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及其特点
2018-03-08牛金成
牛金成
摘 要 德国职业教育在世界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除企业职业教育外,德国还有为数众多、功能各异的学校职业教育,从学习年限、入学条件、毕业资格及后续发展等六个方面来看,德国学校职业教育具有学制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功能的齐全性与互补性、衔接的流畅性与毕业资格的等值性、向其他教育领域的可流动性和渗透性等特征。
关键词 学校职业教育;初始职业教育;第二条教育通道;职后继续教育;德国
中图分类号 G719.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31-0066-07
联邦德国由16个联邦州构成,其教育主权在各个州,并不在联邦,因为有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KMK)的协调,所以各个州的学校教育制度大致相同,保障了各州教育证书认可及其人员流动。尽管如此,但各州仍略有不同,表现出体现联邦色彩和德国教育主权在州的特征。德国的小学一般为四年,即1~4年级,中学分两个阶段,中学第一阶段教育为5~9/10年级,中学第二阶段教育为10~12/13年级。中学阶段的普通学校有主要学校(5~9年级)、实科中学(5~10年级)和文法中学(5~12级)。主要学校毕业获得主要学校毕业证书(Hauptschuleabschlusse),实科中学毕业获得中等教育毕业证书(Mittlerer Reife),文法中学毕业后获得高校入学资格证书(Allgemeine hochschulreife)。有些主要学校里设立10年级,主要学校的学生通过10年级学习即可以获得中等教育毕业证书。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集中在中学第二阶段教育,德国中学阶段除了普通学校之外,还有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这些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与企业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共同构成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无疑是企业职业教育,除企业职业教育外,还有功能各异、不同类型的学校职业教育,这些学校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资格的同时,也帮助学生获得各种普通教育毕业证书,甚至是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证书。这些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主要有实施初始职业教育的职业学校(Berufsschule)和职业专业学校(Berufsfachschule),有所谓“第二条教育通道”的职业学院(Berufskollege)和职业高级学校(Berufsoberschule),有升学教育的职业/专业文理中学(Berufliche /Fache Gymnasium),还有实行职业继续教育的专业(大师)学校(Fach/Masterschule)。
一、初始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和职业专业学校
德国初始职业教育是完成9年普通义务教育的学生进行的第一次职业教育,学校形式初始职业教育有职业学校和职业专门学校。职业学校是部分时间制的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双元制教育,是双元制中的一元。德国一些职业的初始教育并不是通过双元制教育获得的,如医学化验助理人员、护理人员、老年护理人员、社会与教育事业等职业,这些职业的初始教育在职业专业学校进行。职业学校和职业专业学校互为补充,实施职业义务教育。
(一)职业学校
作为传统双元制职业教育一元的职业学校,其任务在于对学生传授培训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其教学实施半日制模式,每周以一个或几个工作日进行,或者是以课程模块分阶段组织进行。职业学校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培训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场所,不仅要实施职业教育,还要唤醒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的意愿,为下一阶段接受继续教育做好各方面的准备[1]。职业学校学习年限为2~3.5年,纵向上分为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基础阶段是职业学校教育的第一年,也就是职业基础教育年,职业基础教育年可以实施全日制课程教学,还可以在双元制体系下与培训企业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职业学校入学的教育资格为完成普通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毕业学历要求,只要有学员与培训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即可,毕业时需要参加毕业考试,所有考试通过者可以获得三个证书,即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培训企业颁发的毕业证书和行会颁发的培训职业毕业证书。如果入学前没有获得主要学校的毕业证书,毕业时则获得与主要学校同等学历证书;如果入学前已获得主要学校毕业证书,且毕业成绩优异者可获得中等教育文凭证书,只要年龄不超,可以进入入学条件为中等教育文凭的所有学校继续接受教育。获得三个证书方可毕业,有资格进入劳动力市场。
(二)职业专业学校
