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开展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2018-03-08王楚凡黄瑾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王楚凡 黄瑾

【摘要】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具有多元性、组织性、平等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当前幼儿园开展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过程中存在多元性有待加强,评价主体间尚未建立平等关系,多主体合作评价流于形式等问题。建议幼儿园建立幼儿发展评价委员会,开展多元化评价培训,建立多渠道评价交流机制,营造开放的园所评价氛围,以提高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质量。

【关键词】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8)10-0017-04

开展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是在后现代主义发展过程中,社会观念从价值一元向多元转变趋势下的必然。幼儿园开展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情境中收集幼儿发展的信息,使评价过程更加公平、民主,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全面。教师、幼儿、家长等评价主体合作参与评价,能够提升幼儿发展评价的质量。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是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评价活动的参与者。評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然而,当前幼儿园开展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厘清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的内涵,发现评价中的问题,并尝试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提升幼儿发展评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的内涵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指出,系统是由不同要素构成的,每个要素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但这些要素不是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优化要素结构使其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各要素经过组织形成的整体。系统论为我们理解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师、幼儿、家长在评价中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多主体合作评价不同于以往的单一主体评价,它强调评价不是简单地探讨各评价主体是否应参与评价、如何参与评价,而是将各评价主体联系起来,从其内部组织结构和各评价主体间的联系来形成合作评价系统。

以幼儿园为单位的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应是教师、幼儿、家长等评价主体基于幼儿发展目标,经过有序的组织,在平等和谐的互动中,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各项工作。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一方面是指评价主体多元。评价主体应以教师、幼儿、家长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可加入其他相关人员,如保育员、园所管理者、领域专家等。所有评价主体都具有参与评价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评价责任。另一方面是指评价主体价值需求多元。各评价主体的社会地位、所处环境、人生观、价值观各不相同,因此各评价主体在参与评价执行时的评价侧重点和评价标准也相应多元化,体现了各评价主体的价值需求。

第二,组织性。各评价主体基于自身特点,通过不同的评价形式(如观察、作品取样、检核记录等)、不同的评价内容(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以及不同的评价场域(如园内评价、园外评价等),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组织系统,以发挥评价的整体性功能。

第三,平等性。一方面,各评价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在评价决策、实施、反馈、监督的各环节都享有平等的表达权。另一方面,各评价主体地位的平等要以其基本评价能力为基础,包括幼儿发展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与其他评价主体协作完成评价的基本能力等。基本评价能力的缺失会影响评价信息的可靠性。

第四,关联性。关联性指幼儿发展评价中的各评价主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真诚、包容的态度下,随时保持多向互动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评价任务。这种关联性既体现在评价理念的沟通、评价知识与评价技能的相互学习上,也体现在对所收集的评价信息的分享、评价结果的讨论等方面。任何脱离互动、缺乏关联性的评价,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多主体合作评价。

二、幼儿园开展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多元性有待加强

多元性是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的最外显特征,它强调评价主体构成的多元,以及评价主体价值需求的多元。然而,在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的多元性还有待加强。

一方面,部分评价主体参与不多。部分家长虽然认识到了合作开展幼儿发展评价对促进家园合作、提升教育合力等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参与评价活动的频率较低,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另一方面,调控主体单一化。当前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的调控主体基本以园所管理者为主,如教研组长、业务园长等,负责全园幼儿发展评价工具的制定、评价计划的执行、评价成果的考核等。园所管理者的角色决定了他们会更多考虑教师和幼儿园的需求。然而,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的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幼儿、家长等。幼儿和家长对幼儿发展评价的侧重点、评价标准和评价目的等的需求很可能与教师存在差异,而园所管理者却很难全面考虑到其他评价主体的需求,以致影响评价决策的实施,最终影响多主体合作评价的质量。

2.评价主体间尚未建立平等关系

在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中,各评价主体应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评价主体间尚未建立平等关系,而这与各评价主体的评价能力存在差异有关。

