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2018-03-12赵奋军

运动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公共服务背景

赵奋军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的大众化发展,存在体育网络化、信息化程度较低,体育场馆利用不足、缺少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等问题,使我国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借助“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将为体育公共服务工作提供技术及平台的支持,有效解决体育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事业的进步发展。基于“互联网+体育”的时代背景,打造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将推动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及现代化的发展,改善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现状。

1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1.1 推动体育文化传播的需要

体育文化具有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满足人类需求,促进社会秩序化、组织化发展的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较高的追求。建设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社会文化传播中针对体育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体育网络视频教学的内容及种类不够丰富。因此,“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将有效促进体育文化的进步发展。首先,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将有利于保护我国民间体育文化的丰富性及多样性,通过录制相应的体育教学视频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使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民间体育文化,保护濒临失传的民族体育项目。其次,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网络使用者的数量剧增,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体育文化,将降低体育文化的传播成本,并有效提高影响力度,拓展影响范围。“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有效推动了我国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1.2 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体育服务工作主要由政府及事业单位组织,加之社会恩格尔系数较高,人民群众投入体育消费中的资金比重较小,体育产业并未作为一项独立的产业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更加激烈,其中不仅为经济及军事实力的竞争,还包括体育产业在内的文化软实力综合竞争。“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通过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将有效解决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首先,通过构建体育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将为政府、体育企业、人民群众之间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提高政府及社会体育企业的体育服务质量。加之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营销的成本较低且效果较好,人民群众将减少生活中的体育投资,调动起运动的兴趣。其次,“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将有效促进社会体育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人民群众在网络平台中可对体育服务进行评价,促进体育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项目。最后,“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将进一步整合社会中的体育资源,完善体育市场的建设,带动整个区域内体育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1.3 人民群众科学健身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政府资金及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体育资源供给能力有限,大众体育服务人才、技术、信息整合力度不足等问题。体育公共服务的“硬软件”发展失衡,使得体育公共服务工作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因此,体育公共服务在质量及数量无法切实满足人民建设发展的需求。由于人民群众的年龄、性别、爱好、收入等存在差异性,基于社会体育需求的维度进行分析,大众并未树立正确的健身态度,并处于自我锻炼的初级发展阶段,健身的内容与方式较为单一滞后。“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将为大众普及科学的建设知识与方式,帮助大众加深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程度,为群众提供便捷化的搜索渠道及选择渠道。

1.4 提高体育资源利用的效率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将提高体育资源的搜集力度,实现体育资源的整合及挖掘,不断丰富体育产业的内容,挖掘体育文化的经济发展能力,促进体育文化及体育产业的进步发展。首先,我国体育事业起步发展较晚,政府投入体育场地建设与维护的经费不足,社会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较少。现有的社区体育场地无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制约了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体育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体育场馆的经营方式传统滞后,导致体育资源无法合理有效使用。“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将解决这些问题,人民群众将通过平台获得场地的使用信息内容,避免在高峰时期预定体育场馆,由于运动的人数限制降低健身的质量,并且借助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可将社会中体育企业的信息进行发布,实现社会体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2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内容

2.1 平台目标分析

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应以“互联网+体育”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冲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瓶颈期,实现大众体育便捷化及信息化的发展。首先,“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旨在提升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为人民群众提供在线选定体育场馆的服务功能,满足大众对于体育基础设施的个性化需求。其次,“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将打破体育知识闭塞的困境,实现体育资源信息的共享。借助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实现对健身知识、健身视频等资源内容的优化整合,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库,为群众的体育活动提供在线交流及指导,提高群众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最后,“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将有效扶持中小体育企业的发展,将企业的信息集聚在网络平台之中,以便大众进行查看、使用。与此同时,构建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将有利于为体育者提供更多就业的机会,并提高政府部门的体育服务质量与水平。

