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竞赛辅导的实践
2018-03-11蒋喆
蒋喆
【摘 要】本文论述职业技能竞赛辅导的对策,分析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辅导过程中存在的学生的测绘理论知识不扎实,对仪器实操原理理解不透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参与竞赛锻炼少、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据此提出健全技能竞赛开展机制、健全激励办法、实施“以赛代考”、建设“全开放”实训室、搭建技能竞赛平台、规范校内社团、开展相关竞赛活动等对策。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辅导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C-0023-02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展示教育教学水平和广大师生精神风貌,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勤奋学习,我校自2008年以来一直组织水利工程系测绘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测绘相关的技能竞赛。其中水利部组织的全国水利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是水利类高职院校举办,虽然每届水利竞赛项目都不断在变化,但测绘项目作为基础专业项目,是竞赛的必选项。通过近年来的测绘技能竞赛,我们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参赛训练过程的关键点总结如下。
一、实践体会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是比赛的根本保证
学校及系部领导都高度重视技能大赛。水利部技能竞赛时间为每年的11月份,我校从当年3月起就已安排指导教师和竞赛选手的选拔工作,5月开始对选手进行培训,7月开始进行系统的强化训练。训练期间,领导时常到训练场地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同时专门为竞赛而建立了QQ群,各项目的指导老师和竞赛选手每天在群里就培训事项进行探讨,系部不定期召开赛前动员会,研究、解决指导老师和竞赛选手在培训中遇到的困难。比赛前夕,学校教务处召开了学生技能竞赛的领队会,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参与赛事的积极性,确保了技能竞赛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参赛学生的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和时间、科学的训练是抓好比赛的关键
由于竞赛中设有理论知识考核,要求参赛学生基本掌握测绘专业知识,因此在参赛人员选拔上,测绘项目重点在测绘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中选择,并且要求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能力强。
假期培训期间,白天分上下午对测绘竞赛中两个项目涉及的技能进行训练,晚上利用大赛方提供的理论测试题库进行理论辅导,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学生坚持每天进行一次自测,每周进行一次考核,并且针对选手的个人情况进行重点培訓,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训练计划。在进行二等水准测量培训时,在仪器操作、数据记录、成果计算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认真培训,要求不能放过任何小细节。在训练方法上,操作与理论相结合,讲评做循环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培训的效果,边训练边总结,不断改进操作思路和方法步骤,在冲刺阶段严抓模拟竞赛,促使学生在竞赛中发挥最佳水平。
(三)完整的培训计划是抓好比赛的有力手段
在接到每年的技能竞赛通知后,系部就开始着手安排竞赛训练教师和竞赛学生的选拔工作,指导老师积极与举办方就竞赛内容及规程进行沟通,加入大赛举办方QQ群,及时获取比赛新信息,并与其他院校的同行相互交流经验。从竞赛通知发布到竞赛开始,比赛的规程可能有两次变化:第一次是在竞赛通知发布后两个月的专家会议,会议将根据历年竞赛出现的分歧,对部分事项进行调整,调整幅度相对较大;第二次是在竞赛开始前一天的指导教师会议,对指导老师训练过程碰到的模糊不清的具体操作事项做调整,调整微小细节。所以竞赛训练不但要根据获取的信息,及时对训练相关事项进行调整,做到训练、培训与比赛内容同步,还要做到以多元化的竞赛训练方式应对临时的、微小的调整,这样才能确保训练效果。
(四)阶段性的总结、模拟试赛是确保成绩的高效方法
竞赛培训期间,我们针对当年的竞赛项目进行模拟试赛,及时总结技术要点和思路,根据往年竞赛中的经验,对同样出现在当年训练中的问题加强训练,并要求参加培训的参赛队员在阶段性自我总结训练中分析遇到的困难和已解决、突破的难点,再由指导老师根据前一阶段的完成状况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动态修订训练计划,保证参赛老师完全掌握比赛项目,通过循序渐进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有效提升学生培训的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为参加技能竞赛所进行的赛前选拔、赛中培训、赛后反馈等工作开展,各项培训制度、奖励制度的逐步健全,对比赛成绩的提高是有实际成效的,但就总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由于参赛学生和赛制的不断变化,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学生测绘理论知识不扎实,对仪器实操原理理解不透彻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测绘技能只注重仪器操作,学习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疑问,一味全盘接受导师传授的知识,忽略了原理,所以对操作技术关键点的掌握不够全面,造成比赛过程一遇到与平常不同的地方便手足无措,容易造成失分。而竞赛中测绘理论知识部分的知识面太广,就算专门抽出时间来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学生基础不扎实、对理论知识理解差,也只能靠死记,训练进度慢,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
