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传统媒体人媒介素养的提升
2018-03-08孟凌霄
孟凌霄
【内容提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生态和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在媒体领域的广泛运用,推动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快速转型和发展。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人要面对的不仅是提升新闻传播知识和技巧,还要掌握和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新的传播方式和新媒体思维创作新闻产品。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人 媒介素养 提升
今天的媒体生态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传播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也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习惯。传统纸质媒体特别是曾经风行全国大中小城市的都市报,无一例外地受到媒介变革带来的冲击,或垂死挣扎,或停刊转型。都市报昨日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面对传统媒体在新技术驱动下带来的巨变,与其说是传统媒体从业者的严冬,勿宁说是一次职业洗牌。这就要求传统媒体人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迎接新的挑战,在掌握传统媒体既有传播技能的前提下,努力学习新媒体所需的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两微一端”、H5、短视频等的制作技术,了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成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一、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转型升级
近年来,以都市报为代表的纸媒停刊的消息不时传来,特别是岁尾年初,更成为都市报扎堆停刊的时期。随着一家家报纸的关停转型升级,传统商业化纸媒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018年8月21日,《京华时报》微信公众号提示,《京华时报》将进行账号迁移,整体迁移至微信公众号“长安街知事”。①至此,繼2017年元旦休刊起,其微信公众号也将不复存在,曾经响誉报海的这一知名品牌其历史使命基本结束。紧接其后,8月27日,《北京晨报》在一张北京地区邮局征订通知上早早地预告了2019年度《北京晨报》报纸停刊的消息。②其实,这些影响或大或小的报纸的停刊并不意外,在报业寒冬中,在各种新媒体渐次登台的时刻,都市报纸质版的退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们已经日渐接受了这种残酷的新旧媒体的更迭。如同汽车终将代替马车一般,落后的媒体终将被先进迅捷的新媒体所取代。在新的传播技术面前,传统纸媒的出路在于求变求新,顺应时代潮流,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改变旧有的传播模式。
《东方早报》于2017年1月1日起休刊,原有的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功能全部转移到澎湃新闻网和澎湃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更是领风气之先,打造“中央厨房”,开启了《人民日报》融合发展的新征程。③如今,全国各地各新闻单位不断探索融合发展之路,越来越多的媒体成立融媒体指挥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两微一端”几乎成了各媒体的标配,H5、短视频、VR/AR、抖音等各种新的传播手段日益丰富,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进入新的阶段,媒体融合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气象万千的景象。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运行,使“报、网、端、微”一体联动,多次生成,多元传播,像全国两会报道等重大新闻的报道精彩纷呈,亮点不断。不管是以《人民日报》为首的中央媒体,还是省级、地(市)级媒体,“中央厨房”建设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内蒙古日报》“大青山工作室”2017年推出的融媒体产品《奔跑吧,内蒙古!》《你和内蒙古的关系,远远不止一杯奶》,点击量分别达到1600万和1000万,成为该报新媒体“吸粉”的亮丽品牌。
新的传播形势下,部分传统媒体人已经先行一步开始了新媒体的探索和实践工作,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媒体从业者在做着传统媒体的采编工作,对新媒体产品的制作还很陌生,或者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缺乏新媒体相关知识和技术,产生了较强的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感。媒体格局的快速演进倒逼这些媒体人进行知识技能转型,尽快成为全媒型新闻工作者。
二、媒体人转型需要提升的素养
新媒体技术给新闻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对媒体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媒体人不仅要具备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深厚的理论修养,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在掌握传统媒体传播技能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传统媒体人亟待提升的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闻真实性的判断能力
新闻的本质是做公共传播。无论是做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传播的属性是不变的。媒体人从中扮演的始终是把关人的角色。这种把关既包括广义上的把关,即信息真假的认定,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呈现的方式等;也包括狭义上的把关,包括标题的制作、文字的精准使用、图片的裁剪等。而信息真假的认定是关键的一环。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必须如实反应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作为新媒体从业者,应该严格遵循这个原则,坚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2018年11月28日上午,重庆万州一辆公交车与一辆小轿车相撞之后,公交车坠入长江。随后,多家新媒体报道此消息,并称系女车主驾车逆行所致。舆情瞬间高涨,且关注焦点发生偏移,突然变成了对女司机的口诛笔伐。直到有媒体播发其他车辆行车记录仪记录的公交车冲人对面车道,与正常行驶的小轿车相撞并坠江的视频后,舆论才趋于正常。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车祸系一名女乘客与公交车司机发生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导致。事实上,这起失实报道的根本原因在于采访核实不到位所致。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各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出于追求轰动效应,往往以抢新闻吸引读者眼球,却忽略了真实性这个最基本的新闻原则,甚至在新闻报道中掺杂个人情感,人为认定某新闻事件的属性,造成错误传播。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编辑记者在工作中要细心再细心,特别是遇到重大事件、影响广泛的新闻,一定要谨慎对待。BBC(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认为,准确性是BBC编辑价值观的核心和声誉基础。消息来源须可靠,证据须确凿并经得住核实。为此,BBC郑重作出“正确比速度更重要”的承诺。④严中出精品,这也成为BBC能够在世界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之一。
