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满族刺绣产品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2018-03-11赵春妹
赵春妹
摘 要:河北满族刺绣产品充满着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民族性格的神韵,是满族人民在其民族形成过程中一种长期生活积淀的结果。满族刺绣作品尤其突出人们渴望富贵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生活愿景,刺绣纹样形象的表达了民族迁徙、信仰崇拜的场景,图案色彩配合充分体现朴素、典雅、秀丽、生动、热烈的艺术效果,刺绣已成为满族民间艺术的标志而经久不衰。解放后,随着机械工艺的普遍使用,逐渐取代了传统手工工艺,人们生活方式的开始改变,使满族刺绣逐渐失去了它所生存的土壤而渐渐枯萎,如今的满族刺绣已经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满绣产品也由于其品种单一,花型陈旧,而受到大众的冷落。
关键词:满族刺绣 发展 研发 设计 传承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c)-0-02
1 河北省满族刺绣产品的现状分析
刺绣是中国一项有着悠久历史民间手工艺,满族民间刺绣就是其中的代表。满族民间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出各种纹样,绣品主要施用于衣服、鞋、枕顶、各式荷包、桌帘、门帘、幔帘、幔套等。绣品题材丰富生动种类多样,比如花鸟、人物故事、词语诗篇、山水屋舍、家畜水族、吉祥纹样、几何图案等无所不包。反映了满族妇女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之艳丽浓烈的色彩、夸张粗犷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民族特色。发展到清代,刺绣更是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服饰和日常用具上都有刺绣,因而,刺绣成了满族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
到清代,面料越发厚重,多提花,装饰繁琐。对装饰细节的过分追求,反映了清代末期封建统治者病态的鉴赏水平。清代织物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麒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色彩鲜艳复杂,对比度高,图案纤细繁缛。此外,旗袍大量使用花边,曾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花边最初的作用是为了增加衣服的牢度,使衣服经久耐穿,所以花边多缀在易损部位,如领口、袖口、衣襟及下摆等处,后来渐渐成为一种装饰品,久而久之,蔚然成风。清代,花边的装饰功能远远替代了其实用功能。旗女的袍俗尤以多镶为美,到了咸丰、同治年间达到顶峰,有时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饰,几乎看不到原来的衣料。纹饰多样,有龙凤呈祥、彩凤双飞、丹凤朝阳和百蝶等。
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机械加工业的出现,机绣逐渐取代了手工刺绣,满绣曾一度濒临消亡,到了现代已经有很少人再做满绣,尤其地处河北境内的满族刺绣产业情况更是严重,当地绣品品种单一,花色陈旧,针法粗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样老旧,大多数的图样还是以龙凤牡丹为主,没有新意,传统的纹样难以与现代服饰、家居相匹配。
(2)从网上搜集的图样直接拿来套用,尺寸大小等不协调,图案叠加没有层次感;色彩搭配过于生硬,没有设计感。
(3)绣品的细节处理的不够精细,产品价格与产品质量不匹配,没有精品概念。
(4)材料的选择随意,绣品实用性与美观性相脱离。拖鞋、抱枕、床品、手包等只能用来欣赏,使用价值较差,产品华而不实。
(5)产品的销售手段单一,仅单纯依赖旅游带动消费。
2 河北省满族刺绣产品的发展策略
满族民间刺绣起源于14世纪初,刺绣艺人在漫长的实践操作摸索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套独特的刺绣技法及地方特色,尤其河北省地区的满族刺绣作品既保留了在动物皮革上补绣针法的稚拙、纯朴的工艺风格,同时也逐渐采纳了北方其他地方,比如鲁绣的绣法,还有江南地区的苏绣等技艺,逐渐成为我国刺绣大家庭中的一个独特分支,载入我国刺绣手工艺史册。现代河北满族刺绣新产品的研发不仅要保留这一特点,同时还要更加突出满绣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在此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无论是图案花型还是构图配色,都充分考虑到现代人的审美理念以及个性特征,产品力求古朴韵味中透露精美品质,又不失满绣原有特色。同时进行满绣工艺品的外观设计研发,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增加香包、首饰、丝巾、手套、手机套、电脑包、化妆包等品种的拓展设计,无论是外观还是工艺细节处理力求新颖独特,打破现有产品陈旧滞后的现状。
(1)针对河北满绣品种单一,花型陈旧等实际问题,进行花型纹样改进设计,原来满族刺绣最常见的产品是枕头顶,所谓的枕头顶就是满族的先民们使用的枕头,最早的材质为圆木,因为舒适度不够后改成长方体的茧丝布枕头,而枕头顶则是长方体两边的正方形堵头。这两块正方形的顶子也就成了满族女性任意表现刺绣艺术的载体,因此比较经典的刺绣作品也多出于枕头顶中。枕头顶的刺绣图案大部分都是象征着吉祥,表达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的题材,比如松鹤延年、吉庆有余、鲤鱼跃龙门、麒麟送子、连年有余等,虽然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但由于刺绣手法相对粗糙落后,针法没有与时俱进适时更新,所以产品与现代人们的审美取向产生不小偏离,导致出现绣品人工耗时多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益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首先在花型上进行改进,增加现代人喜爱的花卉、植物、动物等纹样,比如小菊花、百合花、君子兰、翠竹、猴子、梅花鹿、熊猫等,并在刺绣手法上借鉴南方细腻的刺绣手法,使作品针法粗细、虚实相互穿插,效果更具有层次感以及现代美感。同时增加现代家居必不可少的家居饰品,比如:沙发靠枕、桌旗、床罩、杯垫、壁画等作品的设计研发,尝试将一些现代元素与传统刺绣图案相结合,拓宽设计思路,增加产品风格。
(2)需要改善绣品材质,提高产品品味,兼顾绣品的美观性与实用性。提升刺绣面料的档次,对于大幅的绣品建议采用真丝材料,做到工时、材质、价格相匹配,确实达到货真价实的标准。其次对于实用类产品,比如:靠垫、服装等要考虑到面料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兼顾色彩与产品风格的协调统一。
(3)绣品内容要与针法相匹配,注意细节的处理。刺绣用的丝线粗细变化合理有序,赋予层次,虚实相映,构图颜色搭配与纹样风格相协调。
(4)拓宽市场销路,逐渐减少低端市场销售份额,发展高端路线。销售不能单纯地依赖旅游来拉动,而是要融入现代网络营销、视频营销等多种销售模式,将满绣产品进行更广泛的传播,让更多人重新认识满绣产品的艺术魅力。
3 河北省满族刺绣產品的传承
河北满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让它永远焕发生机,除了推动市场化之外,还要注重它的传承性。积极扶持满族民间刺绣团体,在社区、农村、学校广泛开展刺绣工艺技术传播,聘请专家、老艺人进行专题讲座和技术指导,传授刺绣技术。走出去请进来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精髓,巧妙融入到刺绣工艺中,丰富刺绣作品的艺术内涵。同时制定5年保护方案,积极发展新生力量激发对满绣艺术门类的热爱,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向培养,为满绣的发扬光大奠定基础。希望河北满绣这朵古老的民间艺术之花再绽光华。
参考文献
[1] 徐俏楠.常德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9):105-106.
[2] 杜权达.满族刺绣特色及发展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8(3):41-42.
[3] 周越,贺萧含.满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研究[J].设计,2017(1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