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融合创新
2018-03-08曾洪玺王中伟
曾洪玺 王中伟
【内容提要】国内首档融媒体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 Chi-na's Public Opinion Field)在节目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传受双方社交互动等方面做出诸多尝试。本文从这档节目的定位出发,通过分析其评论特色、内容与渠道的创新、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等进行具体阐释。
【关键词】互联网+ 中国舆论场 媒介融合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对电视新闻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使整个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电视新闻评论作为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全新的媒介环境中保持自身生命力和权威性,进而在舆论引导方面扩大影响力,就必须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敢于革新制作理念。
一、电视新闻评论的制作理念革新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传统媒体信息与渠道垄断的地位被颠覆,其内容生产、传播模式和渠道等遭受到冲击,包括以传递意见观点性信息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时效性差、缺乏互动、话语精英化等问题更加凸显。面对诸多挑战,以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一直尝试与互联网进行融合,但多数情况下仍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应用投入到新闻生产过程中,如新闻素材来源、播出平台或互动方式等。这种结合仅停留在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互联网化改造”阶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融合。互联网+给电视业带来的不仅是内容和技术的改变,更是理念的革新与融合。
(一)内容生产:表述方式多元化和大众化
所谓融合新闻,指对新闻事实的展示和呈现是一种多元交互的过程,新闻的及时性更加突出,信息的采集、叙事和展示也呈融合态势。①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不再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最终标准,各阶层公眾通过自我赋权和相互赋权,自由地在网络上阐述观点。这种多元的意见性内容生产将对公共意见表达起到推动作用。对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既要保证专家、学者和精英人士提供专业的、科学的信息与观点,还要及时改变话语表达形式,采用更能为大众所接受的语言表述风格。同时节目在内容表达上,可以采用动漫视频、数据可视化、3D场景再现等手法形象、简洁地概括复杂事实,使评论真正拥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传播方式:交互共享建构关系网络
当前学界普遍认为融媒体是充分利用报刊、广电、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的媒介载体,充分整合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特色.以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②在“众声喧哗”的社会化媒体环境中,受众既是信息资源的接受者,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他们参与到信息表达过程并进行互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电视新闻评论要想继续获得广泛关注,就必须尊重人们的话语权,主动引导人们参与其中。有传统电视尝试通过移动社交互动场景构建进行融合转型,这种全新的用户与电视交互模式有助于扩大节目的观众基础。
(三)重新定位:新闻产品与用户至上
互联网时代的电视台不是以媒体属性为主,而应被视为一种专业手段,通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融入互联网+,以新媒体为平台搭建出新的生产关系。此时电视媒体的权威性不再由体制赋予,主要依靠其内容质量和专业态度。
在互联网+的生产方式下,更强调的是电视评论节目作为全媒体视频的“产品”属性,而不是文字、图片、视频等聚合的“内容”概念。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它与用户的紧密关系:将用户信息和用户生成内容作为重要资源,凭借产品的精准送达等优质服务产生的黏性获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互联网的开放空间中,要转变以往的本位主义,以用户为中心,借助大数据对用户群进行“画像”,有针对性地提供新闻产品。
电视评论节目要将自己的角色从“喉舌”转变成为用户服务的“产品经理”,首先要关心的是受众对哪些事件和话题感兴趣,怎样呈现更能让受众理解,他们的观点是什么,如何吸引受众参与讨论等。对受众的行为、心理、话语等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其需求,精准推送新闻信息和观点,并引导受众积极分享和互动,才能提高新闻评论节目的到达率和传播效果,从而实现节目价值。
二、《中国舆论场》的融合创新亮点
2016年3月20日,《中国舆论场》亮相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每周日面向全球直播。节目借助大数据分析全媒体平台的舆情反馈,聚焦每周舆情热点,关注大事、新事和老百姓的身边事,以全新的形态设计和融媒体互动形式带动公众参与话题讨论,产生了良好的收视效果与社会影响。
(一)节目内容融合
《中国舆论场》将“最新舆情、最热话题、明辨是非、凝聚共识”作为节目宗旨,用舆情分析的方式,寻找以主流媒体为代表的官方舆论场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之间的契合点,直面舆情热点,通过线上线下的紧密互动,实现“两个舆论场”的话题、观点融通。
1.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选题设置满足受众需求。节目第一个板块“一榜知舆情”与央视网、无锡大数据基地合作,借助专业大数据处理平台24小时监测舆情,对各大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热点新闻进行抓取和分析,梳理一周以来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构成“中国舆论场指数”,并从中筛选出适合讨论和回应的话题榜单TOP10,作为每周节目评论的选题。第二板块“热词大搜索”和第三板块“你评我也评”中的选题也是据此方法获得。
