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隐性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3-07严谞梦
严谞梦
【摘要】文章论述了隐性教育的含义、特点及作用,并结合教学实际,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情感教育层面和教学设计层面提出了构建语文教学中隐性教育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隐性教育;高中语文教学;作用;设计举措
一、隐性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隐性教育”作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专门术语,发端于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 Jackson)在其专著《教室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書中关于学校“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以及1970年美国学者N·V奥渥勒提出的“隐蔽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研究。这一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国以来,引起了相关学者、专家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隐性教育概念的内涵从多维度进行了概括,如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以隐藏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有关价值态度、情感、信仰等方面的非学术性的教育经验,它使学生在学校里学到非预期性的、非针对性的知识、价值观、规范和态度”;有的学者认为“把教育融合在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科学进步的课程设置以及催人上进的校风、学风和社会风气之中,使公民在无课堂讲授和无集中灌输的氛围中能自由自在地接受教育”;有的学者认为“隐性教育”是广泛地存在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的间接的、内隐的,通过社会角色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影响因素。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隐性教育是指充分运用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等多种手段和载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一种认知方式,它广泛存在于教育活动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中,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二者互为补充。与显性教育强调教育者直接、正面地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不同,隐性教育侧重通过间接、隐蔽、潜在的方式,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隐性教育具有内隐性、间接性、渗透性、持续性、广泛性和双重性等特点,具体如下。
第一,教育方式的内隐性。隐性教育潜藏在各种显性教育中,以及隐含在各种环境和氛围内,不易被人察觉。第二,教育影响的间接性。隐性教育效果的发生不是直接的,由于其内隐性的特点,往往间接给人们造成影响。第三,教育过程的渗透性、持续性和广泛性。隐性教育存在各科教学中和外界环境、氛围中,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持续性和广泛性。第四,教育功能的双重性。从教育功能上讲,隐性教育可根据受教育者引导实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双重功能,即积极(正面)功能和消极(负面)功能。隐性教育积极功能主要包括认识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消极功能主要是指在认识导向、情感、行为方面的负面效应。
二、隐性教育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隐性教育在教育中越来越发挥出其独特的功能,具体有五方面作用。
第一,具有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功能。随着隐性教育研究的深入,教育者逐步意识到在教育计划和正规课程之外,还存在对学生产生巨大作用和影响的隐性教育因素。隐性课程的研究,开拓了课程研究新领域,推动了课程结构的拓展与重组。
第二,具有导向功能。隐性教育作为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它能控制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能为学生的发展定向。比如可以结合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散文、戏曲、人物传记等内容,通过设置场景、观看音像资料、角色表演等手段,引导学生辨明是非、善恶、真假、美丑,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三,具有陶冶功能。隐性教育打造的环境氛围和塑造的校园精神,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自觉地产生认同、从众心理。隐性教育中的自然、社会、心理、环境美,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产生美的体验,与周围环境在感情上发生共鸣,心灵上得到净化,精神上得到升华,完美人格从而形成。
第四,具有激励功能。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环境,幽默而生动的讲解,总会使人的情绪为之激荡,精神受到鼓舞。学生的优点被发现并在大众场合得到表扬和赞美,学生会油然产生一种自信心和自豪感,产生上进的动机和实现奋斗目标的毅力。
第五,具有制约功能。一所校风正、教风严的学校,能够抵御歪风邪气的入侵,预防环境中消极因素的滋长,制约各种不良环境的腐蚀。
总之,隐性教育可以通过教师的渊博知识、幽默表达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隐性教育的设计举措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因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知识,具备能力,而这种目标只有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和行动才能真正收到理想的效果。采用隐性教育方式,就是在学生日常接触的各种学习环境中,通过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达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物质形态的隐性教育设计
环境行为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在诱导人的行为、营造独特的教育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筑本质上是“人——(环)境”关系的产物。建筑环境,在结构、特征和诸多细节中包含了特定的信息和内容,它们支持和鼓励某些行为或事件的发生,限制或禁止某些行为的出现。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及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物质形态的语文隐性教育资源,主要是指融入语文教学意图的建筑、环境、班级教室设置等,它们时刻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美的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认知水平,调节和控制自身的行为举止,这就是所谓的“环境育人”。隐性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营造这样的物质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精神形态的隐性教育设计
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是整个隐性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对语文教育的各环节、要素都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是隐性课程设计的重点和关键。精神形态的语文隐性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学校的学习氛围、文化氛围、生活氛围、教学气氛、教学方式、人际关系、教师言行等。学生受到特定的校风、学风、班风、教师人格、师生关系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感染、暗示、模仿等心理方式,在观察、模仿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征。这种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发生作用的。例如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地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等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有利于缔结学生积极向上的同伴关系。在一个精神氛围较好的学校或班级中,学生容易耳濡目染一些健康的价值观念,自觉遵守必要的规范。
(三)组织和制度层面的隐性教育设计
教学的组织和制度是教育者选择和设计的一种教育性因素,需要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如学校管理制度、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学生奖惩制度、品德评估制度、各种仪式制度等,使学校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各种行为尤其是教师的着装、言行等都有章可循。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各项制度的制定,这样他们不仅对决策过程十分清楚,而且对决策意图有深刻的了解,还会因为自己曾经参与决策,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被采纳,而满足了他们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因而对学校、班级的决策目标和实施方案投以更多的关注,抱有更大的热情,全力以赴,努力实践,促使制度顺利实施。
(四)情感教育层面的隐性教育设计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和青春叛逆期,随着学习压力增大、获取信息量的增加、竞争的加剧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产生了心理矛盾。教师要把情感教育貫穿在教学过程始终,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一是教师与学生开展交心谈心,构建师生互信体系。二是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用真心、真情投入到备课、教学、批改作业等工作中,无微不至地关心、关爱学生,善于帮助学生,成为学生心中可信赖的人。三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做到优生、差生一视同仁。四是教师要提升教学艺术,通过不断完善人格魅力,培养热情亲切、真诚乐观、幽默健谈等优秀品质,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和指导。五是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兴趣。高中教材中包含着大量而丰富的情感因素,需要教师用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表情等表达出来,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目的。
(五)教案设计层面的隐性教育设计
新时期,音像资料、PPT、小品、话剧、朗读、QQ、微信等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语文教案设计提供了多种选择。语文教育工作者在编写教案时,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式,科学设计教案,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如通过播放现象级影视《战狼2》《红海行动》《冲出亚马逊》《我不是药神》《人民的名义》等片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物心理、动作和表情,提高其在写人、写景、写物等方面的技巧;也可以把社会上的热点人物或事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如找出“范冰冰道歉信”中的语病并修改等,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总之,隐性教育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优化,把隐性教育置于显性教育的同等地位来抓,教育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314.
[2]魏飒.从大学文化建设层面探析隐性德育效能[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8(04):39.
[3]张民选.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显现可能[J].全球教育展望,2008(08):15-21.
[4]程瑞娟.论缄默知识对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论坛),2008(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