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之我见
2018-03-08徐林祥
◇徐林祥
2017年12月29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语文核心素养的凸显是此版本高中语文课标的一大亮点。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实施也已经成为当前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与研究的热点。
一 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界定核心素养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笔者以为,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语文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应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列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都未能准确反映语文学科教学祖国语文这一本质特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与英语、日语、俄语等学科的共同目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外语等学科共同的目标;“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与艺术、音乐、美术等学科共同的目标;“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与政治、历史、地理以及外语等学科的共同目标。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内容和载体的汉语文教育。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应当是祖国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即中华民族共同语(绝大多数中国人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也即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重在语言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主要是汉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重在语言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主要是汉语言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重在语言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主要是汉语言文化传承与理解。
并且,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不能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一方面,形于外的说、写即外部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或表达的形式(物质外壳);另一方面,隐于内的思维即内部语言,是说、写表达的对象或表达的内容(精神实质)。我们说,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辅相成,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这要求我们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训练要贯穿在语言训练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包括语言文字呈现的文学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人类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的(不是非语文的),汉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语文核心素养是有核心的(不是无核心的,也不是多核心的),汉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核心。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汉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整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根基,既是汉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途径,也是汉语言审美鉴赏与创造、汉语言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基础。语文学科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应当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达成。汉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整个语文学科素养体系的核心。汉语言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汉语言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点。包括汉语言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内的汉语言文化传承与理解,以汉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以汉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为核心,是整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 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变迁过程。语文“双基”重视语文基础知识传授与语文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可能导致知识灌输、纯技术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倾向。语文“三维目标”的提出,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期望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忽视“三维目标”是个整体,将其割裂为并列的三项或三个目标,以及过于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可以说是对语文“双基”和“三维目标”的超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施,意味着课程观和教学观的转变。
首先,课程即问题。关于“课程”,有各种解说。《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将其解释为“课业及其进程”,即教学的内容和计划。《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就是问题。课程不再是教科书传递的知识,而是不断被探究、理解的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必须有问题意识。特级教师宋运来执教《鞋匠的儿子》,不满足于对教科书提供的文本的解读,找来六种版本的《林肯传》进行研读。他发现课文的主人公林肯竟然不是鞋匠的儿子,而是木匠的儿子。据此他重构教材、超越教材,并撰写发表了教研论文《教材的批判与教学的超越——从〈鞋匠的儿子〉公开课谈起》。
其次,教学即研究。关于“教学”,也有种种解说。《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将其解释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就是研究。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研究,也可以是教师帮助学生研究。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2016年11月在河南郑州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小学魅力课堂教学大赛暨第四届“名师大课堂”观摩会上执教《推敲》时,引导学生对教学文本进行研究,对课文中“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两句进行推敲。拓展阶段,他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最喜欢的老鸭汤搬上来了,妈妈扯下两条腿,一条放在我的碗里,另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引导学生找出并修改这段话存在的毛病。
总之,提倡语文核心素养意味着课程与教学观念的转变:课程即问题(不是现成的知识),教学即研究(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已体现于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案例中,需要我们去发现揭示、梳理总结、提升完善、发扬光大。
21世纪初“三维目标”的提出,是对“双基”的超越,但并非否定“双基”,“三维目标”的第一个维度便是“知识与能力”。当下倡导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超越,也并非否定“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实际上覆盖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多基本元素,特别是其中的知识与能力不容忽视。201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即要求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提出的语文“三维目标”,其实是一个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定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但在实际操作时,许多人将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分解为三项或三个目标。现在倡导的语文核心素养,其实也是一个目标,即提高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语文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上文所说,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在实际操作时,已经有人将一个目标的四个方面分解为四项或四个目标。笔者就看到网上有人将《月光光,照厅堂》一课的教学目标分解为四个方面计八条。还有些语文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的组织者也将贯彻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活动切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块。须知汉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汉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汉语言审美鉴赏与创造、汉语言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基础;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提升,都是在汉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