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35例
2018-03-08严年文黄苏萍
严年文,黄苏萍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1],失眠导致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升糖激素异常分泌亦可引起血糖应激性升高[2]。此外,其他激素及神经递质也可因失眠出现系列神经生化改变,进而加重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糖尿病的疗效。对于糖尿病合并失眠的治疗,提高睡眠质量是提高控制血糖的综合效果的有效手段。现代医学对于失眠的治疗相对单一,多依赖安眠类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可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甚至损害健康。研究表明,中药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不良反应少,在治疗失眠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选取肝郁化火型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经加减丹栀逍遥散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空腹血 糖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 2 小时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及其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
1 临床诊疗
1.1 西医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失眠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4]。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5]中不寐肝郁化火证辨证标准,舌红,苔黄,脉弦数,可伴多梦,可彻夜不眠,性情急躁易怒,伴口干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头晕胀,目赤,耳鸣。
1.3 纳入标准 ①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 问卷筛查PSQI总分>7分;③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 有发热、手术、疼痛等全身性疾病;② T1DM或其他类型DM;③ 合并痛性神经病变或其他重要脏器及急性并发症,如肾脏损害、肝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疾病;④ 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⑤ 既往确诊精神疾者;⑥ 近3个月从事夜班工作或近1个月有跨时区旅游者;⑦ 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⑧ 吸烟、喝咖啡或饮酒;⑨ 对多种药物过敏或对本方剂过敏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35例和西药组33例。中药组男19例,女16 例,平均年龄(61.3±11.3)岁,平均病程(10.6±3.5) a,平均 BMI(21.3±4.5)kg/m2。 西药组男 18例,女 15例,平均年龄(60.5±10.5)岁,平均病程(11.3±2.9) a,平均 BMI(23.4±5.4)kg/m2。2 组性别、年龄、病程、BMI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组均在基础疾病治疗方案不变的情况下,接受睡眠健康教育,实验期间不得服用其他助眠药物,7 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1.1 西药组 予艾司唑仑(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 mg,每日1次,睡前半小时口服。
2.1.2 中药组 予加减丹栀逍遥散汤剂治疗,药物组成:牡丹皮9 g,生栀子9 g,柴胡12 g,白术 15 g,白芍 15 g,当归 6 g,茯苓 15 g,茯神 15 g,生甘草 3 g,薄荷 6 g(后下),法半夏 9 g,竹茹 15 g,远志 6 g,合欢皮15 g。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半小时服用。所有中药均由本院药剂科统一调制。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PSQI评分 7分为界值,正常睡眠:总分<7分者;失眠:总分>7 分[2]。
2.2.2 血糖 治疗前后2组患者均在空腹8 h后抽空腹血糖及进食后2小时抽餐后血糖,各组血糖检测统一由我院检验科同一专业技师完成检测。
2.2.3 中医证候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6]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方法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统计,按照各项临床症状表现程度分别采用 0分、2分、4分、6分表示,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2.2.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拟定。①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②显效:95%>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③ 有效:70%>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④ 无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
症状体征积分减少=(干预前总积分-干预后总积分)/干预前总积分×100%
2.2.5 不良反应 主要指服药后出现口干、嗜睡、乏力、便溏等表现。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mmol/L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西药组比较,2) P<0.05。
2hPG 12.56±1.32 10.21±0.931)11.98±1.17 9.57±0.891)2)组别西药组n 33中药组3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BG 10.53±1.72 8.15±1.521)11.08±1.37 8.95±1.531)
