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木叶吹奏的基础知识与传承

2018-03-08任中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木叶嘴唇音色

任中华

(贵州省黔东南州文化馆,贵州凯里 556000)

在社会经济不发达的农耕时代,木叶与各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作为一种随时可得的乐器,曾在人们山上放牧耕耘,赶集串寨和对歌赛会中担任着主角。特别是在各民族青年男女中也常在木叶声中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和向心上人传情达意,因而流传着“吹起木叶不用煤”的传说。但至目前,这种运用广泛,取材方便,表达力独特的乐器,仅仅作为一种点缀进入民族乐队,未形成自己演奏体系和较多固定的曲目,并且在各民族中都在慢慢失传。本人自幼学习吹奏木叶,并且现在从事芦笙和木叶演奏,根据多年的学习和演奏经验,就木叶吹奏的基础知识和传承进行探析,希望对木叶吹奏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参考和借鉴,实现最终的有效保护工作。

1 木叶的选材

木叶一般选用优良树种如榕、樟木、桔、柚、杨、枫、冬青等无毒的树叶,做好卫生清洗,选树木叶时要选择新、柔软、厚薄均匀、大小适合的叶子为佳。

1.1 叶子的厚(老)嫩对音色有一定的影响

太嫩的叶子软,不易发音,只适应初学者最加学习,因为嫩的叶子,最容易吹响,吹出声,也最会找到感觉。嫩的叶子对于会吹的学员只是一种无使用手来掌握的锻炼,但是叶子不耐吹,一片叶子吹几次就会自然发软破烂,这是人气吹到叶子后自然化解的物理现象。不能再用,所以学习时吹奏必须准备好多片树叶以防备用。叶子的厚度(叶子老度)是经过吸收了自然光,加深了叶子的柔软度,平面加厚、加硬、韧性强,吹奏时气流击打叶片的平面,然后叶片震动力度缓慢,自然发出声音为低频率,为低音。要想使它变成高音,也可以。就要使用嘴唇、手指、口型、气流,四个一体同时控制好,自然收缩,(1)嘴唇绷紧、(2)口型缩小、(3)气流冲击加大、(4)手指自然收紧。就会吹出音高了,所以厚的叶片可以吹出低的音程与中高的音色。老的叶子硬,音色不柔美,音虽然高,但吹费力,不合初学者学习。

1.2 叶子的大小对吹奏的也有很大关系

叶子的大小对吹奏也有很大关系,过大叶子与厚都会影响音色升降,太小的叶子既不便吹奏,音色发音也不集中,清晰和柔美、一般最佳使用的叶片,都以个人的嘴唇为标准,如本人的以叶长为5.5厘米、中间叶片为宽2.2厘米左右的比较适宜。

2 木叶吹奏的演练方法

吹奏时,将叶子横放于嘴唇上,用双手指扯住叶子两端,吹时上嘴唇自然漏气,下嘴唇和两唇边不准漏气,自然收紧,慢慢地自己试吹,摸索、找感觉,一般都慢慢地学习。

吹时响呼呼呼地感觉,感觉上嘴唇发痒,这种感觉就对了,每天早晚都学习5~10分钟,坚持练习1—3个月,吹响了就坚持练习长音,(呼——)一口气吹完自己的 50%气量。 如 1----V|2----V|3----V|4----V|5----|6----V|7----V|等。 (注意 V 换气符号)继续反复练习,发音、有时候自己自由练习自己会唱的各种歌曲,比如 儿歌、国歌、流行歌曲、情歌等等都可以建议性练习。

初学习练习如:

2.1 五音练习

1---|2---|3---|5---|6---V|6---|5---

3--|2---|1---|

一般情况下:4音、与7音、在音乐中都属于半音,木叶练习时,初学中少练习,等有一定基础之后再练习更好。

2.2 小单音练习

单吐也就是单吐音,音乐中的单独音程,没有复杂,在木叶基础吹奏法中属于吹有节奏的音符。

“这个是‘宝川’的小平钱,这个是‘宝苏’的小平钱……这个是‘宝济’,一元。‘宝广’,两元……一元……两元……”孟导开始自虐地对照起价格,越是对照越是失望。

例如;

1 1 1 1|2 2 2 2|3 3 3 3|5 5 5 5 |6 6 6 6 |V

多多多多

吐吐吐吐

6 6 6 6|5 5 5 5|3 3 3 3|2 2 2 2 |1 1 1 1 |

这种练习每天都要练习30分钟,才能有进度,反复练习。

2.3 小双音练习

双吐在单吐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单双合并,方法是将舌尖放在上下牙中间,吹气时,气流的作用下,将舌顶上下牙中间后,快速收回发出音“吐”然后舌头不动,再出舌根气尾时余气出“苦”的声音。前后进行联合发出“吐苦”、“吐苦”的声音,也可以称为“声波”。TT这个符号代表着吹气流“吐吐”或“吐苦”与“呼呼”一样。

3 木叶吹奏的传承

木叶吹奏发展源远流长,但不可否认的是,木叶吹奏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着社会变革形势下的发展困境和难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的普及,外来文化对木叶吹奏传统文化照成了严重的冲击。加上乡村过去自然经济收入不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大山打工赚钱,不再吹奏木叶。在这种形势下,由于自身的传播和传承方式没有及时革新,传播力度也不够,导致了逐渐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针对这一问题,木叶吹奏要想走出困境,实现广泛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3.1 提高其艺术价值,打造文化品牌

酉阳等地已经将木叶列入市非遗项目,但我们黔东南还没有列入,像这类脱离了生存环境,且无法强制教学的‘非遗’项目,要想很好的传承下来,就得提升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木叶吹奏可借助当地的少数民族元素,来打造文化品牌。就像云南的葫芦丝一样,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去学,就是因为它带来的民族文化感染力强,让人们一听就想到云南风情。因此,木叶吹奏若要吸引人来学习、发扬,就要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提升艺术价值。我们还可以考虑将当地独有的民族歌曲、风俗人情等元素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展示它最原始的韵味,进而形成其的特色品牌。

3.2 政府鼓励带徒弟,结合旅游做宣传

为了让木叶吹奏传承下去,我们文化馆应带头宣传和传承,实行目标考核,按完成任务情况发放经费,鼓励会吹人员带徒弟,全力推行木叶吹奏的舞台化传承。结合各地旅游资源和重大文化艺术节,重点推荐木叶吹奏,积极发掘木叶吹奏表现新形态努力让木叶吹奏声名远播。

3.3 木叶吹奏走进课堂

作为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来传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那么,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木叶吹奏走进校园,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让学生,让群众更好的认识自己的民族和家乡,了解历史和现在,让民间木叶吹奏学习融入音乐教学和生活中,以弘扬和保护好民间这一艺术。

总之,木叶吹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乐器,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与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民族使命的历史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1]德真.木叶如笛声声脆[J].乐器,2005(8):65.

[2]李晶,邓雪蓉.木叶吹奏教育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酉阳四中为例[J].大众文艺,2017(7):238-239.

猜你喜欢

木叶嘴唇音色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盏中,木叶似小舟
嘴唇干裂怎么办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谁曾见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