(二)竞赛设备不固定,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测绘竞赛仪器众多,且每届竞赛所使用仪器不固定,有的仪器甚至是赛前一两个月才会拿到手和开始研究,更不用说熟知仪器的所有命令,仅能要求学生掌握比赛中最常用到的仪器操作命令,勉强应对比赛,无法处理比赛中仪器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学生缺少对竞赛规程的分析,缺少学习自主性,在比赛中经常会忽略细节部分,而恰恰就是由于小问题造成丢分。
(三)学生参与竞赛锻炼少,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每年都在不断培训新的选手参赛,学生们都没有经验,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技能水平各方面都较差。在测绘比赛中,进入赛场后各参赛队伍如同竞技赛跑一般从同一起跑线开始比赛,对手当前且裁判紧跟其后监督记分,学生心态相对紧张,再加上每队都有一个裁判一直跟随比赛,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极大的考验,甚至在早前的比赛中有其他院校参赛者由于紧张出现了摔坏仪器的现象。近几年来,我校参赛者都是由于个别同学的心情紧张,导致仪器操作慌乱,无法集中精神关注操作细节,造成数据计算失误,遇到技术难点不能立刻调整情绪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无法发挥出正常的训练水平,导致未能取得预想的成绩。
三、辅导建议
(一)健全技能竞赛开展机制
指导教师要有责任心,参加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是各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而指导老师的素养是影响大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指导老师要利用假期时间,全身心投入集训,在指导训练的过程中,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动作和计算过程,在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及时找出问题症结并进行改正,保证训练质量和进度。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指导老师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善于钻研,反复推敲琢磨。
对参赛学生需要精挑细选,需要合理的组合模式。参赛学生都选大三的学生是一种一次性培训模式,辛辛苦苦培养一年只能匆匆参加一次比赛,成效不高。近两年摸索出了“1—2—3”的培训模式,这种组合模式由1名参与过竞赛的大三学生、2名正在备赛的二年级学生、3名一年级学生(为下一年竞赛储备力量)组成,刚好能凑成2组(每组3人)进行培训。这样的模式,有教师指导,有老生带动,有新生不断注入,循环往复,既能保持参赛储备力量的不断更新,又有利于互帮互学氛围的营造和竞赛的选拔工作。
(二)健全激励办法,适时实施“以赛代考”
近几年来看,学生荣誉感并不强烈,更多的是需要现实物质的刺激,而学校的培训补助与利用寒暑假在校外打工的收入相比,远远不及,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竞赛中来的只能依靠学分刺激。因此,针对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应允许可免修相关课程,或折算成若干学分,或作为加分项纳入评优评先评奖、入党和推荐就业中去,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培训,参与竞赛竞争,促进优良学风的建设。
(三)建设“全开放”实训室,搭建技能竞赛平台
学校测量实训室的开放时间只限定在实训课上课期间,在短短的90分钟内,学生只能完成实训课上的内容,根本谈不上钻研。应逐步开辟“全开放”实训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学生除了在实训课时间内完成相关实训内容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能力、时间,使用实训室的各类仪器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便利的学习环境,在硬件上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
(四)规范校内社团,开展相关竞赛活动
目前我校各社团虽然各类竞赛活动层出不穷,但缺少有效的活动组织,竞赛制度混乱,各裁判都是社团的成员,有的自身测绘知识都比较缺乏,这样的乱局不能有效推动竞赛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進行,不能体现参赛同学的真正测绘水准,更不能为国赛选拔人才。所以,规范校内社团的相关竞赛活动,应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由二级院系牵头,定期举办测绘大赛,根据国赛的比赛规程合理修改赛制,从而使技能竞赛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 。
今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借助技能大赛的平台,多参与竞赛,多汲取各院校的培训经验,完善我校的技能竞赛管理制度,加强技能竞赛工作的运行机制建设,扎实推进技能竞赛辅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文叶.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J].山东工业技术,2018(1)
[2]艾娟.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辅导的实践与思考——以信息安全与评估项目为例[J].才智,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