与职业学校相比,职业专业学校通常为全日制学校,职业专业学校分为一年制、两年制和三年制,三年制职业专业学校较少。一年制职业专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学校的补充,在某一职业领域或是在较为宽泛的职业领域,依据所培训职业的培训规程和所培训职业的基础教育年的教学计划开展专业能力与职业实践能力教育,同时开设一定的普通教育課程。企业高度专业化使职业基础培训不必在企业内进行,也不再属于企业的培训范畴,而是由一年制职业专业学校承担。事实上,不管是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许多职业领域培训的第一年都在学校以全日制方式进行。一年制的职业学校为学生提供职业基础培训,使学生毕业后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知道哪种职业教育和职业发展道路最适合自己。两年制的职业专业学校是连接普通学校教育与在职业领域后续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桥梁,入学资格为主要学校毕业生,两年制职业专业学校毕业后获得专业学校入学资格(Fachschulreife),专业学校入学资格与中等教育文凭等值。两年制职业专科学校教学计划特别强调职业专业能力与职业实践能力培养。通常培训企业认可两年制职业专业学校的学习,并将其作为学徒培训的第一年计入培训总年限。毕业生获得了专业学校入学资格,就相当于获得了职业继续教育的入场券。两年制职业专业学校毕业后可以选择两条途径继续接受教育,一条路径是在与企业培训相合作的职业学院获得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Fachhochschulreife);另一条路径是毕业成绩优秀的直接进入职业文理中学获得普通大学入学资格。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专业的两年制职业专业学校毕业后学生获得相应的“国家监管”的职业资格证书直接就业,如艺术类、护理类和办公室管理类专业,毕业获得的职业资格有舞蹈师、儿童护理师、办公室秘书等。三年制的职业专业学校较少,只在个别专业领域存在,如老年护理专业,毕业后获得“国家监管”的老年护理职业资格证书。在一些工业领域同样存在着具有颁发完整专业资格证书的三年制职业专业学校,如钟表制造专业,毕业后获得钟表制造师。与大量的“一般”的师徒关系相比,这些特殊形式的职业教育在数量上显得有点不足,但却使职业教育更加完整齐全。
二、第二条教育通道:职业学院和职业高级学校
传统上德国只有文理中学毕生才有资格进入高校学习,实科中学、主要学校毕业生没有资格进入高校学习,只能接受初始职业教育,结束后也没有资格进入高校学习,习惯把从文法学校进入高校学习称为“第一条教育通道”。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要求层次的提升和中等教育第二阶段的普及与发展,完成初始职业教育学生有补习文理中学高年级教育内容的权利要求,有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继续接受教育的诉求。基于此,联邦德国为完成职业义务教育的学生通过一些补习性质的学校达到一定标准后获得高校入学资格,此为“第二条教育通道”。补习性质的职业学校有职业学院和职业高级学校。
(一)职业学院
职业学院通过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传授职业资格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实施持续扩展的普通教育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目前,巴登符腾堡的职业学院分为一年制、二年制、三年制。其中,一年制、二年制的职业学院为全日制职业学校,是职业学院的绝对主体,两年制又分为技术职业学院、商业职业学院、家政护理社会教育职业学院。三年制职业学院是与培训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部分时间制学校,每周在企业训练3天,在职业学院学习2天。一年制职业学院的目的是获得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是为已获得中等毕业证书和已完成职业教育(职业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做准备的全日制学校,补习上应用技术大学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两年制职业学院分入门与专业两个阶段,学习时间各1年。入门阶段属于职业义务教育,是对已获得中等毕业证书的学生继续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专业阶段教育打基础做准备,以便有资格进入专业阶段继续学习。专业阶段目的是获得巴登符腾堡应用技术大学的入学资格(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整个联邦德国都认可其入学资格)和获得学校提供的技术助理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阶段入学资格是完成入门阶段的教育,且成绩优异。两年制的职业学院具有初始职业教育与升学教育功能。三年制职业学院是为具有中等教育毕业程度且成就动机特别强的学生提供的一种部分时间制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企业合作进行国家所认可职业教育,使职业技能得到深化的同时实施普通教育。培养形式跟一般的双元制培训无本质区别,只是职业培训的起点较高,要求具有中等教育毕业证书。三年制职业学院数量很少,目前还在试点阶段,与应用技术大学的培训类似,采用宽专业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学生毕业后分别获得学校和行业协会颁发的资格证书,若是通过附加的课程学习与考试,则获得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三年制职业学院以实施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兼有升学功能。
(二)职业高级学校
职业高级学校是为已完成职业义务教育且天赋较高的学生提供继续教育机会。职业高级学校分中级和高级,均为全日制学校,中级为职业中级学校(Berufsaufbauschule),高级为职业高级学校(Berufsoberschule)。职业中级学校是为主要学校毕业且已完成职业义务教育的学生或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提供获得中等教育文凭的一种教育,学制一年。根据职业领域分为工业、商业、家政护理社会教育、农业职业中级学校,学生毕业后获得等同于中等教育文凭的专业学校入学资格证书,拥有该资格就可以进入职业学院学习获得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成绩优秀者还可以进入职业高级学校获得普通大学入学资格,如果毕业时还没有超过职业文理中学录取限制年龄,还可以上文理中学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高级阶段学制二年,有技术高级学校、经济高级学校、社会事业高级学校,高级阶段是为完成初始职业教育,且具有中等教育文凭,或者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青少年提供的一种获得限制性专业高校入学资格(Fachgebundenen Hochschulreife)的教育,如果完成了第二外语学习并通过考试可以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可以申请任何一所高校任何一個专业学习[2]。