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探索零售发展新模式

2018-03-11夏守亮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便利店线下消费

夏守亮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开始由投资、出口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消费连续4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背景下,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更加明显。而消费结构升级与家庭小型化、消费服务化、技术应用深入化等趋势叠加,使便利消费需求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便利店成为完善消费体制机制、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重要抓手。

一、便利店在实体零售中表现抢眼

便利店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近些年,一些发达国家大型综合零售业态出现向小业态转化趋势。2016年,美国小业态(包括药妆店、均价店和便利店)的增长超过了大型零售业态的四倍,形成了一个超过1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2014年,日本便利店的国内市场规模首次超过了10万亿日元,便利店市场份额超过超市,比例约为54∶46。近几年国内在零售业总体增速回落的情况下,便利店保持高速增长。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17年便利店行业年增长率达23%,目前中国便利店与超市市场份额比约为8∶92,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便利店受到追捧。在线上流量和获客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线上企业纷纷走向线下,挖掘新的流量入口,其中便利店因其靠近消费者、高频、刚需等特征受到追捧。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传统互联网巨头都不同程度试水了线下便利店业态,都试图把网上资源优势辐射到线下场景。与互联网巨头赋能线下实体,再把线下流量导入线上的思路不同,便利蜂凭借数字技术优势,与实体便利店深入融合,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给实体零售业创新发展带来诸多有益的启发。

二、便利蜂创新发展模式及成效

2016年11月,便利蜂在北京海淀区注册成立。2017年2月,在中关村西区同时开业5家便利店,2018年3月跻身独角兽企业榜单。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在全国开出300多家直营门店,创造了开店速度最快、晋升独角兽时间最短、工程师数量最多、库存周转率最高等多项行业之最。

(一)人才和资本优势保障企业高速稳定发展

便利蜂的创投团队来自原去哪儿网创始人员以及7-11高管团队,是互联网与实体零售人才队伍的组合。创投团队深刻的互联网基因为便利蜂的技术创新铺就了底色,同时发展中不断吸纳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企业人才加入,目前公司规模约5000人。创投团队组建了斑马资本为便利蜂提供长期资金支持。斑马资本采用控股型投资管理模式,遵循集中投资、长期持有的策略,通过深度介入公司管理、整合优质资源帮助便利蜂发展,并以此获得长期的资本增值和回报,首期募资10亿美元。

(二)凭借数字技术降本增效

便利蜂应用数字技术对供应链、运营系统等进行现代化改造,提升企业效率。一方面运用数字技术持续优化供应链,提升后端供给效率。便利蜂自建现代化仓储物流系统,打造共同配送体系,提升门店配送准确率和及时性,实现门店无仓化,并将商品库存周期缩短至1周,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另一方面研发智能运营体系,提升前端运营效率。便利蜂研发全品类销量预测系统,次日预测准确率达到80%以上,并基于销量预测开发自动订货、促销、排班、陈列、制作、上新等自动化系统,精准分析每个店面实际情况,大大减轻了对人工的依赖,实现了“千店千面”的运营效果,提升了运营效率。

(三)应用数字技术保障商品和服务品质

便利蜂借助互联网技术,自主研发应用智能硬件,加强对食品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把控,确保食品安全新鲜。如在仓储运输环节,研发了“温度自动回溯系统”独立监测设备,安装在所有冷链车厢内,24小时实时监控车内温度,确保运输环节食品安全。在门店,使用“鲜度pad”,严格控制热食销售时长,超过4小时,“鲜度pad”会发出蜂鸣提示,操作人员须在摄像头下废弃,保障门店销售环节鲜食的安全和口感。便利蜂还在店内应用高端智能化设施,确保商品和服务品质,如用万能蒸烤箱代替传统微波炉加热,使食品复热更均匀,颜色更鲜艳,口感更新鲜。用国际顶级品牌自助咖啡机,制作适合中国人口感的咖啡。新技术和智能设施的应用,大大提升了顾客满意率,复购率大幅上升。

(四)依靠数字技术提升消费便利性

便利蜂提出“便利+”发展理念,核心是依靠大数据算法驱动,构建以便利为核心属性的消费空间和生活场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便利蜂依托技术优势,围绕实体便利店做了诸多探索创新。如在门店密集区域投放免押金的便利购物单车,实现了车店相互引流的良好效果。研发箱式无人店、智能货柜、共享雨伞、共享纸巾机等智能便利设施,把便利服务送到消费者身边。在店内,便利蜂除了人工结账,实现了手机APP、自助终端等多种结账方式,高峰时期缩短了消费者20%的结算时间。

(五)借助数字技术提升消费体验

首先是依靠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每个会员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等,为会员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首先,根据某位顾客经常购买咖啡的消费行为,在手机端赠送免费咖啡券,有效提升消费体验。其次,便利蜂运用智能运营系统,减少了店面事务性工作内容,解放了店面工作人员服务时间。特别是店内事务性工作时间占比由40%压缩到10%以内,工作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用于客户服务,客户满意度明显上升。再次,依靠技术研发不断增加新的消费体验,如便利蜂的蜂小柜,不仅实现了“即拿即走”的消费体验,还能让消费者自己写“心愿单”,由消费者决定货柜里卖什么东西,增强了消费购物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三、启示及建议

便利店在中国显示出极大的成长性,巨头入场、资本追捧,北京等城市把便利店作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重要抓手,积极鼓励支持便利店发展。同时,便利店行业存在连锁品牌化率低、转型升级难、营商环境差等问题。从便利蜂的创新实践得到以下三点启发和建议。

(一)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助力传统零售转型升級

传统零售普遍存在主要依靠人,技术投入不足,造成人力成本高、可控性差、专业度低等问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零售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途径。从便利蜂的实践经验看,零售业依靠数字技术提质增效的路径是行得通的,关键是要铺下身段、真投入、真融合、真正依靠技术,而不是简单地线上赋能线下或线下简单应用信息系统就算数字化了。因此,要鼓励运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零售的供应链和运营体系,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

(二)优化营商环境,释放便利消费潜力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一批积极应用先进信息技术的现代便利店企业。便利蜂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借助了新技术在便利店场景的深入应用,另一方面在于居民消费对于便利性需求不断提升。便利消费需求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持续优化连锁便利店发展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支持鼓励便利店提供多元化便利服务内容,挖掘便利消费潜力,促进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三)规范资本市场,鼓励高质量发展

一个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优良资本的支持保障。便利店行业被认为是“弯腰捡钢镚”的行业,不适宜引入追求短期收益的资本,便利蜂采用的控股型投资,对其坚持直营模式、持续技术投入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因此,对一些实体经济应鼓励长期资本进入,帮助企业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警惕短期性资本行为,防止恶意补贴、无序扩张、不正当竞争等行为,避免资本退潮影响行业整体生态。

(作者单位:便利蜂研究院)

猜你喜欢

便利店线下消费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各地便利店有多绝?全国网友吵翻天了
便利店指数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步步高年内将开10000家便利店
ONE⁃M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