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导学法”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2018-03-07王成英
王成英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诗歌是打开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从诗词艺术中汲取精神素养,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经典,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朗读、背诵训练都极其用心,但对诗歌的想象画面、意境、情感的把握提及的很少。至于对诗歌的体验、领悟和品味往往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但学生终究没有领会诗意、诗情、诗境,更谈不上鉴赏了。针对这些问题,我在义务教育第四學段(7~9年级)诗歌教学中运用“七步导学法”,引导学生学习诗歌,达到了积累诗词名句、训练语感、驱遣想象,培养审美,陶冶情操之目的。现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加以说明。
一、明题材
这首诗按题材分为咏物言志诗。这类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按形式分应为“曲”。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其特点是: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本篇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马致远写的一首散曲,因为只有一节曲子组成,所以又属于“小令”。
二、辨内容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游子孤寂、愁苦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沉闷气氛。属于即事感怀诗。这类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之情等。除此以外,还有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借古讽今诗,等等,可以结合具体诗篇引领学生逐渐掌握。
三、理思路
这首小令,前四句写景,最后一句写人,哀景与愁人构成一个统一体。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没有写这些事物与游子的关系,全靠读者想象把二者联系起来,构思独特、巧妙。把诗歌的思路、结构弄清楚,是理解其主旨的前提。
四、找画面
诗歌教学,需要想象的介入,引导学生开展想象,还原诗歌所描绘的形象画面,进而进入诗的意境,这样诗歌中的文字才能活起来。学生的心灵才会与诗人的心灵相通相融。教学这首小令,不妨让同学闭目凝想这样一幅画面:深秋的黄昏,一位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凛冽的西风,在茫茫古道上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望着即将归巢的乌鸦,踏上横架溪流的小桥,看见溪边一户人家。这是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还没有找到投宿之地,迎接他的只是漫漫长夜……如此,在诵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品味,自然就会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五、品词句
诗歌的语言是凝练含蓄的,诗歌的意蕴老师是无法讲透的,即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品味作者遣词炼句的妙处,是诗歌教学的难点;斟酌字词和赏析句子又是最常见的考点。
因此,品味字词的妙处时,要抓住关键词语,把它们放到原句中去体会其极强的表现力、丰富的意蕴和十足的韵味;通过反复比较来推敲其精妙之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这样的词语,才能突破这一难点。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就会逐步提升,对学生的“精神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六、析韵律
这首小令句句押韵,读来铿锵有力,一气呵成,节奏明快,流畅自然。经常这样引导,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明白“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作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句子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谐和之美。
七、体情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体验”“领悟”和“品味”,它是7~9年级阶段目标中的关键。体情味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和对话。为此,教学这首散曲,就要帮助学生明白:“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作者寄情于物,使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小桥”“流水”“人家”这些普通的景色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一个图景之中,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人心寒肝断的触发物。至于游子为何漂泊在此,他还将去何方,则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通过这样的点拨导学,使学生不但理解了诗歌内容,体会了诗歌意境与情感,达到了驱遣想象,培养审美,陶冶情操之目的,而且掌握了学习诗歌的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夯实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背诵默写,大部分学生会终身难忘。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北苑学校(735000)endprint