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序列化训练的作文教学浅谈
2018-03-07陈燕
陈燕
语文在初中的学习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作文作为语文中的一大组成部分,其地位不容小觑。初中阶段是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对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基于序列化训练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已经成为工作中的重点,因此,本文对其进行了有关探讨。
一、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来源于生活,它是学生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一项重要载体,它从生活中来,但是却高于生活,“有感而发”是写作的根本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文产生情感,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写作有话可讲,改变过去的不良习惯。同时,由于产生了情感共鸣,因此学生写出的作文势必会融入内心的真实感受,避免发生刻意造假、缺乏感情的现象。
例如,在关于“成长经历及励志感悟”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们推荐一本书,就是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品之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初二的时候学生都接触过她的文章,那是写她和莎莉文老师的故事。该书主要讲述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以及艰苦求学的经历。同时也对她豐富多彩的生活进行了详细介绍,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身份,告诫身体健康的人们应该爱惜生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通过阅读这部著作,势必会对学生有所启发,引发出他们成长的感悟,如此,学生的励志感悟也会被激发出来。
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阅读感受写一篇习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激发出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可谓一举多得。
二、采取互动模式和合作探究的形式
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指导课上,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用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内心的真实看法,并且通过教师的点拨,来提升学生对于写作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以《你和我》为题写一篇习作的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组内进行探讨研究,同时教师适当介入,参与学生互动讨论,在了解他们看法和想法的基础上,顺势加以指导。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同时对于他们的写作也有启发帮助。
三、改善评价方式
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评、互评、小组评等多种开放式评价方式。通过客观评价,充分肯定优点,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写作兴趣,并指明改进方向,在评价的基础上,可视情况引入写作全过程不可忽视的环节——作文修改。评改时还应当尽量达成一些目标,例如,评价多人物的记叙文时,重点放在多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否在事件中体现等。
四、审题、立意和选材、结构的训练
首先,审题。审题时需要反复琢磨题目的含义以领会题目的关键词,以达到对题目的理解。对题目的审须要把握题目背后的深刻韵味和隐含意义,不能忽略题目中的副词等。
其次,立意。立意是作文的灵魂,要让学生总结自己要表达的作文的中心思想,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把立意深入一点,同时要尝试逆向思维的方法。逆向思维是打破传统的方式,主要是从反方向思考问题,以达到从不同角度做出新颖立意。同时要注意站的角度,要高要远。中学生的阅读经历可能还没那么丰富,但是在作文立意时不能只看眼前,要学会看到未来。
再次,选材训练。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材料是作文的血肉,作文有血肉才称得上是好作文。对于初中生来说,选材要从生活入手,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弄虚作假脱离生活。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利用会发现的眼睛积累身边素材,以避免无话可说。具体做法可以围绕立意来选材,以表达中心内容,使有源之水喷涌而出;要选新颖的材,以吸引读者;要关注社会热点,善于捕捉平常事情中的闪光点;要抓住细节,从这些琐碎事中抓住细节,发现与众不同的切入点,通过细节达到以情动人。
最后,结构训练。在初中作文写作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层次分明和过渡得当。初中作文写作的特点是先分后总结,这种形式相对容易掌握,但是这种形式缺乏独特性。可从以下结构训练入手:线索法。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清晰的线索可以为文章本身增加色彩,主要是按照时间线索进行写作。悬念法主要是在作文中设置疑问或矛盾,给读者造成一种急切的等待和关心。悬念法可以突出作文中心内容,使文章曲折生动,更容易震撼人心。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引起大家重视。对序列化训练进行探讨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希望通过上文有关论述及在教学中践行,能够使学生乐于写作,有效提升写作能力,从而促进其语文学习效果的改善,为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奠定优良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212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