3.2 2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西药组比较,2) P<0.05。
组别西药组中医证候积分27.79±1.19 18.43±1.641)28.35±1.15 16.12±1.281)2)n 33中药组3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SQI评分15.07±1.19 10.46±1.241)14.86±1.21 10.76±1.341)
3.3 2组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
3.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4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欧洲约22%的人群失眠,在我国约42.7%的成年人有失眠[8]。从睡眠和T2DM的关联上看,保证睡眠质量同健康生活方式在预防2型糖尿病发展方面同样重要[9-10]。多导睡眠图、活动记录仪、测定睡眠方式及多种睡眠质量评价分析量表均作为评定的客观化工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PSQI评分对患者睡眠质量可进行综合评价。现代医学对失眠的治疗中,最基础的属于非苯二氮卓类、苯二氮卓类等镇静催眠药,其中艾司唑仑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口服镇静催眠药治疗有起效快、作用强等特点,但副作用也同样明显,如致记忆障碍、损害精神运动性,长期大量使用的成瘾性及停药后的反跳性失眠等。中药具有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药的不足。单用中药治疗,起效较慢,患者渐失信心,导致依从性差,在肝郁化火失眠的2型糖尿病治疗中,中西医联合用药展示各自的优势又互补不足之处。
传统医学将2型糖尿病归属于“消渴”“消中”等范畴,因其阴虚之质,阳气偏亢,阳气夜不入于阴,或气机枢转失常,营卫运行节律紊乱,而致阳不入于阴,阳气郁闭,郁久化热,热扰心神,甚则暗耗肝血,血虚心失所养,均发为失眠。因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与失眠密切相关,主疏泄调气机的肝是治疗失眠的关键。故消渴失眠多从肝论治,多用疏肝解郁、理气安神之法[11-12]。
丹栀逍遥散出自《内科摘要》,由逍遥散加丹皮、栀子构成[13]。方中柴胡理气舒肝、解郁除烦,白芍敛肝阴主静,合当归之养血,三药合用养肝体之阴,理肝之阳气;茯苓、白术健脾宁心、滋气血生化之源;甘草调和药性,补脾益气;方善治热邪,丹皮善清血分郁热,栀子善清三焦郁热;法半夏温化寒痰,竹茹清化热痰,枳壳理气化痰;远志、合欢皮解郁养心安神。全方平调肝脏,调和气血、肝胆脾胃,蕴含《内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意。
本研究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乏力、口干,出现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的“宿醉现象”等常见不良反应[14]。中药组发生口干1例,分析原因:患者治疗前口干明显提示阴伤明显,丹栀逍遥散虽寒温并用,但方中柴胡量达12 g有竭肝阴之嫌,故见药后口干更甚;出现便溏1例,分析原因:方中仍有苦寒之牡丹皮、生栀子,肝郁化火之初火未旺,投之恐伤脾阳致便溏。以上均提示该方剂的药物剂量可用进一步优化空间。
研究结果显示 2组治疗后 PSQI评分、FBG、2hPG及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2hPG改善优于西药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综上所述,在肝郁化火型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治疗中,西药综合控制血糖同时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睡眠质量,治疗有效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广泛推广。
[1] 谢玲玎,陈晓平,王彦玲,等.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对血糖控制达标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4):221-225.
[2] 刘泰,谌剑飞.中西医结合睡眠障碍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9-12,357-369.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S].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8):2-42.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S].中华神经科学杂志,2012,45(7):534-540.
[5]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4-25.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6-128.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6-59.
[8] 高秀云,刘建昆,房凌君,等.高电压低频感应电流穴位并超声波治疗继发性失眠障碍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21(2):19.
[9] VGONTZAS A N,LIAO D,PEJOVIC S,et al.Insomnia with objective short sleep du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Diabetes Care,2009,32(11):1980-1985.
[10]林旭星,季婧敏,周国英.角调音乐对老年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血糖影响[J].康复学报,2017,27(1):44-48.
[11]沈建平,吉庆.天王补心汤治疗阴虚内热型失眠36例疗效评价[J].天津中医药,2011,28(3):217.
[12] 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6-88.
[13]王文竹,徐志伟,苏俊芳,等.丹栀逍遥散及其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0):85-86.
[14]邱厚胜,陈辉,张智.盐酸曲唑酮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1):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