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师希望感与职业压力的相关研究

2018-03-08张洵赵振国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职业压力幼儿园教师

张洵 赵振国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8所幼儿园163名幼儿园教师的希望感与职业压力进行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希望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压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幼儿园教师希望感越高,其职业压力越小,路径思维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大。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希望感;职业压力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8)10-0024-04

幼儿园教师是我国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表明,当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普遍较大,且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自己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1〕希望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希望感不仅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作为一种应对压力的积极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影响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斯奈德(Snyder)的希望理论认为,希望感是一种以目标达成为核心的积极期待状态,需要动力思维(agency)和路径思维(pathways)的交互作用才能形成。其中,动力思维是希望感的驱动力系统,主要指朝着目标迈进的动机,而路径思维则是指对实现目标方式的思考。高希望感的人比低希望感的人更能够成功地实施适应性应对措施,对自己管理压力的能力充满信心,并有动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实现目标。〔2〕本研究采用斯奈德的希望理论,探究幼儿园教师希望感与职业压力的关系,以期通过提升幼儿园教师希望感来缓解其职业压力。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河南省8所幼儿园的20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3所为公办幼儿园,5所为民办幼儿园,所抽取的教师均为一线教师(不包括保育员和行政人员)。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81份,剔除各类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63份,有效回收率为81.5%。

(二)研究工具

1.成人希望特质量表

该量表基于斯奈德的希望理论,包括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两个维度,共12个题项。其中,4个题项测量幼儿园教师的路径思维,如“我能想出许多途径和方法来使自己摆脱困境”;4个题项测量幼儿园教师的动力思维,如“我总是不知疲倦地追求我的目标”;其余4个题项用来转移幼儿园教师的注意,不计分数。该量表采用四点计分法,“1”表示绝对错误,“2”表示大部分情况下错误,“3”表示大部分情况下正确,“4”表示绝对正确。得分越高,表示幼儿园教师希望感越高。〔3〕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对量表进行了相应调整。在最终使用时,量表的α系数为0.778,信度良好。

2.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问卷

本研究采用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晓明教授编制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该问卷共18个题项,包括工作难度与挑战性(8个题项)、工作责任与报酬(4个题项)、工作强度(3个题项)、管理制度与职业发展(3个题项)四个维度,采用五点计分法,“1”表示没有压力,“2”表示轻度压力,“3”表示中度压力,“4”表示较大压力,“5”表示极大压力。得分越高,表示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越大(阿拉坦巴根、刘晓明,2014)。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915,18个题项之间的α系数为0.907,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者向幼儿园教师统一发放调查问卷,并将注意事项和填写要求告知教师。问卷均由教师本人填写,并于次日上交。问卷所得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希望感的描述统计

《成人希望特质量表》采用的是四点计分法,中位数是2.5,得分越高,表示幼儿园教师希望感越高。由表1可知,幼儿园教师希望感总体平均分和动力思维维度的平均分均高于2.5,路径思维维度的平均分低于2.5。这说明幼儿园教师希望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动力思维水平高于路径思维水平。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的描述统计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问卷》采用的是五点计分法,中位数是3,得分越高,表示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越大。由表2可知,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总体平均分为2.51,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工作强度维度的平均分最高,工作难度与挑战性维度的平均分最低,说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强度压力相对较大,工作难度与挑战性压力相对较小。

(三)幼儿园教师希望感与职业压力的关系

1.幼儿园教师希望感与职业压力的相关分析

由表3可知,幼兒园教师希望感总体平均分及各维度平均分与职业压力总体平均分及各维度平均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幼儿园教师希望感越高,其职业压力越小。其中,职业压力总体平均分与路径思维维度平均分的相关系数为-0.553,与动力思维维度平均分的相关系数为-0.451,说明与动力思维相比,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与路径思维的相关性更大。

2.幼儿园教师希望感与职业压力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幼儿园教师希望感与职业压力的关系。如表4所示,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与职业压力的多元回归相关系数为0.646,多元回归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417,说明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这两个因素可解释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41.7%的变异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路径思维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动力思维的回归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与动力思维相比,路径思维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有相对较高的解释力。

三、讨论

(一)幼儿园教师希望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本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希望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4,5〕这可能与幼儿园教师对自身职业有高度认同感和自信心,对未来能够达成的目标充满信心与决心有关。本研究还发现,幼儿园教师路径思维的平均分低于动力思维,这可能是因为幼儿园教学任务繁重,评比、考核等活动比较多,教师不止教学任务这一项目标需要达成,从而导致教师对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达成目标途径的思考不够明确,进而导致其路径思维得分偏低。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工作强度、工作责任与报酬这两个维度的平均分较高,说明幼儿园的工作强度以及工作责任与报酬是造成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较大的重要原因。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即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期望、教育改革、工作强度和特殊性、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以及幼儿园教师个人能力等都是造成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较大的重要原因。〔6-8〕当前,幼儿园的工作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超出了幼儿园教师的承受能力,每天超负荷的工作量导致幼儿园教师身心俱疲,加之其服务对象比较特殊,极易加大职业压力。

