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信息技术学科日常教学实践

2018-03-07周挺

新课程·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周挺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学考、选考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学考、选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后,课程的容量更多,操作难度更大,学生在学习时普遍感觉知识的遗忘率高,掌握不够熟练,所以提高日常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日常教学质量决定了学生学考、选考成绩的好坏。概括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实践和方法,对学生提高信息技术学习效率有所裨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多个知识串联后,形成考试内容。笔者试图对日常教学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日常教学精讲精练,基础知识融会贯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把教学内容加以讲解,同时在讲解中有意识地制造一些空白区域,让学生自己分析结论。我们要做到精讲精练,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让知识融会贯通,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最后形成学生独立的知识体系。当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后,会表现出一种创造的能力。上课时给学生制定一个个小目标,提出一个个问题,让他们去探究、去解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的综合素养。这就是信息技术课程魅力之所在。

“精讲”是指有选择性地、简明扼要地讲解或阐释相关知识。只有精讲,才能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归纳总结,加以提高。那么,怎样的讲解才是“精讲”呢?笔者认为,要实现“精讲”,讲解不能啰嗦,可以不讲,则不讲。教师在旁引导,帮助学生归纳出要点,简单的知识点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精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操作的惯性思维,而且根据该思维方式解题会更加容易。

只有精练,加强有效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度和速度。笔者认为,一是对重点讲解的内容,学生必须进行定向训练,如EXCEL图表处理中的公式计算、排序、数据的筛选、创建图表、图表分析等,这几个知识都需要夯实;二是对零散、细碎、不需深入阐释但学生又容易疏忽的知识进行训练,如知识产权、网络道德规范、ASCⅡ码和汉字编码;三是学生看似较熟悉,而实际上可能没理解透彻的重要内容进行训练,如多媒體作品的合成、调试和递交。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操作能力。通过上机操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利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形成网络化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从被动记忆变为主动记忆,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同步提高。教师要注意通过练习和反馈,发现“教与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查漏补缺。例如,学习Photoshop图层以及简单工具使用时,笔者根据不同的班级制订了不同的授课计划,这是为美术班的学生设计的。根据事先定好的教学计划,学生能够掌握Photoshop中的选择工具、魔棒和套索工具的使用范围。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比较抽象,难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图层”的概念。还有学生容易忽略的知识,比如魔棒和套索的使用范围、使用规范。为了让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知识,笔者设计了上机导学练习,做到精讲精练,简单介绍一下授课过程:点明教学目标,学习套索和魔棒相关知识。教学中先提出问题一,选择工具的使用方法?选择工具分为哪几类?套索工具和魔棒工具的应用范围?大约需要6分钟,简明扼要地讲解套索工具和魔棒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并对套索工具和魔棒工具有初步的认识,给课程做铺垫。问题二,出示两张图片(图略)如何用Photoshop软件制作该效果?怎么做?这是为了上机操作时学生可以互动,让其参与到课堂中,吸引学习的注意力。两个问题提出后,学生都开始三言两语地讨论起来,学习兴趣被激发。随后教师要求学生参与讨论,探究怎么完成该制作过程。讨论可以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的技巧。约三分钟,学生有了想法,发言阐述,教师按照学生讲述的步骤,进行操作,结果没有一个小组能完整地制作出效果。这时笔者把事先准备的操作指南下发给学生,学生按照操作流程,并小组讨论,尝试完成练习,同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事实证明,精讲精练,配合小组合作学习、个人独立操作,发挥想象力,不但能够顺利地完成相关练习,而且比老师想象的更加好。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本的内容,而且也让软件成为很好的学习辅助工具。这样有利于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带动其他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注重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编好校本学案

随着日常教学的进行,学生的分化必然会出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不可一味追求高难度。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吃得饱,也让后进生有所提高。因此,编写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的状况,故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编写出三种形式的学案:

1.知识结构练习

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基础知识。在学案中教师有目的地选择学生概念容易混淆的知识,将课本中框架性知识和操作技能包含在题目中。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相应量的练习。通过这些题目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要点,使其原有分散的知识形成网状结构的知识系统。笔者在A、B两个班进行了实践,A班的严××同学和B班王×同学都有基础知识薄弱、概念模糊的现象。事前给她们都做了一次测试,两人操作后的成绩差不多。A班的同学让她课前完成知识结构学案,然后配合上机练习,对基础知识进行再确认;B班王×同学不做知识结构学案,直接上机练习,经过一周的练习,给A、B两位同学再次测试,前者得分率在89%以上,后者得分率就不怎么乐观。

