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年级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2018-03-07赵明
赵明
摘 要: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识字量和汉语拼音的基础知识。该阶段的小学生,正是良好口语表达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倘若此时,我们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朗读能力,必然会使他们在工作、学习中获得丰硕的成果。既然朗读能力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作为在他们该阶段朗读训练的“引导者”,教师怎样做才能有效地提高高年级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呢?
关键词:高年级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诸多学校纷纷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以确保高年级小学生在朗读教学中能够充分挖掘自身的最大潜力,利用声音对文章内容进行声情并茂地演绎。
一、激发高年级小学生朗读的兴趣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制造庸人的方法是极为简单的,那就是不让孩子热衷于某一事物,只这一点就够了,对任何事情都不着迷,都不感兴趣,这就是庸人的特征。”可见,能够在任何领域有所突破的人必然对他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极大的探索欲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起的兴趣。同样,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小学生才能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将文字的美在朗读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朗读的欲望呢?首先,我们可以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将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渗透到朗读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多媒体在朗读教学中的引入
高年级小学生虽然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量,然而,其理性逻辑思维尚不完善,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仍然有待加强。在考虑到小学生这种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一些诗歌朗诵的片段或者是精彩话剧表演等内容直观地展现在他们眼前,使之在强烈的感官刺激之下,深刻理解精彩文章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在仔细领悟这些美的过程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内心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震动,并产生想要展现自我才华的强烈欲望。
其次,模仿经典的朗读
我们还可以让小学生根据生动而优美的旋律跟读、范读语文课本中的精彩篇章。通过对录音磁带标准朗读的模仿,小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情感在朗读中的表达方式,进而能够通过语句的抑扬顿挫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核心思想,更深层次理解文章内涵之所在,进而在声音所创设的情境中体会到朗读所带来的独特体验,从而由衷地喜欢上朗读。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相较于传统讲述式的教学模式,新形势下的教学更加注重集体性地探究与学习。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以课堂集体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遵循了小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还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自身的辅导性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教学方式,才能确保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提高呢?
1.使小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文章情感
任何一篇文章,小学生想要读出情感都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理解。比如,我们在学习《师恩难忘》时,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倒数第二段并在朗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哪个词描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恩情难以忘怀?在朗读完毕后,可以让他们与自己的同桌相互讨论,并在课本上圈出相关词语。通过教师对文章内涵多方面地深刻剖析,学生能够轻易了解作者饱含于字里行间的深情:
(1)这一小段文字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2)作者为何要“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那么,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呢?
(3)在个别学生的朗读之后,我們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2.为学生提供模拟的语言情景
任何语言只要脱离了其使用的环境,都会变得苍白无力。朗读也是一样,只有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小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语言内在的魅力。比如,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多媒体上放映一些动画片或者是朗读类的节目,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这部分节目的朗读声消除掉,让学生根据配乐和字幕提示,模拟其发音特点,将无声的视频画面变得有声有色。
三、建立完善的游戏奖励机制
小学生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望以及渴望获得他人认可的强烈愿望。所以,在我们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具体的朗读情况给予鼓励、奖励和适当的指导,从而促使他们能够朝着更好的方面不断进步!
总之,朗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朗读能力不仅使小学生深刻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还能使他们在提高自己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务必要在该阶段培养起他们朗读的兴趣与能力,以确保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杰文.“表演”与“表演研究”的混杂谱系[J].世界民族,2012(4).
[2]臧慧民.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投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1(7).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