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及改进建议

2018-03-11于爱莉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费用职工

于爱莉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我国实施人才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为职工教育培训提供资金保障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状况不容乐观,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职工教育经费效益,更好保障企业职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笔者拟就此进行探讨。

一、管好用好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意义

(一)管好用好职工教育经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实现上述目标,职工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外部條件、企业氛围亦必不可少。没有资金支持,企业职工教育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图书教材无从谈起。

(二)管好用好职工教育经费是保障企业职工权益的需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力要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需要一定的教育或训练,需要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这种教育费用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即工人工资包括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费用,职工教育经费是工人工资的组成部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也将职工教育经费纳入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并明确职工范围包括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以及通过企业与劳动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我国工会法也指出,企业工会要组织职工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保障职工接受教育的权利。

(三)管好用好职工教育经费是破解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当前不少企业面临实用管用好用的人才少、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少、专业型综合型全面型人才少等突出问题,通过校园招聘、人才引进等输血渠道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矛盾,但人才引进受制于企业人员编制、人工成本控制等因素制约。管好用好职工教育经费,在摸清企业人员现状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加强对现有在岗员工的教育培训,通过内部挖掘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既能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又能增强企业培育人才归属感,形成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当前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按照计税工资总额和规定计提比例计提后可在税前抵扣,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绝大多数企业能够足额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当前,影响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效益发挥的关键仍在使用环节,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年末结余过大,资金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个别企业领导人员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和国家在当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缺乏正确认识,不敢担当,不敢作为,对财政部《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财政部《意见》)等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有关规定学习不深、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在费用审核把关上存在“宁肯不花钱、不能花错钱”的错误思想,导致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年年计提、年年结余、年年结转,企业动态资金计提后演变成静态费用沉淀下来,职工教育经费效益难以充分发挥,职工应该享受的教育培训的权利享受不到,影响了职工获得感。

(二)落实职工教育经费使用向一线职工倾斜政策要求不到位,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占比过高

财政部《意见》要求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明确提出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要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要重点投向高技能人才培养及在岗人员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但一些企业将企业领导人员参加经管班、中青班、总会计师班等中长期培训费用列入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挤占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出现“与民争利”现象。上述培训时间长、花费大,上述费用应通过“管理费用”列支。

(三)个别企业超范围列支职工教育经费,导致费用使用不合规

财政部《意见》明确提出,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个别企业存在通过职工教育经费报销职工在职学历教育费用的问题。

(四)现有制度规定用途范围偏窄,对“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把握起来难度较大

财政部《意见》划定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列支的11项用途:(1)上岗和转岗培训,(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上述支出范围对“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实际操作时不好把握,有些企业直接无视此项内容,按照“法有允许方可为”的原则严格对照前10项内容控制职工教育经费,而很多费用项目当年支出较少,导致职工教育经费花不出去。

(五)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监督缺位,管理使用情况长期无人监督

财政部《意见》指出企业工会、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企业审计部门都具有监督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的职责,并通过将企业职工经费提取使用情况列入企务公开的内容接受企业职工的监督。《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经费并拒不改正的企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教育经费,统筹使用。从制度设计上看,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监督出现“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现象。但从调研情况看,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企业上述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均未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纳入监督范围,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长期缺位,导致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结余过大、挪用、使用比例不当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对管好用好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建议

(一)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要将企业职工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纳入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督促企业法定代表人明责尽责

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应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纳入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明确自己在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培养造就企业急需人才方面的责任,尽职尽责地管好用好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对不按规定计提、挤占挪用职工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问题频发的企业负责人要通过强有力的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二)企业上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纳入调研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企业上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结合企业人力资源调研检查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结构分析和用途分析,检查企业是否落实“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要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的要求,检查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主要用在了哪些方面,及时发现基层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时督促整改。

(三)企业应研究制定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确保制度实用管用有效

企业要在学深学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财政部《意见》等国家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制度,在不违背国家有关规定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可将与职工考取与自身从事岗位工作相关的职称、職业资格考试报名费、教材费,员工参加网络教育费用、购买与提升工作能力有关的图书费用等纳入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列支范围,将“职工自学成才奖励费用”具体为“对职工通过与自身岗位工作相关的职称、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自学考试学历及在职教育学位的”,并结合企业实际对奖励金额进行具体量化。

(四)发挥企业内部民主管理职能,监督企业管好用好职工教育经费

一是企业工会要切实发挥企业职工利益维护者作用,督促企业通过企务公开拦、内网企业公开园地公布职工教育经费提取、管理、使用情况,接受全体职工的监督,维护职工依法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二是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薪酬福利委员会要将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作为年度工作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接受全体职工代表的监督。三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每年检查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发现问题,督促问题整改,提升经费效益。四是企业财务部门要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针对会计管理中发现的职工教育经费提取、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工作建议。通过上述部门共同努力,发挥监督合力,督促企业管好用好与每一位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职工教育经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各企业都应将落实好国家有关规定,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履行职工教育培训职责,维护工依法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管好用好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中央储备粮烟台直属库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费用职工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国际奥委会将承担8亿美元东京奥运延期费用
职工摄影(2)
黑色星期五:英国零售商面临巨额退货费用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兰州铁路局职工摄影作品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