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文本秘妙 凸显核心素养
——《秦兵马俑》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8-03-08执教易华凤评析伍建玲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秦兵马俑兵马俑武士

◇执教/易华凤 评析/伍建玲

一 聚焦四字词

师:我国有很多名胜古迹,截至2017年7月,我国已有52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2处。对于秦兵马俑,你了解多少?

生: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生:兵马俑规模宏大,已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师:看来大家课前都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我想,这些字词肯定也难不倒大家。

(出示)

身材魁梧 体格健壮 体形匀称 形体健壮

头戴鹖冠 披挂铠甲 足蹬长靴 身穿战袍

昂首挺胸 颔首低眉 目光炯炯 若有所思

战车千乘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久经沙场

惟妙惟肖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绝无仅有

师:读着这些四字词,你有没有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头戴鹖冠”的“鹖”读“hé”。 “战车千乘”的“乘”是个多音字,在这儿读“shèng”。 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

师:你说得真好。(出示图片)我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这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的图片,这样的四马一车就是一乘。老师出示的这些四字词中可藏着奥秘哦!谁的小眼睛特别厉害,能有所发现呢?

生:第一行的四个词语写的是兵马俑的身材,第二行写的是兵马俑的穿着。

生:我发现这五行词语依次描写的是兵马俑的体型、穿着、神态、气势,以及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

师:很好!我们把这些四字词放到课文中去,读一读,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兵马俑?用笔做个记号。

生:有将军俑。

师: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哪些俑呢?

生:第4自然段介绍了将军俑,第5自然段介绍了武士俑,第6自然段介绍了骑兵俑,第7自然段介绍了陶马。

师:你很熟练地说了每个自然段介绍了什么。谁能概括地说说?

生:文中第4~7自然段依次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师:你强调了“依次”,即按照次序。老师有个疑惑——课文依次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能不能不按照这个次序?

生:不能。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是人俑,先介绍人俑,再介绍马俑。

师:那就把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调换一下顺序,可以吗?

生:也不行,因为这是按照他们职位高低来介绍的。

师:看来作者在介绍兵马俑时独具匠心啊!是的,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应该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二 聚焦对称句

师:文中不仅有大量的四字词,还有很多对称的句子。

(出示)

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在这四个对称句中,你还有没有新发现?

生:我发现每一个“有的……好像……”后面都用了分号。

师:嗯,你注意到了小小的标点。

生:我发现“有的”后面写的是眼睛看到的,“好像”后面写的是心里想的。

师:了不起!一下子就发现了句子中藏着的小秘密。大家看,在这组句子中,每个句子都是先写看到的,再写由看到的所引发的联想。其实,文中还有其他“所见+所想”这样写法的句子,快速读一读,找一找。

生:第4自然段中的“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就是所想,前面的内容是所见。

生:第6自然段“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第7自然段“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都有“好像”一词,很明显就是写所想的,那它前面的内容就是写所见的。

师:能够举一反三,真棒!

生:我发现第5自然段的“整装待发”也是写所想,由看到武士俑的穿着和手里的武器而想到的。

师: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俑,仔细观察,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出你的所见和所想。

(出示兵马俑图片)

生: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那威风凛凛的样子,一看就知道刚打完一场胜仗。

生:单膝跪地的武士俑,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面部严肃而认真,双唇紧抿,好像在细心聆听长官布置战斗任务。

师:是的,这些“所见+所想”的句子,让我们觉得兵马俑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所以在我们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加入合适的联想,这样会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

三 聚焦过渡段

师:自由读读课文,找出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生:我找到的是课文第3自然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出示)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为什么呢?

生:我们刚刚说的内容都是讲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生:其实,课文的第2自然段说的是兵马俑“规模宏大”,而第4~8自然段说的是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哦,连这你都发现了,真了不起!像第3自然段这样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讲述的内容,同时又领起下面要讲述的内容,我们称它为“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你能不能模仿着在第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之间写一个过渡段?

生:兵马俑不仅有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还有陶马俑。

师:我发现你很厉害,你不只关注第6自然段的骑兵俑,你还注意到了前面两个自然段介绍的将军俑、武士俑,这样就能把这几个自然段有机地串联起来了。

生:我觉得可以更简单——兵马俑不仅有人俑,还有陶马俑。

师:哇,你更厉害!把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归类概括,这样更简练。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2自然段,画出表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并做上批注。

生:我从“面积近20000平方米”“兵马俑近八千个”等数字感受到“规模宏大”。

生:我从“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感受到“规模宏大”,一个篮球场就已经很大了,五十个篮球场,就相当相当大啦!

师:是呀,作者拿我们熟知的事物——篮球场来比照,我们就很容易想象出前面描写的俑坑有多大了。这样的说明方法就是作比较。

生:已发掘的三个俑坑,作者还具体说了一号坑。这是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师:没错!作者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评析:简洁的三个环节都指向文本的表达方式,通过学习作者如何表达,独辟蹊径地促进学生感悟“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同时真正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即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凭借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一、落实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语文的学习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品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奠基石。

1.学习四字词语,一箭“三”雕。四字词是文本的一个特点,教者拎出二十个四字词语,通过集中认读,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还发现了这些词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从整体上理解了课文内容。这个环节关注文本特征,可谓一箭“三”雕。

2.品析对称句子,举一反三。作者是如何让几千个兵马俑栩栩如生,让人如身临其境的呢?写作的奥秘是什么?教师出示对称的句子,让学生发现作者是采用“所见+所想”方式来表达的,而后又让学生学习这种方法进行表达训练。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表达的内容,而且深刻感悟表达的形式。

3.聚焦说明方法,一丝不苟。作者是如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呢?教师让学生去发现、体会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二、重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在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想的直接显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是一张纸的两个面,相互依存,语言的训练也就是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又提升语言的训练。语文课,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思维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比如在学习四字词语后,让学生发现并归纳出“这五行词语依次描写的是兵马俑的体型、穿着、神态、气势,以及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通过词语归类,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概括性。本课的教学真正落实了课标提倡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提倡审美的发现与鉴赏

语言文字决定了语文学科独特的美育功能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享受审美乐趣”。

1.品味词语美。作者运用了很多优美的四字词语凸显兵马俑的举世无双,美轮美奂,做到了语言形式和文章内容的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教师上课伊始就让学生学习四字词语,感受了词语的精美。

2.感受结构美。本文描述的对象美(兵马俑),语言的形式美(四字词语),而且描述的结构也很美,达到了三者的和谐统一。如何感受文章的结构美呢?

首先是品味对称的句子,体会对称句子的如诗如画;其次是品味过渡段好像一座彩虹桥,把文章的上下两部分有机连接起来。

3.尝试创造美。教师在学生理解过渡段的结构美后,立即让学生进行美的创造——仿写过渡段,而且让学生凝练地表达,感受语言的简洁美,享受学习的喜悦。

猜你喜欢

秦兵马俑兵马俑武士
不可思议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旅行攻略
兵马俑修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猴子和武士
兵马俑底座学问大(第六站)
兵马俑
“武士”挡道
秦兵马俑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启示
剑龙是武士吗?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为何没有女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