2.2 用户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大众对于体育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各类人群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首先,政府部门的体育公共平台需求分析,主要的目标为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解决现阶段人民群众中的身体健康问题,提高民生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其中,主要包含3个方面内容,即将体育赛事、体育知识、体育信息等传递给群众,培养群众的体育意识与体育精神,并提高体育企业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其次,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体育工作者的需求主要为,为体育工作者提供就业支持及就业引导,便于群众直接联系指导员进行订购,扩大体育指导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再次,体育企业的需求主要为传播企业的信息,为消费群体提供直观且透明的信息传播方式,提升群众对于企业的信任程度及认可程度。最后,人民群众的需求中,主要包含的获得体育服务知识、与体育服务方进行沟通、获得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在公共服务平台中分享运动的体验。

2.3 平台框架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主要的模块内容为体育资讯模块、指导教练模块、同城交流模块、场地预定模块、培训机构模块、赛事报名模块等。第一,体育资讯模块帮助群众在体育活动中遇到问题,该模块呈现出的内容主要为,体育知识、体育教学视频、图片材料等,满足群众自学体育知识的需求。第二,指导教练模块,主要为向平台上的用户,推荐体育指导员、体育教练的服务,群众在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中,将直观地了解到体育工作者的信息内容。第三,统称交流模块主要为寻找体育伙伴、分享体育运动经验的平台,其中包含一些集体性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第四,场地预订及培训机构模块,主要为满足大众对于体育运动场所及项目的需求。第五,赛事报名模块将体育比赛信息发送至网站及用户的手机客户端中,增强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拓展体育比赛的参赛规模。

3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平台

3.1 网站平台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网站平台需要保证内容的丰富性与真实性,促进网站平台的市场化发展运作。体育公共服务网站平台将为市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项目。例如,体育赛事搜索、体育赛事直播、体育活动报名、体育场馆的查询及预订、体育活动指导培训、体育产品购买等。在网站平台的建设中,应完善2个方面的搜索内容,即体育场地搜索及教学培训搜索。方便大众能够选择到合适的体育运动场地及教练,提高大众的体育运动兴趣与热情。体育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应坚持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转方式,并保证网络平台中的功能系统不断升级更新,为大众提供人性化的体育公共服务。

3.2 App平台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借助手机APP平台,将有效打破时间及空间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限制。在4G网络不断普及化的发展背景下,群众通过手机注册便可使用手机App,借助定位系统可了解附近的体育运动场馆信息,其中涉及电话、项目、路线、价位等内容,便于用户更加便捷地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场所。体育公共服务手机App,主要包含4个模块,即场馆推荐、同城约战、赛事信息和个人中心。手机App具备健身指导预订、健身信息推送等功能,并为大众的寻找体育伙伴、体育活动报名等提供途径及方式。手机App平台的构建,需要技术支持及后台运作,需要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继而为大众提供便捷、时效的体育公共服务信息。

3.3 微信平台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是有效的发展路径。体育公共服务微信平台的构建,需要保证界面的简洁美观,提高大众参与运动的兴趣及热情。体育公共服务微信公众平台,需要由专业的微信运营成员及技术人员,每日推动相关的体育信息,其中包含体育赛事、体育活动、体育装备、体育知识等。微信公众平台主要由3个板块构成,即微运动、微预定和微社区。首先,微运动板块主要向人民群众推送最新的体育新闻、赛事报名、体育成绩、体育视频、比赛购票信息等。其次,微预定的界面内容,通常为体育场馆的选择及预订,并附加体育场馆的教练信息、设备信息等,确保大众在微信平台中选择出喜欢的体育项目及体育场馆。最后,微社区板块内容,主要针对大众网络使用习惯的差异性设置,在其中包含各种网络平台及手机App的链接,并设置大众交流互动的端口,实现体育信息资源的共享。

4 结 语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必要性在于将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化及多样化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并充分利用社会体育服务资源,推动体育文化及体育产业的进步及发展。“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目标主要为:实现体育资源的交流,促进社会中小型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政府部门的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因此,“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政府职能部门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公共服务背景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体育产业之篮球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