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中的读写结合
2018-03-07魏雁
魏雁
摘 要:语文是什么?顾名思义是语言和文化的简称。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和人们在日常中的交流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学习中,阅读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它也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会阅读,高效阅读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地提高阅读量,通过读写结合,充分将自己阅读到的知识和领悟到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一个引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深思的话题。就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中的读写结合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读写结合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接受着从识字到组词造句再到阅读的语文学习,以点带面的由浅到深,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便是怎样才能将语文的学习有效进行到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两部分,二者紧密相连,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书中所写,感心中所想,重视阅读便是重视语文教学的最核心部分。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在语文课上,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大纲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便成了语文课堂上的头等大事,一味千篇一律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不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乐趣和重要性。教师教会学生的东西仅仅仍停留在语文学习的最基础层面,并未得到升华,学生也不能够领悟到如何高效阅读。同时在写作方面,教师只会教一些循规蹈矩的老套方法,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怎么结尾,一个固定的模式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形式固然重要,但是内容的创新才是最关键的。
2.课堂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由于枯燥的教学模式和教师对阅读兴趣培养不够,最容易在语文课堂上形成沉闷的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教师往往只会关注学生是否上课积极发言,却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利于学生对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紧抓学生读和写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学习过程当中,重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从而能够灵活地使用到平时的写作当中去,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中的读写结合的措施
1.浓厚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前提
见多识广不仅在生活中可以体现,在书本上依旧可以适用。看得越多,对语言文字的熟悉程度也就越深,这就很大程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妙語连珠一气呵成,而不至于在脑海里提取不到合适的素材,缺乏充分的阅读和对知识的扩展往往会影响到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必然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合适并且有趣的优秀读物,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体验大自然,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还可以让他们通过主观感受去体会自然界的美而去写作,这样学生写的作品便更加有感染力,也更加真实。
2.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常的所见所闻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一般情况下,小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导致他们的日记主要是记流水账,并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写一些自己所见所闻的有趣的事,不要限制学生所写的内容,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语文,理解语文,学习语文,让他们真正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的道理,这样日复一日去坚持,赋予了日记最真实的情感。将读和写有效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同时也是学生对语文阅读相应的实践体会。
3.坚持对学生的读后感的训练
读完一本书一般都会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亦是如此。所谓读后感指的就是先让学生对文章深入地阅读和分析,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和理解。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其他科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除恰当地运用以上方法外,还要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由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训练,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青华.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8):114,117.
[2]卢梅兰.高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章主旨把握初探[J].华夏教师,2015(11):70-71.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