根据全网新闻热点确定选题,及时报道和讨论热门话题,克服了长期以来电视新闻评论时效性差的弱点。从南海事件、中美关系到滴滴打车、让座风波等,确保选题是网络上民众最关心、讨论最激烈的舆论点,既保证议题的显著性与重要性,又顾全了民众的接近认知和趣味心理,满足互联网时代观众的多元需求,节目就会有关注度和收视率。节目现场嘉宾对事件进行点评的同时,电视屏幕左侧以“弹幕”的形式即时反映出全球观众的实时反馈,展现多元声音交汇,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
2.打造符合受众阅读习惯的评论产品。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受众不愿在长篇累牍的数据图表等冗杂信息上耗费时间和精力。电视评论节目要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传递更多信息,就需要采取数据图解化、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事件演进和高密度的民间声音整合成简明、通俗的素材,再通过专家学者的科学分析来明辨其来龙去脉。《中国舆论场》在剖析事实真相时,除了运用指标图形化、非线性编辑逻辑关系等手法来梳理信息外,还尝试借助动画模拟影像技术,将文本内容以动态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如展示救灾现场抢险方案、模拟神舟飞船在太空内飞行场景等,提升了电视新闻的层次感。
此外,节目在新媒体渠道的传播更迎合了受众的轻悦化体验。《中国舆论场》每期节目结束后,会将嘉宾阐释观点的精彩片段剪辑成1至3分钟的小视频,分别投放在官网、微博、微信和新闻头条等平台上,方便受众进行观看与传阅分享。官方微信账号“中国舆论场”专门为受众开设“个人中心”频道,通过关注公众号、话题互动、节目参与和签到等方式获取积分和兑换奖品,契合时下受众在虚拟空间的社交需求。
3.采用快节奏、轻松化的表述方式。《中国舆论场》每期请来的嘉宾包括相关专家、时事评论员、资深媒体人和网络意见领袖等,他们回应的问题几乎全部来自网友。如果观众喜欢某位嘉宾的表现,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时互动页面的嘉宾专区为他点赞,点赞数据会在电视屏幕上即时显示出来,这也是节目组衡量嘉宾“人气”的重要标准。如果某嘉宾长期不受观众喜欢,就有可能被节目组撤换。在这种无形压力之下,嘉宾在进行点评时就会尽力迎合观众的喜好。
由于节目组将嘉宾的单次发言时间限定在1分钟以内,为了尽可能全面展示專业知识和独到见解,评论嘉宾的语速普遍较快。与此相适应地,当嘉宾单独陈述镜头超过10秒就会被导播切换至插入画面形式或双视窗。这种快节奏的节目效果符合时下年轻受众的习惯,也利于保持受众的关注度。嘉宾在回答问题时不仅仅是在播放视频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口述,还会利用演播室屏幕展示的动画进行生动介绍。同时他们的表述方式也不再是以往正襟危坐、故弄玄虚的说教,而是以观众熟悉的口语化、亲切化语言,以此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二)传播渠道融合
电视融媒体节目的渠道融合是指电视和网络互相借助彼此的渠道进行传播和推广,形成了“电视+互联网+手机”的全方位传播。
1.设置“在线观众席”,搭建多屏互动平台。《中国舆论场》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电视大屏与电脑、手机、Pad等小屏深度结合,使全球观众都可通过抢票的方式获得“虚拟在线观众席”的入场券,并有机会直接将观点呈现在电视屏幕中,与嘉宾实现一对一的互动交流。多屏联动模式给观众提供了表达自我的渠道和机会,让他们的形象、声音和意见想法真正进入国家级电视媒体舆论场。这种开放式议程和协商式话题打破了传统演播室“自说自话”式的闭塞,展现出一种新的电视传播姿态。
2.打造新媒体直播平台,全方位传递内容。《中国舆论场》在进行电视直播的同时,官网、“一直播”专区、微信“边看边聊”板块、微博小视频等也在同步更新节目内容,多平台、差异化的传播方式克服了传统媒体线性传播的弊端,节目打破时空界限实现跨场景多次播出,获得聚集收视的效果。此外,节目每周开播前会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预告,这也是对节目容量的有力补充。2017年4月30日,公众号在“中舆V观察”板块针对网友提出的“想给国宝大熊猫体检总共要几步”问题,录制了1分钟左右的视频详细答疑,众多网友积极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三)传受双方社交互动
《中国舆论场》利用融媒体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与观众进行双向互动,包括通过手机“摇一摇”进入虚拟观众席进行提问和在大屏幕虚拟展示舆论热点等。同时节目各环节融人多种类型的社交互动元素,例如主持人经常使用微信视频与采访对象进行直接交流。节目在播出过程中不定时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红包,观众输入与议题相关的口令就能抢到红包,这种奖励机制是将观众转化为用户的最直接方式,同时在充满趣味性的互动场景中吸引观众持续关注。抽奖送礼品是节目中出现频率极高的环节,20171231期现场盘点了2017年“第一位关注我们的粉丝”、“最高积分的粉丝”以及“发言条数最多的粉丝”等大数据信息,并且送上精美礼品。电视传播人格化的表现形式提升观众参与感,同时在节目和观众之间产生巨大的粘合效应,培养了忠实观众群体。此外《中国舆论场》还定期组织主题视频、照片征集,送积分、VIP会员等活动,将节目上的互动延伸到移动网络空间。
三、结语
《中国舆论场》根据频道和受众的定位,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履行“把关人”的角色,主要表现在对舆情热点和展示观众评论的选择及把控上。但节目自开播以来,始终以国际性、军事性议题为主,涉及国计民生的热门话题较少,这种单一的选题不利于吸引各个层次的观众。同时电视评论直播过程中在屏幕上呈现的观众评论,基本是一边倒的赞同和支持声音,鲜有质疑或争论的内容,对此节目组应当遵循真实性的原则,保证网络舆情得到全面客观的反映。总体而言,《中国舆论场》依据平等交流、充分运用大数据、注重用户体验等互联网思维进行创作,将互联网优势深度融合进节目生产过程中,实现了新旧媒体的双向互补,也展现出传统电视媒体在新型媒介生态格局中传播理念与姿态的转变。
注释:
①林佳.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生产理念创新之路[J].视听纵横,2015年6月.
②王晓东.从《中国舆论场》看电视评论节目的融媒体转型[J].电视研究,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