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化痰祛瘀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2例

2018-03-13袁海洋

中医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阻塞性证候急性

袁海洋

(泌阳县中医院内科,河南 泌阳 4637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之一,目前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病因[1]。本病的急性发作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发病急骤,进展迅速,死亡率高[2]。西医临床对症治疗效果欠佳,不能有效缓解肺功能进一步下降的趋势[3]。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方法非常重要。2015年2月—2016年4月,笔者采用补肾化痰祛瘀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2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泌阳县中医院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48~76岁,平均(70.05±6.96)岁;病程5~17年,平均(7.98±3.53)年。对照组62例,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49~80岁,平均(69.27±7.04)岁;病程4~19年,平均(8.37±3.30)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危险因素接触史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且支气管舒张试验提示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气流受限后,可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指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超过日常的变异范围并持续恶化,需要改变药物治疗方案,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经常有在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喘息等症状加重,痰量明显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痰,伴有发热等炎症加重的临床表现。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内科学》[5]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肺胀的诊断标准,辨证为肺肾阳气虚、痰瘀阻肺证。症见:胸中胀满,呼吸浅短,喘闷,甚则张口抬肩,咳嗽,痰多,咯痰白黏,口唇紫暗,心悸,畏寒肢冷,四肢无力,舌淡暗或紫暗,脉沉弱或涩或结代。

3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者;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③合并有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④有精神性疾病者。

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扩张支气管、化痰、止咳、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由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703005,20 mL/支)2 mL、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由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LOT321393,2 mL/支)2 mL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由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502661,0.5 mg/支)0.5 mg,雾化吸入,2次/d。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痰祛瘀方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太子参20 g,五味子12 g,蛤蚧10 g,白术15 g,苏子10 g,杏仁12 g,半夏10 g,贝母12 g,丹参20 g,桃仁12 g,红花10 g,桔梗20 g,瓜蒌15 g,枳壳12 g,紫苑18 g,款冬花15 g,甘草片6 g。1剂/d,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亦可频服。

两组均于治疗14 d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中医证候积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的症状评分标准,对胸中胀满、呼吸浅短、喘闷、张口抬肩、口唇紫暗、心悸、畏寒肢冷、四肢无力、舌质、脉象等进行评分,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2,4,6分,各项评分相加为总积分。③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④一秒率(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相关标准。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显著好转,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95%。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67,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见表2。

组 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6229.1±5.212.02±3.2∗∗##对照组6228.7±4.818.74±3.6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3 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对比

见表3。

组 别例数时间PaO2PaCO2治疗组62治疗前49.7±7.072.8±7.4治疗后86.9±6.6∗∗##45.4±3.9∗∗##对照组62治疗前48.1±7.572.2±6.4治疗后68.2±6.9∗∗52.5±4.7∗∗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4 两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对比

见表4。

组 别例数时间FEV1%FEV1/FVC治疗组62治疗前4.5±7.050.8±3.7治疗后73.4±8.8∗∗##68.3±4.0∗∗##对照组62治疗前54.6±6.551.1±3.9治疗后64.3±9.7∗∗59.2±4.0∗∗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9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可呈进行性进展。该病在稳定期时患者尚可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但若遇感染等因素干预则可引起一系列气道及肺组织的反应,导致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状加重,引发急性加重。该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小气道炎症、气道黏液高分泌、纤毛运动失调、气流受限等引起气体交换异常、肺过度充气、肺动脉高压等[7],导致咳嗽、痰多、胸闷气短等症状加重。西医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以止咳化痰、扩张支气管等为主,但在改善肺功能等方面效果不甚理想。研究[8]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中医学“肺胀”“喘证”范畴。肺胀乃肺气胀满、不得敛降,临床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肺肾气虚[9]。《类证治裁喘证》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有赖于肾的摄纳,若肾的纳气功能异常,摄纳无权,则见气喘、呼多吸少[10]。标实主要是痰瘀阻肺。在急性加重期,痰瘀更加显著,外邪袭肺,肺失清肃,不能宣降,诱发气滞痰瘀,久之痰浊、瘀血共同作用而壅塞肺络,发为此证[11-12]。因此,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必须辨证论治,标本兼治,治宜补益肺肾、化痰祛瘀、止咳定喘。补肾化痰祛瘀方中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培元;蛤蚧补肾纳气。此2味共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化痰;半夏燥湿化痰;贝母止咳化痰;桔梗、枳壳、瓜蒌清肺化痰[13],理气宽胸散结;杏仁、苏子降气,纳气定喘;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以上药物共为臣药。紫苑、款冬花枳壳化痰,共为佐药。甘草片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肺肾、化痰祛瘀、止咳定喘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花具有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14];半夏、杏仁、苏子可减轻炎症介质的分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气道黏膜水肿,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降低气道阻力,使肺通气功能得到改善[15]。

本研究结果表明:补肾化痰祛瘀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肺通气状态,改善肺功能,对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0 参考文献

[1]陈立军,李挺建.温肺祛瘀化痰汤辅助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部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6):1222-1224.

[2]董国蕊,王玉霞.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多索茶碱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5):691-692.

[3]何权瀛.2015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简介[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5,14(2):125-127.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6(4):255-264.

[5]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7-123.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7]ZHOU Y,WANG C,YAO W,et al.COPD in Chinese nonsmokers[J].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2009,33(3):509.

[8]王洋,薛晓明,赵勤萍,等.宣肺平喘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3):21-24.

[9]陈炜,张念志,韩明向.温肺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2):24-27.

[10]陈涛.补肾化痰防喘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2):138-141.

[11]陶安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益气化痰祛瘀方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126-127.

[12]蔡江河,陈茂华,郑晓静.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3):231.

[13]马敏,田青.清热化痰理气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6,37(7):834-835.

[14]王华,王桂成,林凡松,等.红花注射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加重期中的作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3):251-253.

[15]曾荣繁.清热祛痰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7):741-743.

猜你喜欢

阻塞性证候急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急性心包炎1例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