获得限制性专业高校入学资格可申请高等学校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关专业继续学习。高级阶段申请者除了具备完成职业教育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者等值的职业经验之外,还应具有中等教育文凭或学历水平证明。对于完成“9+3”模式(典型的9年普通教育+3年职业教育)教育的学生需要参加入学考试,考试通过后可进入高级阶段学习。此外,持有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且有特殊资质与职业资格的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进入高级阶段的第二学年学习,具体要求为参加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统考的主要科目平均成绩至少为2.5分,且德语、英语、数学和职业核心课成绩合格以上[3]。高级阶段学习结束时,德语、英语、数学及其一门专业课需参加全州的书面统考,通过后可以获得全德国认可和有效的限制性专业高校入学资格。
三、升学教育:职业/专业文理中学
德国职业文理中学是在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平等运动化背景下,文理中学与职业相结合的产物[4],其教育政策层面的动机是通过职业教育也有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的资格,职业/专业文理中学与文理中学一样,都为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做准备。职业/专业文理学校是引导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一种全日制学校,毕业生除了获得高校入学资格外,还得到扎实基础性职业培训和高水平职业培训,为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和职业生活做准备,分为三年制和六年制两种职业文理中学,毕业时需要参加全州统考,统考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通过后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三年制职业/专业文理中学分为1年入门阶段(Eingangskasse)和2年专业阶段(Janhrgangsstufe),3年后可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入门阶段的入学资格为:实科中学毕业;工业实科中学/主要学校10年级教育毕业且成绩优秀者;两年制的职业专业学校和职业中级学校毕业获得中等教育文凭者;8/9年制文理中学10/11年级的转学者。三年制职业文理中学分职业方向进行教学,主要职业方向有农业、生物技术、营养科学、社会健康科学、技术、经济。学生需要选择要和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专业方向不同所上的专业方向课就不同,专业方向课是选择该专业方向学生的必修课,以学习专业小组或者职业组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每周3学时。六年制的职业文理中学是为学生尽早进行技术、自然、营养及社会健康专业教育,使学生通过一个长时间段的专业学习明确自己的专业领域。依据专业方向不同可将六年制职业文理中学分为经济文理中学、技术文理中学、营养社会健康文理中学,整个学习阶段分中等阶段(前3年)和高级阶段(后3年)。从第八年级起每周有四课时专业方向课,其中周四学时的专业课中有两学时在实验室、车间或在实训中心进行,属于实践导向训练。高级阶段每周有六学时的专业方向课。六年制的职业文理中学的入学对象主要是文理中学的八年级学生和实科中学、主要学校的八年级成绩好的学生,且已展示出对某一专业领域有特殊兴趣或有一定天赋的学生,把他们转入职业文理中学对他们提供相应的专业领域教育与普通教育。
四、职后继续教育:专业/大师学校
专业学校是实施职业继续教育的学校,招生对象是完成职业培训和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加深与拓展在职业培训或工作场所已获得的职业资格,为进入中层管理做准备,培养在职业领域独立负责经营的资格与能力。大多数专业学校为全日制学校,学习时间为1~2年,但也有一些部分时间制,学制则相应延长到2~4年。自2006年起,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5]。这种类型的学校在德国具体名称各州不统一,如两年制专业学校(2-j?hrige für Technik, Gestaltung und Wirtschaft)、大师学校(Meisterschulen)、工艺管理学院(Die Akademien für Betriebsmanagement im Handwerk)、护理继续教育专业学校(Fachschule für weiterbildung in der Pflege)和组织管理专业学校(Fachschule für Organisation und Führung)。
(一)两年制专业学校
两年制专业学校分为工业领域的技术与制造专业学校、商业领域的经济专业学校(专业方向为企业经济与管理、宾馆与餐饮)。两年制专业学校入学资格为与申请专业相一致的职业教育毕业和有相应的工作经历。第二年学生必须展示自己独立完成的一个作品,来展示自己通过培训已达到的水平和获得的资格,这种资格是超越具体专业性的资格,并得到经济界社会界的广泛认可。学生通过毕业考试后获得“国家监管制造师/技术师”或者“国家监管的企业经济师”的职业资格。除了宾馆与餐饮方向外,其他两年制专业学校毕业生都可获得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只要满足相关规定条件,毕业生有权管理相关的企业,自己负责经营企业。大多数专业学校也提供部分时间制课程(晚上或者周末),使在职人员在工作的同时接受继续教育成为可能,学习时间延长到4年,通过毕业考试后同样获得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
(二)大师学校
大师学校是为准备参加大师考试获得大师资格证提供的一种职业继续教育的学校,通常为全日制,学制一年,部分时间制学制有所延长。大师考试内容分四个部分,即专业实践、专业理论、经济与法律、职业与工作教育学部分。大师学校入学资格为完成初始职业教育和相应的职业工作经历,毕业后获得最大机会是学生有权自己负责经营企业公司。行业委员会负责大师水平考试和大师资格证书管理,通过考试者获得大师资格证,拥有大师资格证也就拥有了申请高校入学资格,有资格申请所有高校的任何专业。
