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之州”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

2018-03-11袁绍阳何连兵

当代贵州 2018年52期
关键词:毛尖都匀黔南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袁绍阳 何连兵

黔南州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盯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目标,创建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打造区域农业品牌,构建农旅融合绿色发展格局。2018年上半年,全州农业增加值完成84.7亿元,同比增长6.3%,全省排位第三。

2018年4月,“都匀毛尖”区域公共品牌价值29.9亿元,全国排名第九位,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品牌发展力品牌”。

2018年10月12日,在深圳举办的黔南州(深圳)农业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13个,投资总额119.23亿元。

……

近年来,黔南州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制定实施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农业专项改革方案,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和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40年,黔南州农业总产值、总增加值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保持快速、大幅增长。2017年,全州农业增加值202亿元,未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2.31亿元增长86.54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46元,比1978年未扣价113.98元增长84.51倍;2018年上半年,全州农业增加值完成84.7亿元,同比增长6.3%,全省排位第三;畜牧业增加值占比27.5%,全省排位并列第五,非粮增加值占比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025元,增幅10.3%,全省排位并列第三。

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说:“黔南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盯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目标,不断擦亮‘生态之州’的底色,努力提高‘幸福黔南’的成色,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精神,加快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

创建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黔南州坚持典型引领、以点带面,以500亩以上坝区农业结构调整为主阵地,着力创建一批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茶叶产业。以都匀、贵定、瓮安、平塘、惠水、独山等重点产茶县为主体,发展产业集群,重点打造都匀毛尖镇都匀毛尖现代高效茶叶产业带、贵定云雾山都匀毛尖·贵定云雾贡茶产业带等。以贵定鸟王种、都匀毛尖本地小叶种、白叶一号、黄金芽等优势品种为主,到2020年累计新建24万亩高标准茶园。

蔬菜产业。在低海拔高热区罗甸、三都、平塘、荔波,规划发展冬春蔬菜70万亩(次),种植秋冬果菜30万亩(次);在中海拔温热区和高海拔冷凉区都匀等8个县(市)发展夏秋蔬菜200万亩(次)。

水果产业。在瓮安、福泉、贵定、龙里等高海拔地区种植桃、李、梨等主要品种,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在都匀、独山、惠水、长顺等中海拔地区种植葡萄、蓝莓、猕猴桃、高钙苹果、紫王葡萄、金钱橘等品种,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

刺梨产业。按照“五基地一中心”发展思路,将龙里、贵定、长顺、平塘、独山、惠水6个刺梨主产县建成标准化种植示范县,每个非主产县(市)建成3个以上标准化种植示范乡镇,辐射带动全州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将黔南州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刺梨良种繁育基地、刺梨标准种植基地、刺梨产品加工基地、刺梨康养文化基地、刺梨科技开发基地和刺梨产品交易中心。

中药材产业。重点发展艾纳香、铁皮石斛、板蓝根、无患子、何首乌、砂仁、皂角刺、黄柏等地道中药材主打品种,大力培育中药材种植产业。扶持苗药园、水药园、布依药园的建设,打造民族医药大州。

黔南州坚持典型引领、以点带面,着力创建一批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图为都匀市墨冲镇蔬菜高效种植模范示范基地。(谢泽华 / 摄)

生态家禽产业。以长顺、惠水、龙里、罗甸、独山、都匀、福泉等县(市)为重点主产区,建立生态家禽产业带,实现生态家禽出栏2000万羽以上;以长顺为中心,建立生态绿壳蛋鸡产供销产业集散区,并在每个县(市)建立2个以上茶园、林下、果园生态家禽种养结合示范区。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只有农业稳定才能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稳定发展。而黔南又是一个农业大州,农业发展事关430万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州脱贫攻坚的大计。”黔南州农委主任班代荣如是说。

打造区域农业品牌

“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知名度的提升,得益于黔南州委、州政府对于农业品牌建设的高度重视。

加强品牌营销推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进行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制作黔南农业发展专题宣传片,连续举办三届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开展“十大粮油”系列评选活动,参加“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等城市开展黔南名特优农特产品展销会……2018年4月,“都匀毛尖”区域公共品牌价值29.9亿元,全国排名第9位,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品牌发展力品牌”,首次评为“最具经营力品牌”,荣获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农产品品牌之一。都匀市荣获中国茶旅融合竞争力十强县、中国茶业百强县,都匀市都匀毛尖荣获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第二批)。

围绕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刺梨、生态畜禽六大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公用品牌。启动公用品牌创建行动,着力构筑以“都匀毛尖”“黔南刺梨”“长顺绿壳鸡蛋”等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企业品牌为支撑、特色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农业品牌体系,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贵州省名牌产品等,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品牌,提升“黔南”字号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截至目前,黔南州完成无公害产地认定449.5万亩,占耕地面积62.5%;绿色食品认证1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51个,地理标志产品14个。

构建农旅融合发展格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黔南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构建产业新格局,让农旅融合“点绿成金”。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毛尖小镇、好花红镇等一批宜居宜业特色村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逐年倍增、营业收入屡创新高,荔波县水浦村荣获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特色村庄之一,独山县翁奇村、贵定县星溪村入选“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打造出都匀螺丝壳茶旅一体化休闲观光园、福泉黄丝江边寨休闲观光园、惠水好花红山体公园等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农旅结合休闲示范园区,启动建设龙里县茶香刺梨、长顺县广顺凤凰坝等19个田园综合体。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脱贫攻坚是基础。要紧紧围绕‘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小康’总目标,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黔南州委副书记、州长吴胜华说。

猜你喜欢

毛尖都匀黔南
谱写赶超跨越、繁荣发展新篇章
舌尖上的一缕茶香
山水黔南
试论信阳毛尖商标保护的困境与对策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雪芽芳香都匀生“三绿一红”第一名
都匀 向春节返乡人员送温暖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绘就“大都匀”画卷
都匀市老干部心系都匀的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