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
2018-03-10张银生
张银生
摘 要: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提高,当今学生时常表现出感恩意识淡薄、感恩情怀缺失、不知感恩的问题。因此,重树传统美德、弘扬感恩文化,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能在学生稚嫩的心灵灌输感恩的思想,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一、重视感恩教育,开启学生感恩之心
学生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撒感恩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所以,要先获得感恩教育的成功,就要让学生弄明白,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所谓感恩就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美好情感。说白了就是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感恩是一条人生基本的准则,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对于今天的广大学生来说,教师要让他们明白,感恩绝不仅仅是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那么简单,更是一种健全人格的体现。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获得回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学会包容,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拥有快乐、幸福。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所以,感恩不仅仅是一种认同,更是一种回报。这种认同应该是发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灵感应。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重视抓“感恩”教育。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让学生学会感恩,让生命轻装,他们的未来才会阳光。
二、重视家校共育,做好感恩教育
我们知道,家庭和学校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场所。教育孩子,不仅要从智力上进行开发,从思想道德上进行一系列的言教,而且还要进行身教。孩子从牙牙学语起,就天天读着爸爸妈妈这本无字的书,父母的言谈举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这就是所谓的“上所施,下所效也”。因此,作为父母应努力做好推动弘扬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以身作则,在平时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尊老爱幼,与邻里和睦相处,懂得礼尚往来,知恩图报。用感恩的心和行感染、引导孩子,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未来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学生的感恩意识不可能只从书本获得,必须从师长处去耳濡目染,所以教師应正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常以教师的行为、品德作为自己的标准。因此,教师的以身示教是最有说服力和最具有人格魅力的。在平日的学校生活中,教师不仅要充当教育者的角色,还应该是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懂得感恩、懂得报恩的人。在得到学生的帮助时,老师要对学生的付出表示感谢,让孩子洋溢在浓浓的感激中,对学生感恩情感的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可以说,教师形象的榜样作用,比任何空洞的说教更具有感染力。
三、开展系列活动,落实感恩教育
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老师,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教师要做到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从小事入手,将感恩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一)感激社会
没有强大的国家,就没有幸福的小家。结合“学雷锋月”“文明礼貌月”和社会实践课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感受祖国的强大给自己的学校和家乡带来的切实的变化,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让他们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让学生自觉产生反哺社会,回报祖国的情感。
(二)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谈体会。把感恩教育的手段转化为具体的感恩教育的方法。要求学生利用周日或其他课余时间,收集敬老爱老资料,宣传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父母说知心话,为父母洗洗脚,帮父母打扫卫生等,体会和感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感恩的情怀!
(三)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立德树人。因此在平时就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问好,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组织“感谢师恩”作文大赛等。让学生从爱老师、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心的老师抱有感激之情,以实际行动来报答老师的付出,逐步养成心怀感恩、报以真情的道德行为。
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会发现,小小的付出,收获的却是平和与快乐。真切感受到人与人互相关心的温馨和生活的美好。这样,他们才会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活。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起知恩、报恩的良好社会风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凡事心存感激,让自己有一颗感恩的心,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参考文献:
[1]杜建华,徐念农.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育[J].教学与管理,2011(7).
[2]陈景贤.以感恩促和谐:再谈大学生感恩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00.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