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训练要点研究

2018-03-12樊汶桦

运动 2018年20期
关键词:小臂站位练习者

樊汶桦

(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正手攻球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速度快、力量大、变化多。在比赛中,适时使用正手攻球,能够给对手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防守压力,进而抓住机会赢球得分。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正手攻球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练习。

1 正手攻球技术动作训练

正手攻球分为正手近台攻球与正手远台攻球。本文分析2种攻球技术及训练要点。

1.1 正手近台攻球

直拍正手近台攻球时,站位应在球台前40cm左右,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击球前,借助腰部与髋部的力量向右转体,同时持拍手摆臂,引拍至身体右上方,但不能高于肩。球拍成本横状,拍面要略向前倾。小臂约与台面平行。上臂与躯干的角度要始终,约为35。击球前,重心在左脚,引拍后重心要随着身体的转动调整到右脚。触球后,小臂旋内,拇指压拍,使拍面前倾,击中来求的中上部。击球时,持拍手小臂要快速伸缩发力,从身体右侧向身体左上方作弧线挥动。击球后,持拍手要顺势上身体左上方挥动一段距离,身体重心随挥拍动作从右脚移回左脚。横拍正手近台攻球时,除了握拍手法不同,其他技术动作与直拍正手近台攻球相似。由于握拍手法不同,击球后持拍手小臂与手腕约成一条直线,且拍柄略朝下。另外,拍面角度的调整变化主要是依靠持拍手小臂内旋动作的幅度来实现。正手近台攻球技术动作小,但出手速度非常快。在对阵中,适时使用正手近台攻球技术,能够为杀球创造机会,也可以直接攻球得分。

1.2 正手中远台攻球

正手中远台攻球时,站位距离球台约1m。击球前的站位与引拍动作与正手近台攻球相似,但引拍的动作幅度更大一些。击球时,持拍手小臂在上臂的牵引下,快速自身体右侧向左前上方挥动,同时右脚用力蹬地,腰部与髋部带动上身左转,重心前移。在来球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击球位置为球的中上部。击球后,持拍手要顺势向左前上方挥动,同时身体重心移回左脚。

整个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判断,移步调整站位;第2阶段是引拍,引拍时要强调身体放松以及腰和腿的发力;第3阶段是挥拍击球和还原成接发球状态。3个阶段的时间长短关系为:第1阶段<第3阶段<第2阶段。在正式比赛中,运动员很少会用到正手攻球,但是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是很多正手基本功动作的框架。因此,学生必须重视正手攻球学习与训练。

2 正手攻球技术训练方法

2.1 颠 球

颠球高度不应太高,颠球时身体也不要做太多的动作。颠球的主要目的是体验球与球拍接触时的球感,以及球离开球拍时手腕的放松感。初学者应身体挺直站立固定位置颠球,待技术熟练后,可身体左右慢慢晃动、上下浮动或在移动中颠球。

2.2 对墙练习

将球击到墙面,击球高度根据自己能力与学练要求而定。练习的目的:(1)体验球在反弹回来触拍后的本体感受;(2)不断强化对击球、迎球的节奏与控球能力;(3)提高自己的不同高度、力量来球落点的判断能力。

2.3 打吊球

把乒乓球上下各扎一个小洞,然后用棉线穿透将其吊起来。吊的高度要与自己徒手打的高度相一致。击球时不要发力,只需把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做到位即可。球打出去后会自己荡回来,然后看准时期打第2板,球再次击出,循环练习。打吊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强化自己正手攻球的肌肉记忆。

2.4 自抛(放)自打

学生应先进行直弹式自抛(放)自打练习,待正手攻球技术动作熟练后再进行斜弹式自抛(放)自打。以右手持拍为例,左手抛(放)球后,肩部与髋部右转,带动右臂右后转引拍,当球弹起时身体迅速还原带动右手向左前,挥拍击球。自抛(放)自打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球感。这种练习,学生可以自由地调整抛(放)球的高度,而后根据思维判断做出相应的击球动作,不断反复练习能提高学生处理不同高度来球的能力。另外,学生可以模拟对手的击球高度(或高或低),反复练习,克服接发球的心理障碍,提高自信心。

2.5 镜面徒手挥拍

面对镜子,以正手攻球准备姿势站位,然后进行徒手挥拍。练习时,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看镜子里自己的动作是否做到了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镜面徒手练习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加深大脑对正确的动作的记忆能力,形成动作定势。

2.6 观看比赛录像

每场比赛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自己的比赛回放录像,检查比赛过程中自己正手攻球技术的运用情况,认真分析、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与针对性地强化训练。与此同时,还要仔细研究其他队友及对手的正手攻球技术特点,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