(二)对新媒体作品的包装能力
新媒体时代,媒介形式众多,信息泛滥,要使新媒体产品不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该产品就要有自己的亮点。因此,新媒体编辑不仅要有纸媒编辑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具备新媒体编辑能力,掌握音频、视频、图片等的编辑和剪辑处理技术。同时,要抓住新媒体的语言特点,形成特有的文字风格。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戳中用户的痛点,时政新闻、民生新闻要提炼百姓的关注点;社会新闻要突出事件特点;文艺副刊类文章要能够与读者产生情绪共鸣;服务类信息要点中服务要旨。要重视用户体验,因为移动互联网是以“屏”为单位看文章的,第一屏不想看,用户马上就会退出。
新媒体编辑首要的工作是制作标题。纸媒时代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新媒体时代,标题仍然至关重要。阅屏时代读者的时间是碎片化的,面对海量信息,只有抓人眼球的东西才会被点开。为追求阅渎数和点击率,一些新媒体玩起“标题党”,而且一些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众号也照猫画虎,走上“标题党”的路子。2017年8月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发通知,要求规范新媒体采编,抵制假新闻,严防扭曲事实,虚假夸大,无中生有,迎合低级趣味的各类“标题党”。实际上,新媒体标题的制作跟传统媒体标题的要求是一致的,依然要准确、生动、简明扼要。举例来说,2018年国庆长假期间,北师大实验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在内蒙古发生严重交通事故,10月16日,因病情危急,需要从内蒙古医院转至北京天坛医院。家属通过朋友圈等多种渠道寻求帮助。为保证孩子及时转诊,内蒙古自治区高速交警及时伸出援手,确保了伤者及时转院。内蒙古当地几家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对此事报道的标题分别为:《今天上午,所有司机都在为内蒙古开出的这3辆车让行!》《为生命接力内蒙古交警为患儿开辟生命通道》《转!北京初二学生内蒙古出车祸今日转院北京京藏京新高速遇到车队请及时让行》。3条标题各有千秋,笔者认为最抢眼的为第三条。该题虽然不够精练,但是其把新闻关键点提炼出来了,读者看到标题便想点开了解详情。另外两条标题不免流于泛泛,没有点出吸睛的部分,含糊笼统,看到标题读者已经大体知道是哪类事情了,很难产生点开的兴趣。
其次,要精心打造文章主体内容。这部分工作包括文章的长短,内容的取舍,词句及标点的使用,图片的选择、裁剪,音频、视频的剪辑等。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有其自己的体例,篇幅大小应根据内容来定,宜长则长,宜短则短。近两年短新闻比较典型的例子,当数新华社官方微信2017年6月21日发布的一条简讯:《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标题9个字,言简意赅。正文也仅寥寥数十字:沙特国王萨勒曼21日宣布,废除王储穆罕默德·本·纳伊夫,另立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为新任王储。该条信息在朋友圈大火。不谈其阅读数和点赞数瞬间突破“10万+”,只留言部分就非常精彩,很多网友直呼:“评论比新闻有趣多了!”置顶留言“新闻越短事越大”获点赞5.8万,作者回复“谢谢朋友们指点,压力山大啊。虽然有三个编辑,‘废黜还是弄成了‘废除……每组稿件从选稿到编较都要恪守流程,费尽心思”,获点赞3.4万。另一条留言“就这九个字还用了三个编辑”,获点赞10.4万,作者回复“王朝负责刚刚,关开亮负责被废,陈子夏负责沙特王储。有意见???”,回复诙谐幽默,更获点赞12.7万。这条新闻体现了新媒体编辑对新闻处理的技巧,也体现了新媒体新闻互动的特点,比较典型,很有研究价值。
第三,新媒体语言要符合新媒体特征。新媒体语言要求活泼简练,要善于制造金句和亮点。但是对于一些网络热词不能照抄照搬,要辨别使用。比如2017年新华社新增一批禁用词,包括装逼、草泥马、特么的、撕逼等等,这类不文明用语要避而远之。另外,新媒体图片的裁剪,音频、视频的剪辑,文字作品的排版都有一定的要求。赏心悦目的版式和配图能够提升作品“颜值”,再加上优质的内容,無疑会增加读者自发传播的指数。
(三)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
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体编辑,除了要具有较强的稿件处理能力,还要熟悉新媒体技术。当前很多传统媒体人缺乏新媒体编辑知识,遭遇技术瓶颈。实际上,如果不是软件开发人员,作为一名新技术的使用者,大可不必为此担忧,因为每一项新技术开发出来都考虑了应用的便捷性。传统媒体人在最初接触北大方正新闻采编系统或者方正腾飞排版软件时,以及最初使用Word、Photo-shop等软件时也很陌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都成了行家里手。因此,对于传统媒体人来说,只要对相应软件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做新媒体工作基本上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举例来说,非常受媒体人欢迎的H5可视化新闻制作,首先要选择一款软件,比如易企秀或者木疙瘩。在具体操作中,要了解手机屏幕适配方法、图片处理、音频和视频的压缩,以及如何制作预置动画,如何设置翻页效果等等。在掌握了这些操作方法后,制作简单的H5作品就不成问题了。如果有足够的创意,会做出非常精美的H5新闻产品。
(四)对新媒体报道的策划能力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内容为王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优质内容是决定媒体能否长久生存的关键,而持续稳定的策划是新媒体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保障。蔡文在《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一书中定义,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要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事实过程中不断接收反馈、纠正原先设计的行为。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策划融入了新的传播元素。建国90周年前夕,人民日报金台点兵工作室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创意并推出 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成为现象级爆款,全球访问量突破11亿次。该工作室短视频《燃!“四级官兵”八一宣言》,单日访问量近50万;H5产品《我为祖国升国旗》国庆7天访问量达4312万次。这些音视频动漫产品,均是精心策划的成果。⑤《人民日报》政文部军事室主编、金台点兵工作室负责人倪光辉介绍,短视频《谁是站到最后的人》从策划到出品用了3个月时间,每个字都是精心打磨出来的。而作为人力、财力都非常有限的地方媒体,很难做出这样成功的爆款产品,但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做些优秀策划仍然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