有研究表明,教师在幼儿发展评价中往往处于主要地位,其他评价主体的评价行为多是围绕教师的指示和规划展开的。〔2〕幼儿、家长等评价主体的评价能力与教师相比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幼儿发展评价能够顺利开展,教师往往会习惯性地将自己置于主要地位,较少去倾听幼儿的声音,对家长提供的评价信息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导致幼儿和家长在评价中的自主性难以充分发挥。

3.多主体合作评价流于形式

良好的多主体合作评价应建立在各评价主体持续的互动交流的基础之上,这是达成合作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评价主体多是各自为政,评价过程缺乏关联性,多主体合作评价流于形式。

一方面,在制定评价方案时,教师作为专业性较强的评价主体,往往根据自身经验确定评价方案的内容与形式,缺乏与其他评价主体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在实施评价时,各评价主体存在“孤立式的分工”,各自完成所负责的评价任务,彼此缺乏互动交流。较为常见的是,各评价主体根据幼儿发展领域各自开展评价。例如,A教师负责幼儿语言、社会领域的评价,B教师负责幼儿科学、艺术领域的评价,保育员负责幼儿健康领域的评价,家长负责幼儿在家表现的评价,幼儿负责对生活习惯相关内容进行自评和互评。这种分工方式可以保证各评价主体不会对同一领域重复评价,但由于所收集的信息差异往往较大,而各评价主体之间又缺乏有关信息的分享与交流,从而难以达成共识。这种评价看似多主体都参与了评价,但本质上却是“速度优先”的评价结果的简单拼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多主体合作评价。

三、促进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的策略

1.建立幼儿发展评价委员会,加强各评价主体间的联系

多主体合作评价不仅需要多元化的执行主体,也需要多元化的调控主体。幼儿园可以建立幼儿发展评价委员会,以加强各评价主体间的联系,促进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幼兒发展评价委员会应包括园所管理者、教师、家长和保育员。幼儿虽不直接参与委员会,但应由教师、家长及时代为表达他们的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邀请领域专家加入评价委员会。

幼儿发展评价委员会具有两大作用。一是决策导向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评价准备阶段。一方面,评价委员会需明确参与评价的主体,并赋予其相应权利,避免出现类似园所管理者认为保育员需参与评价,但在实施过程中保育员并不了解自身评价责任的情况。另一方面,评价委员会需制定评价总方案,评价内容应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避免按照幼儿发展领域孤立分工。在评价总方案的基础上,各班的幼儿发展评价小组可以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子方案。应当注意,无论制定任何一项决策,都应尽量听取每位评价委员的意见,并通过委员会民主表决决定,尊重所有评价委员的发言权。二是过程监督作用。传统的监督方式是,园所管理者监督教师,教师监督家长、幼儿,这样的监督往往使得评价主体间难以建立平等关系,也难以保证监督效果。而幼儿发展评价委员会因其构成人员较为全面,所以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监督各评价主体的评价行为。监督形式为评价主体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自评方面,一种是正式自评,由评价委员会设计教师、家长、保育员电子自评表,由评价主体从评价计划的落实、评价信息的收集、评价实施的频率、评价结果的分析整理、评价中与他人的互动沟通五个方面进行自评。另一种是非正式自评,即评价主体可随时利用便利贴、手机备忘录等方式将自己的反思记录下来,进行自评。他评方面,一种是评价委员会对班级提交的评价材料进行评价,另一种是各评价主体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基于监督的结果,评价委员会可对在参与主动性、互动积极性、评价质量几方面表现突出的评价主体进行奖励,以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2.开展多元化评价培训,提升各评价主体的评价能力