(三)工艺管理学院
工艺管理学院学制2年,是为两年后准备参加大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一种继续教育。工艺管理学院除了重视技术的传授外,还重视企业经济领域的长远宽泛的职业能力资格的培养。入学资格是相应专业方向的职业教育毕业与为期至少两年的相关职业的工作经验。通过大师考试后有资格进入手工业企业所有管理方向从业,同时获得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
(四)护理继续教育学校
护理继续教育学校是护理领域的2年部分时间制的学校,入学条件为相应的职业教育毕业和至少2年相关工作经验。在整个培训期间要完成至少400学时的职业实践练习,通过毕业考试者获得国家监管的相应专业人员资格证书。学生可以参加附加课程及项目,且考试通过者获得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
(五)组织管理专业学校
组织管理专业学校为2年部分时间制职业继续教育学校,使在职人员在社会教育机构获得履行领导任务与职责的能力。入学资格除了要求相应职业教育毕业外,还要求有2年相关职业的工作经验。完成所有培训后获得国家监管的组织管理职业师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如果想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学习,还需提供为期至少1年的相关工作经验证明。
五、德国学校职业教育的特点
德国学校职业教育有职业学校、职业专业学校、职业学院、职业高级学校、专业学校、职业文理中学,从入学条件、修业年限、毕业资格及其发展路径分析以上的德国学校职业教育。可以得出,德国学校职业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一)学制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学制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一直是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这一特点在学校职业教育方面也有明显体现。德国各种学校职业教育的学习年限有长有短,学习方式灵活多样,职业学校的学习时间根据培训职业的不同为2~3.5年。职业专业学校有一年制、两年与三年制,这些完全取决于培养目的和具体的培训职业。大多数职业学院的学习时间为一年两年,但也有个别的为3年,这完全取决于入学时已有的教育水平职业经验和相应的教育任务。职业高级学校分两个阶段,入门阶段学制为1年,专业阶段学制为2年。大多数专业学校为全日制学校,学习时间为1~2年,但也有一些部分时间制,学制则相应延长到2~4年。专业学校由两年制专业学校、一年制大师学校、两年制专科学院、两年的部分时间制的护理继续教育专业学校和组织管理专业学校,其学习时间和学习形态完全根据继续教育的职业和大师考试的需要来灵活地设置,体现了学时时间的多样性,同时根据培训职业的不同领域分为不同专业学校,丰富了专业学校的类型。职业文理中学有三年制,也有六年制,建立在10年级基础上的三年制,招8年级转学生的为六年制。德国学校职业教育学习时间多样,是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统一。基于学制的多样性,其学习方式也是多样的,有全日制教學,也有部分时间制教学,职业学校是半日制办学,其余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大多是为全日制,职业学院与专业学校也有部分时间制,只是学习时间比全日制的有所延长,这进一步丰富与充实了职业学校教育学制的多样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学校教育道路。此外,职业文理中学的高年级采用课程制,是分职业方向进行教学,进一步体现了灵活性。
(二)功能的齐全性与互补性
德国学校职业教育不仅学制多样灵活,而且功能齐全互补。有主要实施初始职业教育与职业补习教育,也有主要实施职后继续教育和升学教育的功能,可以职业学校功能齐全。不同类型职业学校教育各有所侧重,相互补充,职业学校配合培训企业做好双元制职业教育,一些不需要通过双元制培训获得的职业资格的初始职业教育就由职业专科学校承担,作为实施初始职业教育机构的职业专业学校是职业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职业学校和职业专科学校所培训职业互补,共同组成了职业初始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初始职业教育的功能。职业学院与职业高级学校是进入高校的“第二条教育通道”,对已完成职业初始义务教育,且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年轻人通过提供一种补习中等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第二阶段(为文法中学高年级)的内容,获得相应的中等教育毕业证书和高等教育入学资格证书,如限制性专业高校入学资格或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进而进入高等教育继续学习。职业学院与职业高级学校具有补习教育的功能,尽管同是实施补习教育,但在入学要求上职业高级学校比职业学院要严,毕业后获得的高等教育入学资格也有所不同,职业学院毕业获得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职业高级学校毕业获得高校限制性专业入学资格,职业高级学校若是参加第二外语考试,可以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尽管都是通过“第二条教育通道”获得高等教育入学资格,但进入高校的类型与水平不同,有一定的互补性。专业学校主要实施的是职业继续教育功能,因具体的培训职业不同,最后获得不同的高等教育入学资格,有些是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有的是本州范围内的有效,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互补性。职业文理中学对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才能与天赋的学生尽早实施专业教育,具有升学功能,为升入普通高等教育做准备。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德国高等教育入學制度的改革,学校职业教育的初始职业教育、职业补习教育、职后继续教育及升学教育的功能划分是相对的,其实在个别主要实施初始职业教育的职业专业学校也可以升入高等学校学习,如个别的3年制的职业专门学校;毕业于双元制的学生若有一定的中等教育文凭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可以直接申请上应用技术大学,毕业于专门学校获得大师资格,或获得与大师资格同等资格的可直接申请上大学,这是通过获得职业资格进入高校的通道;主要功能为补习教育的职业学院也有三年的双元制教育形态,具有实施初始职业教育的功能。