(三)幼儿园教师希望感越高,其职业压力越小

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希望感越高,其职业压力越小。斯奈德的希望理论表明,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能够引导个体通过激发内部动机来达成目标,当目标达成因消极压力事件受阻时,高希望感的人往往通过寻找替代路径来完成预期目标,从而缓解消极压力事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根据斯奈德的希望理论,我们可以将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视为目标达成过程中的障碍,当在目标达成过程中遇到障碍时,高希望感的幼儿园教师就会动用希望感中的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去促进目标的达成,从而缓解其职业压力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路径思维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大

调查发现,路径思维水平越高,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越小,说明路径思维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大。这与瓦莱(Valle)的研究结果相一致。〔9〕在本研究中,路径思维是指个体对于达成预定目标途径的思考。在目标达成过程中,当一种途径遇到障碍或感到所使用的途径无效时,个体往往会尝试使用另外一种途径或多种途径去继续完成目标。路径思维水平较高的个体,通常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可以运用多种路径去达成目标,在遇到障碍时能够及时转换途径,促使目标达成。因此,路径思维能帮助幼儿园教师在遇到压力时,以积极的情绪和态度去解决问题,从而使自身的压力得以缓解。

四、建议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过大,不仅会导致生理疾病的产生,还会使教师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甚至失去工作热情和信心。这些不仅会影响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也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本研究发现,提升希望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据此,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以期能帮助幼儿园教师缓解职业压力。

(一)幼儿园教师要合理设置工作目标

由斯奈德的希望理论可知,希望感与目标的设置息息相关。因此,合理设置工作目标对幼儿园教师希望感的提升至关重要。幼儿园教师在设置工作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幼儿园的要求,还要切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目标本身、目标达成途径以及自己的能力都要有清晰的认识,避免在设置工作目标时出现不切实际的情况。合理的工作目标不仅能让幼儿园教师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充满信心和动力,而且能让他们在遇到障碍时可以积极应对,采取多种措施促使目标达成。如此,幼儿园教师的动力思维与路径思维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希望感得以提升,从而缓解职业压力。

(二)幼儿园要发挥群体支持作用

斯奈德等人认为,若群体内有共同目标且能相互支持,个体的希望感便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10〕因此,幼儿园应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与理解,同时强化集体意识,使教师之间能够互相支持,共同提升希望感。另外,幼儿园在增加教师工作报酬的同时,也应多关注教师的工作状态与精神需求,相应地调整园内考核制度,降低教师工作强度。幼儿园通过发挥群体支持作用,能减轻职业压力带给教师的消极影响。

研究表明,个体的乐观、希望等积极心理因素能够缓解其心理不适。因此,多关注幼儿园教师自身所拥有的积极能量,帮助教师提升希望感,有助于教师运用自身的积极能量去缓解职业压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研究〔J〕.山东教育,2000,(18).

〔2〕SNYDER  C  R.Coping:The psychology  of  what work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SNYDER   C   R.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nurturing hope〔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11,73(3):355-340.

〔4〕張曼.行政人员角色压力、素质希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5〕彭海霞.大学生希望感的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6〕李倩.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7〕罗小漫,何浩,邵明星.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现状及其对职业认同的影响〔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7):92-95.

〔8〕王钢,张大均,刘先强.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4):442-448.

〔9〕VALLE  M  F,HUEBNER  E S,SULDO  S  M.An analysis  of  hope  as  a  psychological  strength〔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06,44(5):393-406.

〔10〕SNYDER  C  R,CHEAVENS  J,SYMPSON S C.Hope:An individual motive for social commerce〔J〕.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1997,(2):107-118.

A Study 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Sense of Hope

and Professional Pressure

Zhang Xun1, Zhao Zhenguo2

(1Guangzhou Pearl-riv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6131)

(2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Abstract】Using questionnaire as research metho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ense of hope and professional pressure of 163 teachers from 8 kindergartens in He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kindergarten teachers overall sense of hope is above medium; the overall professional pressure is medium; the higher teachers sense of hope is, the lower professional pressure is; pathways has a relatively negative impact 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pressure. The researchers als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kindergarten teacher; sense of hope; professional pressure

猜你喜欢

职业压力幼儿园教师
微格教研视域下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
优化管理,过渡也精彩
务实高效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探索
幼儿园教师培养之我见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浅析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状况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