为提升各评价主体的评价能力,幼儿园应开展基于各评价主体角色属性、价值需求等的多元化评价培训。

培训可以分为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两种形式。集体学习包括所有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和针对各评价主体特点开展的学习活动。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宜以座谈会的形式展开,而针对各评价主体特点开展的学习活动形式则可多样化。对幼儿,因其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很难直接理解评价理念与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问题来引导幼儿学习如何进行观察评价。例如,对给自己评定等级较低的幼儿,教师可以提出“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做得不错”等问题;对给自己评定等级较高的幼儿,教师可以提出“你为什么给自己打五颗星”“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等问题,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对家长,幼儿园可多开展园所开放活动。例如,在“有趣的图形”活动中,幼儿园邀请家长走进班级,使用记录表就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图形辨认和组合能力等与教师一同评价幼儿,并一起讨论各自所得出的评价结果及依据,以此提升家长的评价能力。对保育员,幼儿园可利用保育员培训时间开展关于幼儿发展评价的主题工作坊,结合实际案例边学边练。对教师,幼儿园一方面可以邀请领域专家开设讲座,为教师补充相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研活动,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真实案例,建立互助小组,提供实践指导。自主学习是指在没有统一组织时,各评价主体自发利用园内外资源开展的学习。幼儿发展评价委员会及园内技术人员可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多主体合作评价资源库,在资源库中投放有关多主体合作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典型案例等,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供各评价主体依据自身需要进行自主学习。

3.建立多渠道评价交流机制,促进评价共同体的形成

评价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是各评价主体间实现评价信息持续畅通的交流。这种交流应贯穿于评价的各个环节,交流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评价计划的制定,评价信息的整合、共享及反馈,评价实施的困惑与收获等内容。因此,幼儿园应建立多渠道评价交流机制,促进评价共同体的形成,从而真正发挥多主体合作评价“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

多渠道评价交流机制可分为线上交流和线下交流两种形式。对于难以直接接触的评价主体间的交流,如家长与家长之间,宜采用线上交流的形式。目前,已有幼儿园在开发使用移动客户端电子评价交流软件。通过此类软件,各评价主体可以通过上传图片、视频、文字等交流彼此的评价结果。幼儿园还可以在幼儿园官网上的班级页面开设评价信息共享栏和自由讨论栏。评价信息共享栏用于各评价主体对所收集的评价信息的分享和交流,自由讨论栏用于各评价主体对评价实施中产生的问题或经验的探讨。此外,电话、短信、微信等也是交流的重要方式。班级内教师、保育员、幼儿之间的交流则可采用线下交流的形式。教师、保育员应每周至少一次利用午休等时间进行集中的正式交流,教师、保育员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则可根据需要随机进行。交流内容以本周各自所得出的评价结果为主,交流过程及结果需进行简单的记录,以作为幼儿发展评价的依据之一。

4.營造开放的园所评价氛围,推进合作评价系统的建立

在开展多主体合作幼儿发展评价的过程中,营造开放的园所评价氛围,是建立良好合作评价系统的基础。而要在幼儿园营造开放的评价氛围,需要将积极坦诚的交流态度渗透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例如,教师在教学和游戏活动中应多给予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权利;教师应主动与幼儿家长交流幼儿的在园情况,并经常邀请家长参与相关教学和游戏活动等。通过这种积极坦诚的交流,各评价主体会更加尊重他人的评价主体地位,从而推进合作评价系统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彭俊英.幼儿园教育评价主体的发展趋向〔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2,(8):25.

〔2〕王梳园.幼儿发展评价的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xpansible Evaluation of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with Multi-subjects Cooperation

Wang Chufan, Huang Jin

(Facult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Expansible evaluation of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with multi-subjects cooperation have the features of multi-dimensions, organization, equality and correlation. Nowadays, expansible evaluation of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with multi-subjects cooperation exist some problems: multi-dimension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aluation subjects has not been builded; cooperation evaluation did not solve many problem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Kindergarten establishes the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Evaluation Committee, conducts diversified evaluation training, establishes a multi-subjects evalu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creates an open kindergarten evaluation atmosphe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xpansible evaluation of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with multi-subjects cooperation.

【Keywords】multi-subjects cooperation; expansible evaluation of childre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