(三)衔接的流畅性与毕业资格的等值性
从德国学校职业教育的链接来看,各种类型的职业学校教育毕业时获得进入下一阶段教育培训的资格,同时获得就业能力,拥有就业机会。这是德国落实教育改革《德累斯顿决议》倡议“通过教育实现进步”重要内涵的举措[6]。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可以选择直接就业,也可以选择其他类型的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直到获得不同类型的高校入学资格,这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专业学校毕业后是在更高岗位上就业还是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继续深造,这也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判断与决定。可以说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职业学校教育毕业后,总会有继续学习的教育通道和就业机会的通道,这种类型职业学校教育之间的衔接流畅,这样就会打破教育发展“不再由个人出生决定”,促进青少年,尤其是处于劣势低位和需要特殊帮助的青少年获得最基本的教育和职业资格,根据自己的实际才能与天赋做出最适合选择,尽可能地促进每个青少年的发展。从各种职业学校教育毕业获得资格看,其与普通教育毕业证具有等值性,职业学校毕业后获得资格证书与主要学校毕业证、中等教育毕业证书等值,如果进入职业学校之前无主要学校毕业证书,毕业后获得主要学校同等毕业证书;如入学之前已获得主要学校毕业证书,且成绩优异,则获得中等教育同等毕业证书。职业专科学校毕业获得专业学校入学资格与中等教育文凭等值。通过大师考试获得大师证书与普通文理中学毕业证书等值,具有申请大学教育的资格。这种职业学校教育毕业获得证书资格与普通教育文凭的等值性在制度上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流动与渗透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流动融合提供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四)学校职业教育的流动性和渗透性
流动性与渗透性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流动与渗透,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流动与渗透;另一层是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流动与渗透。先来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领域流动与渗透,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流动与渗透。德国教育体系为“双轨制”,其中一轨为文理中学到大学的学术型;另一轨为职业学校教育到应用技术大学的职业型,但这两轨中有无数的链接点与“立交桥”,彼此互通,只是在不同链接点上互通的前提条件不同而已。从各类职业学校教育毕业获得资格来看,职业学校教育正逐步向普通教育领域流动与渗透,在每个类型的每个阶段的职业教育毕业时,既可以选择从业,也可以选择职业继续教育,还可以进入普通教育的领域,增强了学生选择与二次选择的可能性。职业中级学校毕业获得中等教育文凭后,既可以直接进入高级职业学校学校或者职业学院学习,还有机会转入职业文理中学与普通文理中学学习;职业学院和高级职业学校成绩好的学生只要年龄不超也可以转入实施普通教育的文理中学;职业专业学校毕业获得职业资格后可以就业,还可凭获得中等教育资格证书进入其他类型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和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的流动与渗透更是明显,这是德国高校入学资格改革的一个方向,目前有些高校入学资格获得者超过一半为以上各种职业学校教育的毕业生[7]。德国实施继续教育的专业学校(大师学校)的毕业生获得大师资格证书,就具有高等学校的入学资格[8],这些都显示出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流动与渗透性逐渐加大,为越来越多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了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整体上也有利于德国劳动力人才结构的调整。再分析德国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领域的流动与渗透。从各类职业学校教育的入学条件就可以看出,除了与低一级学校毕业资格相链接之外,文理中学各年级学生也有资格转入,如文理中学的学生可以转入职业文理中学、职业专业学校和职业学校相应的年级学习。此外,在普通教育获得中等教育毕业证书和普通高校入学资格的学生也可以进入职业学校和职业专门学校接受初始职业教育,根据相关规定,其学习年限相应的减少半年和一年。
德国学校职业教育内部阶段层次清晰,学校职业学校教育体系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丰富灵活多样,每类职业教育学校重点突出功能齐全互补,形成错位发展,职业学校教育毕业资格与普通教育毕业证书等值,与各阶段各年级的普通教育相互衔接与融合,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流动和渗透渠道畅通,同时也存在着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流动和渗透的渠道。对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启示。