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优化作业设计
2018-03-07张嘉
张嘉
摘 要: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作业设计,分析其具有的特点,制定化学作业形式。强调在此目标下应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科学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进而进行优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业设置;功能定位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化学课程学习中的具体体现,从“形成化学概念、构建科学思维、实现实验探究、完成实践创新”等方面建构,体现科学原理与规律、科学思维与实证、科学实践与创新的原则。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产生,它们一定内隐在化学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必然要以知识教学为载体,而作业布置正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作业的布置设计要符合学情,其中可以具有趣味性的與生活贴近的前沿信息为研究对象进行设置考点,也可以培养学生实践性、探索性较强的探究题目,再次一般为主管题目居多,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文字表述题目,锻炼理科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作业的设置也可适当多一些形式新颖的题型,这就要考验教师对于高考前沿动态的把握,设置一套适合学生的优质作业,在作业的题目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关于化学作业功能定位的重新思考
作业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考点重复、题量过大,不仅使化学作业失去了实质的教育功能,而且也啄食了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非常不利于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发展。当前教学中化学作业这种常态现象的遍布很大程度上有悖于新课标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化学教育理念。 新课程下化学作业的细化深思,是每一名化学老师要反复琢磨、精雕细刻的一个教育难题。在笔者看来,化学作业是师生间课后互动的重要渠道之一,“高效的作业”中必须要体现出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第一时间直接反馈给老师。同时化学作业必须做到以实验为基,体现动手、动脑的思考,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欢乐互动,只有做到在作业里深思揣摩,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强调化学作业设计的新颖特性
主动性与创造性是当前新课改主要强调的两面性,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积极的创新精神是目前化学教育中应该思考的两翼。可以这样讲,在新课改这个主题下,如何将化学的两翼舒展张开,使学生飞得更高、更远才是化学作业设计方面亟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考虑到这一层面,化学作业在设计上要巧思妙想,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要努力配合课堂教学,要把体现化学作业设计的新颖性展现无疑。所以在笔者看来,化学作业设计应考虑到如下几点:
(一)要以人为本
首先,化学作业应该努力成为学生自身主动学习和探究的主体,而非变成应付老师所布置任务的消极客体。考虑到这一方面,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上应该着眼学情,探究实情,考虑教情,让学生成为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自我学习的主体,赋予作业以人文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出核心素养中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要量体裁衣
“一刀切”的作业布置现今仍然存在。实际上,学习能力的差异,学习态度的不同,学习方法的差别,使得学生在面对作业时参差不齐。因此,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老想着面面俱到,不必刻意追求要使学生如何发展,一蹴而就,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此时,学情的考虑,教情的思索,就显得很重要。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业设计上要突出选择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作业只有针对性才能体现高效性。教师可以设计多梯度的作业进行分配,可以按照多次考试成绩进行分组量化,将作业设置出几个类型来,可以有基础型、变换型(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变化,但考查点不变)、运用行、能力型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
(三)要贴近生活
化学学科是一门非常接地气的学科。化学这门学科正是应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生,而当前核心素养倡导科学思维与实证的要求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特征,因此,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努力体现化学的实用价值,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与生活实际的接触中体验和理解化学、提升自我。这样化学才是活的,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的化学知识。所以,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可以适当开发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实践类作业,让学生亲自上手,使化学走进生活。
作业是化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新形势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作业,不能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应成为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与载体,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来指导我们设计的方向,进而逐步实现化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作业设计来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庄德刚.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以“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7.
[2]张逵.化学校本教材开放性作业的教学功能[J].化学教育,2011.
[3]蒋丽萍.优化化学作业设计,提高化学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