资源回收观念带入工厂,引导员工勤俭惜物;还有志工深入社区身体力行进行垃圾分类,对居民进行环保宣传和现场实做指导。这些使得上海的社区环保脚步大大往前迈进。

记者曾偶遇慈济志工叶师姐。她告诉记者她的慈济制服是用回收塑料瓶做的。看到记者惊讶得合不拢嘴后,她还教了一个更神奇的环保十指口诀。叶师姐让记者把10个手指伸开:“从左往右,依次念为‘瓶瓶罐罐纸电1357’。”

按照口诀的谐音,垃圾分类就能快速方便许多:“瓶”是塑料瓶、玻璃瓶,“罐”是铁罐、铝罐,“纸”是废纸,“电”是旧家电、电池;“1”是衣服,“3”是3C产品(手机、电脑、相机),“5”是五金类,“7”是其他。

浦东新区的怡东花园小区是慈济的环保点之一。小区居民唐阿姨以前只知道干湿垃圾要分开。自从志工进入社区宣传后,她学会如何细分垃圾,也懂得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重新认识环保重要性的她认真地表示:“我们老阿姨退休在家闲着没事,平时精细化垃圾分类就挺好,这样对地球也好。”

李奶奶已经70多岁了,她不是怡东花园的居民。拉着同岁的丈夫,她从浦西的家里出发,换乘三次地铁,花了1个多小时,只为赶来参加慈济的环保活动,她一边撕着纸箱上的胶带,一边笑呵呵地告诉身边的慈济志工:“只有撕掉了胶带,纸箱才能被回收。”被问到以后是否还参加慈济的环保活动时,李奶奶不假思索地说:“来来来。能为环保做点事情,我很自豪。”

虽然累得满身大汗,但她手上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停止。

责任:“慈济一直用最单纯的方式做慈善”

慈济志工们是不拿薪水的。“之前去外地助学和冬令发放,我们来回的交通费、住宿和餐饮等费用完全都是自理。慈济一直用最单纯的方式做慈善,这也是我们能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原因。”杨师姐认真地表示。

如今,慈济不仅在台湾有了更高的认可度,在大陆也有越来越多认同其理念的参与者。与过去相比较,慈济上海联络处的志工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台商的小圈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陆人受感染,成为慈济的受证志工—按照慈济惯例,只有受证后的志工才会拥有代表慈济“蓝天白云”制服(蓝衣白裤,慈济志工要有像蓝天般宽阔的胸襟,有白云般洁净的作为);尚在受训的志工需身穿灰衣白裤制服,在足够了解慈济文化并确定以慈济事业为志后,才可受证。杨师姐说,截至2107年,大陆慈济志工数已经占志工总数的七成左右。

静思书轩一角

“不过,受证并不意味着某种身份和光环,反而代表了更重的责任。”杨师姐抬眼,望着墙上证严上人的照片,异常虔诚认真。

人文:传递慈济的大爱精神,亦是一种红尘修心

采访结束,记者信步来到一楼,步入静思书轩—这是慈济自己的书店。

透过落地玻璃窗,屋内的静谧沉稳隐隐透出,身穿白衣黑裙的志工站在柜台忙碌着,书轩中陈列着生活礼品和书籍,内厅则摆着茶桌和藤椅—这不仅只是一家普通的书店,更像是文化综合空间。

“静思”是证严上人出家前自取的名字,乃为自省:将“静”字拆开来,就是青山无争;“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乃为用心体会生命的方向与意义,就如农夫一样,努力耕耘才能有累累的果实。

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志业,慈济不仅使“大爱”成为一种普世价值,更将中华文化底蕴中的人文精神发挥到极致。

爱,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修行。所以,修身净心,何必非要去千里之外。在俗世中,服务有需求的人,并一心向善,传递慈济的大爱精神,亦是一种红尘修心。

猜你喜欢

志工慈济师姐
青春才几年,师姐占四年祝我四周年生日快乐!
师姐的一周
在慈济的世界获得新生
师姐的一周
电脑报最会省的师姐教你们6·18该怎么买!
“爱与信任”凝聚成的慈济基金会
慈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