首先,要进一步从修业年限、学习时间及其功能方面丰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实施职业继续教育的职业学校,完善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结构,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其次,进行高等教育入学制度改革,在高校入学资格上给予职校生更多的机会,使每个有能力的中职生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立交桥,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各个链接点及其衔接要求标准,确保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等值。最后,建立基于終身教育的国家资格框架,将各类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纳入国家资格框架,促进各种教育领域间的流动和渗透,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Sekretariat der St?ndigen Konferenz der Kultusminister der L?nder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ezeichnungen zur Gliederung des beruflichen Schulwesens (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vom 08.12.1975)[EB/OL].(1975-12-08)[2017-03-05].http://www.kmk.org/fileadmin/Dateien/veroeffentlichungen_beschluesse/1975/1975_12_08-Bezeichnungen-Gliederung-berufl-Schulwesen.pdf.
[2]Bildunggweg in Banden-Wuerttemberg Abschluess und Anschluesse Schuljahr 2018/2019[EB/OL].(2017-09)[2017-10-05].http://www.km-bw.de/site/pbs-bw-new/get/documents/KULTUS.Dachmandant/KULTUS/KM-Homepage/Publikationen%202015,%202016%20und%202017/Bildungswege_2018.pdf.
[3]Banden-Wuerttemberg Ministerium fuer Kultus,Jugend und Sport. Berufsoberschule [EB/OL].[2017-05-05].http://www.bildungsnavi-bw.de/schulsystem/57/0.
[4]Walter Georg. Gymnasium und Beruf . Zur Entstehung und Entwicklung Beruflicher Gymnasien[J] Bildung Und Erziehung, 2014(1):85-101.
[5]Banden-Wuerttemberg Ministerium fuer Kultus,Jugend und Sport. Berufliche Bildung in Baden-Württemberg[EB/OL].(2014-12-22)[2017-10-05].http://www.km-bw.de/site/pbs-bw-new/get/documents/KULTUS.Dachmandant/KULTUS/KM-Homepage/2014-12-22-BeruflicheBildung.pdf.
[6]秦琳,德国基础教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296.
[7][8]Ministerin fürWissenschaft, Forschung und Kunst Banden-Wuerttemberg.Schuljahr 2016/2017 Studieren in Banden-Wuerttemberg :Studium、 Ausbildung、Beruf [EB/OL].(2015)[2017-03-05].https://mwk.baden-wuerttemberg.de/de/service/publikation/did/studieren-in-baden-wuerttemberg-2013/14/tx_rsmbwpublications_pi3%5Bministries%5D=2&cHash=4caebd61910f074dd7c28fba754c9ddf.
On the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n Germany
Niu Jincheng
Abstract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enjoys a high social reputation in the world. In addition to corpor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Germany also has a number of vocational school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Analyzing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length of schooling, entrance requirements, graduation qualifications and career prospects, vocational school system in Germany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the diversity and flexibility, complete func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cohesion of fluency and graduate qualifications of equivalence, the flow of the schoo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ermeability.
Key words schoo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niti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econd education way; vocational further education; Germany
Author Niu Jinche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