2.分层强化练习

面向后进生,主要是对课本中基础知识进行再强化,完成知识目标的掌握。该学案对基本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比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图像、音频、视频计算公式的记忆等,学生完成学案,错误的知识得到修正,提高答题正确率。笔者在全年级选择了一些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每周组织这些学生进行分层强化练习,针对存在的问题,定向、定人、定时解决,逐个突破。新课程改革后,参加2015年学考、选考的312名学生不合格人数仅为4人,2016年学考、选考的431名学生不合格人数减为1人,2017年学考、选考的527名学生不合格人数也为1人,这种方法对提高学考、选考的合格率有明显效果。

3.给优秀生吃小灶

我校63%的学生都参加信息技术选考。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就应该考虑到如何把练习的难度有效地与选考衔接。笔者学案中,规划完成基础知识并以更高的难度进行确认,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系统、深入。同时在每個班中挑选出成绩优秀的10人,每周安排一次模拟考试,改编一些选考经典试题,把试题中的难点进行拆分,让学生消除对难题的畏惧心理,强化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答题准确度和操作速度。笔者在实践中以新颖的试题启发学生,使学生知识水平从量的积累转化为质的飞跃。

三、学生注重课本学习,教师注重“学考、选考标准”“课程标准”研究

信息技术以操作为主,学生往往会错误地认为课本上的内容就不重要了,于是就放弃课本,一心上机操作。信息技术学科上机操作的能力要不断地强化巩固,但是不熟悉教材,操作练习则成无本之木。为了让学生重视课本,笔者常常会自编模拟试卷,让学生去完成。分析试卷时,有意识地讲解重点知识在课本的哪一页、哪一段。课本中还有“知识链接”这个环节往往会被教师忽略,其实这块不太起眼的内容,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效紧密地联系起来,是热门考点,要引起重视。最后,强调学生考题的内容主要源于课本,课本知识的落实是提高分数的根基。

教师应该注重“学考、选考标准”的研究,它明确了学考、选考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是日常教学的依据。笔者认真学习、研究,并和往年学考、选考课程标准比较后,发现其中有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应该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起来。如在2015年浙江省学考、选考标准Flash模块中题型又有新变化。如在2016年浙江省学考、选考标准算法题型也有新变化。根据这个变化,在日常教学中,就需要特别重视,对这类知识提高练习的难度。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能够正确应对这类题型,提高得分率,使学生面临多种结构复杂的试题应对自如。

研究“学考、选考标准”中的试题非常重要,但研究“课程标准”上的知识点及其新形势下的变化可能会更有价值。课程标准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便于教师整体把握课程。

常用Flash简单交互控制命令知识就是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教师如果发现这些细节,就可以有的放矢做好准备。笔者对该知识分别归类,让学生分析两种交互命令的特点、运用的范围,并制定了有效防止错误发生的方法,同时制作了Flash动画——架子鼓。具体方法上,笔者分别用帧动作和按钮动作来完成动画制作。学生看见了动画效果就觉得很好奇,有意思。课堂气氛一下子调动起来,然后慢慢加以引导,一个学生明白了,二个学生精通了,他们就带领着其他学生一起轻松地学起来了。学生自己归纳出的结果教师再加以修正,从而使学生对简单交互控制命令能够很好地进行操作,效果非常好。

上述是笔者对高中信息技术日常教学策略的一些反思和阐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的需要,信息技术学科对知识和模块的重要性也会相应调整。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提升,吸取新的知识,紧随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时刻掌控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动向,深入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得心应手,知识融会贯通,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考、选考办公室编.浙江省普通高中学考、选考标准(2011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2]浙江省普通高中学考、选考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浙江省普通高中学考、选考:信息技术(2011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刘盛涛,蹇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教师,2017.

[4]李海燕.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信息素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12).

[5]汪晓瑞.试论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

[6]刘志霞.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多元化途径探析[J].华夏教师,2017.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