2.7 利用器材辅助训练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高水平运动员,利用乒乓球发球机进行辅助训练都能显著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乒乓球发球机可以代替陪练者与教练员送球,会不间断地将球一个一个的发送到练习者面前。连续不间断地接发球,提高了练习者的运动强度,促进练习者正手攻球动作快速定型。另外,乒乓球发球机辅助训练也能显著提高练习者的体能素质,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耐力素质。

2.8 多人对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固定位置的定点正手攻球或走动中正手攻球。其中,固定位置的定点攻球练习内容主要为正手攻斜线、正手拉直线、侧身拉攻斜线和侧身拉攻直线。走动中正手攻球练习通常采用2打1的形式,即2个陪练对阵1个练习者。2个陪练者在固定位置把球击到练习者位置,然后练习者用正手攻球将球送回陪练者位置。练习时,陪练者不应按照一个节奏、力量与落点击球,而是让击出的球富于变化,让练习者的训练更加接近实战效果。

3 正手攻球技术训练中常见错误与纠正

3.1 站位错误

一些学生在进行正手攻球前,左脚与右脚站在同一条直线,且与乒乓球台面平行,击出的球软而无力,给对手不能带来很大的威胁。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强调站位的重要性。正确的站位应该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这样才充分发挥肩部与腰部的协调用力,增强击球的力量与速度。另外,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转肩、转腰和引臂动作,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把控身体转动后的重心位置。

3.2 引拍错误

主要表现为不引拍或者引拍动作不到位。一些学生盲目自信,忽视引拍,致使击出球出现落空或距离较短,不能过中线。对学生这类错误,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详细讲解引拍对正手攻球的重要性。在讲解时,教师要多给学生做示范,并要求学生积极模仿,并深刻体会“以腰带手”的感觉。当然,学生也可以个人进行表象训练。训练的根本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正确引拍动作的记忆,让学生对形成正确的引拍动作定型。

3.3 手腕错误

错误一:手腕下垂,持拍小臂与球拍成90°角。这种错误俗称“吊板”。用这种手腕持拍击球,击球动作会非常僵硬,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也容易在对阵过程中出现破绽让对手抓住机会,赢球得分。对这种错误,教师应告诉学生“放松”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持拍的手臂要自然放松,同时要求他们必须以正确的持拍动作击球,即球拍拍柄稍向左一些。教师应让学生不断反复模仿联系,尽快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错误二:手腕挺直,持拍小臂与球拍成一条直线,与“吊板”相同,以这种手腕持拍也会使击球动作变得僵硬,不能充分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对这种错误,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的手腕用力方式,并让学生掌握持拍小臂与球拍的正确角度。教师应学会不断反复练习,以让他们尽快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3.4 肘部错误

错误一:抬肘错误。有些学生在正手攻球时,肘部抬起的角度过低,使击出的球容易出现下网或不着台的情况。另外,肘部错误也让难以施展连续的技术动作。对于这种错误,教师应让学生掌握肘部放松以及肘部在正手攻球技术动作中的运行轨迹,然后不断反复练习,巩固记忆。错误二:撤肘错误。有些学生在击球撤肘时,或击不中球或控制不主球,从而造成丢球失分。对这种错误,教师应向学生强调引拍的正确方法与肘部的运动轨迹。在日常训练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胸前击球练习。

3.5 惯摆和还原错误

有些学生击球后,当球击出的瞬间球拍会立即停止不前,整个击球过程看上去非常僵硬。击球后,持拍手臂还原的动作也非常不协调。这样错误往往会造成连续击球动作缓慢,当对手攻势猛烈时,势必会难以招架,丢球失分。对这种错误,教师应给学生多示范正确击球与动作还原的轨迹,让学生不断反复联系。在日常训练中,教师应让学生多进行一些杀高球练习。

3.6 重心转移错误

重心转移在正手攻球技术动作中非常重要。无论是身体从左到右的重心转移,还是从右到左的重心转移,转移力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大大降低击球质量。对这种错误,教师应先让学生徒手练习重心交换动作,具体方法为:上半身前倾,收腹,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教师让学生把臀部右侧肌肉移动到右脚跟上方,此时上半身姿势必须保持直立不动,然后让学生体验右腿感觉。还原后,让学生按同样方法移动臀部左侧肌肉到左脚跟上方,体验左腿感觉。动作熟练且感觉明确后,加上转腰动作与小臂动作。

4 结 语

在比赛中,正手攻球是运动员进攻的重要手段,在乒乓球技术动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正手攻球技术,一定要循序渐进,在教练的讲解与示范下,掌握正确的正手攻球准备姿势、握拍方法、移动步法与击球动作,纠正不规范的动作。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后,再进行各种训练,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

猜你喜欢

小臂站位练习者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少林鹰爪十八手
建党百年说“站位”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做四肢保健操, 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
大红拳(六)
提升站位讲政治 创新担当争出彩
提高政治站位 勇于担当作为 以从严要求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